首页 >> 五老故事
为子孙后代造福——回忆董必武同志热心林业的革命实践
2015-07-12 18:51:49
来源:人民日报(1980.04.02第2版)
作者:雍文涛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我国人民世代称颂的美德。敬爱的董必武同志就是具有这样美德的光辉典范。

  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前两年,董老已是近八十高龄的人了,仍花了极大精力关心林业,为实现绿化祖国的宏伟理想日夜操劳。当时,我正在中南局分管林业工作,曾多次受到董老的当面教诲。今天,在他老人家逝世五周年的纪念日里,追忆董老当年的谆谆教导和革命实践,他那种全心全意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风格,始终激励着我们为实现绿化祖国的理想而继续奋斗。

  老骥驰驱,志绿神州

  一九六四年,我国战胜了暂时经济困难,形势开始全面好转。林业状况同国民经济的发展仍然极不相适应。木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一部分省区仍在遭受着旱涝灾害的威胁,加快发展林业成为一件极为紧迫的大事。当时,担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同志,在一九六三年底召开的二届四次人大会议上,专门就林业问题作了发言,会后还亲自到各地去视察林业,宣传林业,动员全民大办林业。

  这年的一月上旬,董老到了武汉,湖北省委正在召开全省林业会议。一月八日,董老亲切地接见了参加会议的各地、市和省直有关厅、局的负责同志,并在会上着重讲了发展林业的紧迫性。董老说:“我们中国的林业应当赶上象芬兰、瑞典这样的先进国家,如果象现在这样发展,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克服我们的困难?”董老列举了国家对木材的需要量和林业的现状以后,接着指出:“现在是否可以提大办林业的口号呢?我看现在可以提这个口号。我们要急起直追,赶上去,实现林业的现代化,跟上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讲话的第二天,董老离鄂南下。在武昌到广州途中,心情很不平静,不停地注视着列车两旁的山山水水。当他看到武昌至岳阳段植树很少的时候,就记下来,告诉省委的领导同志。他看得那样仔细,连坪石到广州段有几处缺树也记下了。夜深了,董老仍然不时地望着窗外,无法入睡,便提笔写诗两首。这就是后来发表的《人民公社生产队要大办林业》和《铁路公路旁植树》两首。董老期望在不远的将来,祖国到处是“满眼青葱茏”。到广州,立即将诗篇寄给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同志。一月二十日,又给张体学同志写信,对植树造林问题的两首诗作了具体解释,进一步阐述大办林业的重要性。

  二月底,董老到广东省的林业先进地区——湛江去视察。湛江地区原是缺材少林地区,自然灾害十分严重,但他们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号召,每年春节期间,党政军领导带头植树,大搞群众性的造林运动,经过七、八年的努力,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起了变化,地下水位升高了,缺柴问题大部分得到解决。董老非常赞赏湛江的经验,后来还多次提起这一地区的电白县这个好典型。董老反复强调大办林业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他说:“过去提出发动群众植树造林,大都从国家木材缺乏、人民需要的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得多,把植树造林同实现农业为基础的总方针联系不上。因此,过去对植树造林的问题,林业部门考虑得多,其他部门却想得少,认为这是林业部门的专业职务,自己用不着重视。殊不知植树造林搞得好的地区,可以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防旱防涝,防沙防风,对保证农业丰收,能起重大作用。电白县委为了农业丰收,先从植树造林做起,取得了农业、林业两丰收。”“植树造林不单纯是一个解决国家木材缺乏、人民需要的问题,也不是林业部门一个部门的职责问题,而是保证实现农业为基础的总方针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各方面都应当从自己的角度,重视植树造林,当成自己的任务。”

  这年八月,董老又风尘仆仆从北京到了山东烟台地区。在视察当地驻军的时候,专门把部队的领导同志找来,着重谈了造林问题。当部队的领导同志汇报到每年都组织部队参加地方植树造林时,董老非常满意,再三鼓励部队:“如果全国的解放军同志都象你们这样,每年抽点时间同群众一起造林,不用多长时间,绿化祖国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他还要烟台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直接同驻军商量,使军民联合造林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

  董老说过,大办林业“不是今天干一下算了,而是要一直贯彻下去。”他这样说,也这样要求自己。次年夏天,董老不顾炎热的天气,再次到湖北省,先后用八天时间,视察了漳河水库和四湖排灌工程,经过武汉市、孝感、荆州、宜昌地区许多县境,检查了一年来的造林情况。董老不仅同省委、省林业部门的领导同志和工作人员谈林业工作,而且还到基层,亲自同农民、学生谈造林问题。视察以后,董老系统地向湖北省委作了指示,鼓励广大干部和群众要把造林工作“终身地搞下去”。湖北省委当时出发了《通知》,指出:“董老是八十高龄的人了,这样热爱林业,关心林业,我们青年人、中年人怎么能不好好地干!我们必须遵循董老的指示,以‘身在荒山,胸怀祖国’的雄心壮志,老老实实地干,把我们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生产队,每一个山头,每一块苗圃,每一片幼林,力争在尽快的时间内,把全省四旁、荒山都栽上树!”

  一九六六年三月,为了推广各地发展林业的经验,董老不顾年迈,继续到中南各省视察,并且给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同志、广西区党委第一书记韦国清同志写信,还同各省的干部、群众亲切交谈。在董老的直接关怀下,当时中南区各省的植树造林工作有了很大发展。

  加快绿化的宏伟设想

  董老热爱林业,关心林业,并没有停留在宣传号召上,他有一套完整的设想,以及为实现这一设想的一套办法。

  在三年经济困难后、国民经济好转的初期,国家财力、物力仍有很大困难,怎样才能加快发展林业?董老反复强调,我国林业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国家搞成片造林固然需要,但是,动员农民、职工、学生、军队等各行各业植树造林,大搞群众运动,是迅速发展我国林业的基本立足点。董老出于这样的考虑,在各地视察工作时,细心调查研究群众植树造林的具体办法,并且不断地加以总结,形成了一套加快绿化工作的设想。

  董老提出:“动员农户植树,即人民公社生产大队领导农户大办林业。”他说,我国农民有一亿一千余万户,各地农村周围都有空地,如把农户折半计算,得五千余万户,每户每年植十株树,每年就可增植五亿余株树。动员农户见缝插针,在住宅周围和水渠边,每年植树十株,逐渐消灭村旁空地,然后由近及远,消灭社、县所属的荒山荒地是可能的。董老认为,从用材林说,成林期一般以三十年为计算,设想从植树时算起,规划三十年植树,三十年后,每年可采伐五亿余株,二十株一立方米,可得木材二千五百万立方米,伐后如数更植,可保木材永不匮乏。

  在参观了湖北省当阳县河溶中学的植树造林后,董老说“全国学生也是植树造林的一股伟大的集体力量”。他说,全国学生有八千余万,若以五、六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和大中学生算,可参加植树的不下二千万人,折半计之,亦可得一千万以上。如每年每人植树十株,即可得一亿株以上。按三十年累计,可得三十亿株以上的成材林。三十年后,年伐一亿株,即可得木材五百万立方米。

  在同交通和铁道部门研究公路、铁路两侧造林时,董老提出这些部门应当“把植树作为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视察山东烟台驻军后,他设想“各省区利用驻屯军队,每年造林,有计划地消灭荒山荒地”。董老提出这些设想,都从实际出发,算了细账。从外地回到北京后,他郑重地将以上设想提交给中央工作会议讨论。

  不久,董老又提出“要制定一个植树造林的规划”,全国应有全国的规划,省区应有省区的规划,专、县应有专、县的规划。为使规划切合实际,必须从调查研究入手,首先从一个县做起。调查本县宜林荒山、河流、铁路、公路、水库、渠道等有多少,能植树造林的农户、军队、学生、铁路公路的道班、养路工人各多少。有了植树的面积,有了参加植树的人力的总数,就可以定出一年绿化的面积。也就可以作出几年可以绿化全县的规划。如果各省区都这样做,就可以作出全国的规划。

  董老认为规划制定之后,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加强领导。他说,省、地、县、公社各级党委都应有一位书记或副书记分工管林业,应有一位省长或副省长、专员或副专员、县长或副县长、公社主任或副主任分管林业。各级党委和各级人民委员会召开工作会议时,必须布置造林工作,领导干部下去检查工作时,植树造林是检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董老经常提到,广东、中南的植树造林比较好,主要是陶铸同志重视。他每次开会都讲造林,每到一处检查工作必定检查造林。董老认为,要把加强领导问题作为一种制度,这样,植树造林才能普遍地持久地展开。

  用典型经验推动群众运动

  在领导大办林业的工作中,董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去办事,多次告诉有关同志:“植树造林工作,在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做出了规划以后,省、专、县级主管林业的同志,就要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办法,亲自下到公社、生产队蹲点,直接帮助社队的领导解决其动员农户参加植树的困难(包括定林权、育苗圃、筹经费、找技术等等),使社队乐于从事推动农户参加植树。”他要求在一两个点做好了这些工作以后,再总结经验,逐渐在面上加以推广。

  一九六四年三月,为了探讨农户每年植树十株的设想是否可行,正在广州的董老亲笔给湛江的地委书记、专员写信,请湛江地委抓一、两个大队进行试点。湛江地委的领导同志,按照董老的指示立即到一个县进行试点。他们通过试点,认为董老的设想符合群众的要求,是能够实现的。董老又亲笔给正在基层蹲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委的领导同志写信,请他就地找个大队试点。广西的情况同样证明,农户植树的设想不仅能够达到,而且超过了。董老得到各地的试点结果后,极为高兴,当即给他们回信说:“这些都给我精神上莫大的鼓励”。也正是董老的信,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大搞农户造林,给广大干部、群众以“莫大的鼓励”!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展诵遗篇识所归——学习董必武同志关于加强法制的教诲
·下一篇:甘为“焦官”的谢觉哉
·国家原代主席董必武长子董良羽因病逝世 享年85岁(组图)
·红色头条-红笔杆:国家原代主席董必武长子董良羽因病逝世 享年85岁(组图)
·董必武之女董良翚:部分影视剧中父亲的故事违背史实(组图)
·董必武长征回忆:从毛儿盖到班佑(组图)
·庆祝建党百年·讲家风|董必武教育子孙“世为农人好”(组图)
·湖北省红安县董必武红军小学:以红色资源为优势 传承红色基因(组图)
·特稿:湖北省红安县董必武红军小学:以红色资源为优势 传承红色基因(组图)
·陈良新、刘建书、王慧:湖北省红安县董必武红军小学:以红色资源为优势 传承红色基因(
·特稿:湖北省红安县董必武红军小学:以红色资源为优势 传承红色基因(组图)
·董必武在武汉办报
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