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吴志民>>正文
燕赵之豪杰,民族之英雄!——观看纪录片《燕南长城》有感(组图)
来源:美篇
作者:吴志民
浏览次数:
2025-08-25 09:59:26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2025年8月24日上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应邀在中国电影家协会金鸡百花影城参加纪录片《燕南长城》首映看片会。

    影片反映了抗日战争期间高士一在冀中平原的英雄事迹。

    美丽的大清河位于冀中平原,河边竖立着一块石碑,这就是当年燕国抵御外敌的燕南长城,是千百年来的古战场狼烟战火不绝,无数仁人志士保家卫国,也为保卫这条流淌千年的母亲河,金戈铁马血染大河。这片沃土养育出无数铁骨铮铮抵御外敌的英雄豪杰,他们的民族精神如大清河水代代流传。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曾涌现出许许多多抗日英雄人物,回民支队、雁翎队战斗在这里。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等电影的原型也都产生在这片土地上。其中有一位有着特殊身份、起过特殊作用的人物,他就是坚决响应我党抗日救国号召,毁家纾难,脱身于绅士阶层而成为八路军抗日将领的高士一将军。

    一、 高举义旗,毁家纾难

    高士一字贯之,1892年出生,排行老四人称高四爷。家族有良田数千亩,十几艘运船通航京津保定,富庶一方。由于他乐善好施、仗义疏财,被当地百姓推举为联庄会长。但平静的生活被日军猛烈的炮火炸碎,面临着国破家亡的生死抉择。

    1937年七七事变后,8月份,高士一在家乡高家场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毁家纾难、散尽家财组织起“人民自卫抗日军”,开始同日军直接作战。9月份娘娘宫战斗后,中共任命高士一为“人民自卫游击军第五路军”总指挥,从此,这支队伍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我党在冀中武装斗争的中坚力量。12月高士一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光明之路。

    高士一举家抗日的壮举很快传遍了冀中大地,掀起了武装抗日,参军抗日的热潮。

    部队先后收复了雄县、霸县、文安县,狠狠痛击了日本鬼子与伪军,打掉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39年1月,八路军120师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率部由晋西北转战冀中平原。见面时贺龙师长与关向应政委表扬高士一为抗日组建部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并称赞第五路军能吃苦,能打仗,勇敢机智。高士一感受了党中央与贺师长的高度重视与认可,为自己和参加这支部队的家乡父老感到由衷的欣慰。

    党中央决定以120师715团为骨干,以人民自卫游击队第五路军为基础合编组建120师独立第一旅,高士一首任旅长。从高家场举起抗日大旗到编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力部队,高士一和这支部队实现了新的跨越。

    1939年4月22日,独一旅刚刚成立,就迎来了独一旅的首场硬仗,齐会血战!歼敌700余人,创造了平原作战的典范。

    1940年1月中旬,独一旅开赴晋西北,与晋西北部队共同担负建设与巩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任务。

    1942年又奉命调到陕甘宁边区绥德县,接替三五九旅防务,担负起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的光荣使命。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中,这支部队打了许多前无古人的硬仗、恶仗、漂亮仗。

    日寇投降后,高士一调离独一旅。先后任晋绥军区后勤部副部长,西北财经委员会副秘书长,陕西省交通厅厅长,接管西北交通系统的军代表等职。

    1961年,高士一奉调到北京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二、领导倾心,统帅赞扬

    高士一从1937年参加抗战起,始终受到共产党和领导人的信任和关怀。他与老红军孟庆山、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吕正操交了朋友。

    他始终忠于信仰,作战勇猛,全无大户人家的骄气和奢华之风。也因此,他获得了广大将士,尤其是贺龙的器重和信任。贺龙对高士一说:“你在民族危亡之际投身革命,是有功之臣。” “我很少服人,但高士一算一个。”在贺龙和关向应的关怀指导下,领导班子政治上相互信任,生活上互相关心,危难时肝胆相照。

    在延安,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多次接见高士一,对他在冀中、晋察冀边区历次战斗中所起的作用,给予很高的评价。毛泽东亲笔签名自己的照片赠送高士一,予以鼓励。1941年,毛泽东见到高士一,用肩膀碰了碰他,问道:“哎,他们排挤你没有啊?”高士一马上回答:“没有没有,他们对我都很支持,我也跟着他们学了不少东西。主席放心,我们团结得很好。”毛泽东听罢满意地笑了。

    1942年,国民党用重兵封锁陕甘宁边区,党中央最困难的时候,决定派高士一打通陕甘宁边区与关中蒋管区的商贸通道。经过高士一等人不懈努力,终于建立起一条稳固的商贸渠道,并在延安开办了贸易货栈,解决了延安中央的燃眉之急。据山西兴县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提供的晋绥边区支援陕甘宁边区物资图表显示,独一旅为延安的党中央机关提供了占图百分之七十的经费支持,独一旅居功至伟,高士一功不可没。边区流传着“吃粮找王震,花钱去一旅”的顺口溜!

    1943年,延安开展了整风运动,特别是抢救运动期间,独一旅300余名冀中籍干部受到审查,错划成假党员、特务、奸细、土匪、阶级异己分子等,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高士一和他的两个儿子也被错划为日本汉奸和国民党特务。贺老总知道后,亲自向毛泽东汇报高士一和这支部队的情况,毛泽东说:“这支部队在冀中打了那么多胜仗,部队不断扩大,它的领导人怎么可能是汉奸呢?”经过努力,1944年7月全面纠正了在独一旅整风中的错误做法,受冤屈的同志得到平反昭雪。

    周恩来总理也非常欣赏和信任他,一直非常关心他的生活和工作。在特殊时期,造反派要揪斗高士一,还要抄家。周恩来听说后,借接见红卫兵代表的机会说,高士一同志是全家都出来参加革命的,他对革命是有功的!一定要保护他!

导演与高士一孙子高洪羽

早早来到观片现场

认真观片

观影后导演介绍情况

高士一孙子高洪羽介绍情况

观影人员合影

部分高士一后人合影留念

38军112师334团战友

防化系统战友合影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工作过的人员

    回望这段气壮山河的历史,翻开尘封在档案馆高士一的档案,看他亲笔记录的这段传奇经历及对党的深刻认识,渗透着他对国家对家乡无限的深情与赤子襟怀!用他的胆识与魄力书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大清河壮歌!,高士一的家国情怀,像一面鲜艳的旗帜,在河北平原高高飘扬。不愧是燕赵豪杰、民族英雄,人民永远怀念他。

    如今,高士一将军静静的躺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里,他一定会看到在他家乡高家场内耸立的丰碑,他亲手创建的这支部队依然在守卫着人民的幸福安康!英雄独一旅的故事会一代代传颂下去,在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历史长河中流传!

    感谢柳军旗提供照片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青史长留良将名,小小邮简寄深情(组图)
·下一篇:无
·青史长留良将名,小小邮简寄深情(组图)
·统帅高屋建瓴,将士奋勇当先——记38军前身部队挺进东北(组图)
·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为民营经济站台(组图)
·徜徉在浓缩大连历史记忆的老街,寻找儿时的记忆(组图)
·跨越昆仑天山,走近中国西极(组图)
·想你的风吹到了阿孜汗——参观“中国无花果之乡”(组图)
·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赴奥依塔克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组图)
·游览天山昆仑山两山交汇处(组图)
·走进被国内外专家誉为“西域第一生态景观”的奥依塔克冰川公园(组图)
·美丽的维吾尔族建筑的精华——参观香妃墓(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燕赵之豪杰,民族之英雄!——观看纪录片《
延安荣誉军人学校——父母与延安娃永恒的记
何丽:延安荣誉军人学校——父母与延安娃永
特稿:延安荣誉军人学校——父母与延安娃永
我为什么要写《玉兰精神》这部书(附目录)
毛丽华:东进 东进 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记
特稿:东进 东进 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记皖
“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
回望港澳抗战烽火岁月: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一位抗战老兵的1945——读97岁老兵程永芳的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