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鸟瞰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对延安发动重点进攻,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由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委去华北开展工作。5月,中央工委来到西柏坡后,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仅一年时间,解放区就有1.6亿农民获得了土地。得到土地的农民纷纷参军支前,并唱出了这样的平山民谣:“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全国土地会议的会场就设在西柏坡打谷场上…… 安子文听了这些感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故事,一连说了几个“好“!在给刘少奇、朱德的报告中,突出写到:“西柏坡不仅地理位置好,群众基础也不错。” 半个多世纪后,朱德的秘书潘开文回忆此事时说:“我们一行奉命带上地图沿滹沱河骑马上行,边看边走,一直走到洪子店、东西黄泥,然后又折回到东、西柏坡、夹峪、柏里、郭苏等,并将勘察情况绘成草图交首长决策。我们认为西柏坡比较合适,尽管村里很多房子被日本鬼子烧了。但根基很好,全是石头,房子比较容易修复。这个意见与安子文的意见不谋而合。 1947年5月。 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季节,西柏坡的山上、原野上开满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各色野花,就像绣的一样绚丽。 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率领的中央工委来到以西柏坡为中心,上从西黄泥、李家沟,下至平山县城南的烟堡村,长达30公里的几十个村子里。随中央工委一起行动的有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社会部、办公厅、党校以及解放日报等单位。1947年5月,开始办公。因此,后人称:西柏坡相当今日的中南海,平山县就是“北京城”。 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率领的工委进驻西柏坡后,到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的前委进驻西柏坡前的一年许的日子里,主要做了三件大的工作: 一、解决晋冀察军事问题;二、召开全国土地会议;三、建立财经办事处。 其实,这三件大事是毛泽东的主张。 陕北靖边县——天赐湾。 1947年6月14日。毛泽东在天赐湾遭遇危险的危急时刻,仍然念念不忘远在西柏坡的刘少奇。冒着危险给刘少奇发去一封电报。电报全文如下: “少奇身体有进步否,望安心休息一个月,病愈再工作。” 电文还说:“就全局看,本月当为全面反攻开始月份。你们在今后六个月内如能(一)将晋冀察军事问题解决好;(二)将全国土地会议开好;(三)将财经办事处建立起来。做好这三件事,就是很大成绩。” 按照毛泽东的要求,刘少奇、朱德首先指导解决了晋察冀军区的军事问题。 河北平山——封城村。 1947年6月,正太战役胜利结束不久,刘少奇、朱德同晋察冀军区领导人聂荣臻等共同研究晋察冀军事工作,确定了进一步集中兵力,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的部署。朱德充分肯定了晋察冀军区取得的胜利,同时也提出:“你们最近打了一些胜仗,只是仗打得零碎了些。从张家口退出来以后,没有很好地把兵力集中起来。河北这个地方很好,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民兵和地方武装也很多,如果你们学会了集中兵力,一定能够打大胜仗;打歼灭战,是红军的传统战略思想。我们历来是靠歼灭战来壮大自己,你们一定要贯彻打歼灭战的思想;党政军民一定要团结一致,军队的纪律必须整顿好,要依靠人民群众,依靠民兵和地方武装,到处打敌人,把野战军腾出来专门打歼灭战,决不能叫主力到处去抵抗,应该加强地方部队的建设,从地方部队挤出一部分人来充实野战军。现在是吃饭的人多,打仗的人少,这不行。要实行总力战,党政军民结合为一体,共同对敌作战。 朱德要求晋察冀军区:第一,统一干部的认识。由聂荣臻分别召开各纵队旅团级干部会议,总结晋察冀军区作战的经验教训。朱德还亲自给军区高级干部作报告,多次出席晋察冀中央局会议,并同一些指战员座谈,反复讲解形势,阐述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意义。他强调打歼灭战需要做到三点:一、集中兵力,主动作战;二、打敌之侧背,包围歼灭敌人;三、利用有利的地形。并且分析了在平原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有利条件,以增强干部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