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吴志民>>正文
“重温红色记忆,传承血脉精神”之闽西行(组图)
来源:美篇
作者:吴志民
浏览次数:
2024-12-13 09:14:2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飞机前合影:从左到右:黄小兵、钟洪江、彭志强、岳中秋、吴志民、刘兴云、陈忠、刘畅、卢晓滨(张雁之摄影)

土楼前合影。左起:彭志强、陈忠、卢晓滨、刘兴云、岳中秋、钟洪江、吴志民、刘畅

金谷寺合影留念。前排左起:陈忠、刘畅、刘兴云、岳中秋、钟洪江。后排左起:彭志强、吴志民、黄小兵、卢晓滨。

客家博物馆合影留念。左起:卢晓滨、彭志强、岳中秋、刘兴云、吴志民、钟洪江、刘畅。

    2019年3月,好朋友彭志强、岳中秋夫妇邀请我们几位闽西籍红军后代前去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参加“龙湖航天军事文化小镇项目推进座谈会”。我们一行十人3月18日下午从北京南苑机场乘飞机,晚上到达连城冠豸山机场,凌晨赶到永定,开始了《“重温红色记忆,传承血脉精神”闽西行》

    一

    3月19日上午首先参观了《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

    据史载,中央红色交通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建立的一条秘密交通线。这条“红色交通线”由上海出发,经香港、汕头、大埔进入闽西永定、长汀,最后到达苏维埃临时中央所在地瑞金,蜿蜒长达数千公里。它连接着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两大战斗核心,不仅传送着党中央与苏区的往来文件,运送苏区急需的物资和经费,而且将周恩来、任弼时、项英、叶剑英、刘伯承、李富春、聂荣臻、李克农……200多名中央和地方以及军队高级干部护送到苏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独特作用。而“永定交通站”,即“闽西工农通讯社”是这条交通线上设在内地的唯一大站。

    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史迹位于龙岩市永定区合溪乡溪南村、城郊镇桃坑村,上杭县白砂镇碧沙村、溪口乡大洋坝村、太拔镇院田村,长汀县涂坊镇赖坊村、河田镇上街村、汀州镇南门街,年代为1930-1934年。

    在讲解员的带领解说下,大家聚精会神地观看馆内每一张图片,每一件文物。中央红色交通线被毛主席赞誉为:“交通线就像我们身上的血脉”,在护送领导干部、运送紧缺物资、传递情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特殊贡献。

    在建国后,周恩来到广州、福建视察指导工作时,仍然不忘交通线上的交通员、革命群众的贡献,称他们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无名英雄”。

    二

    沿着一段新拓不久的曲里拐弯的乡村简易公路,我们紧接着走进了那方近年声名远播的一个叫“伯公凹”的极小极小的村子。很难想像,这里曾经充满着凶险和血腥。

    来到凹上,但见两省交界处,有一座小小的伯公庙。庙里,有一盏极为普通的油灯。当年,被护送的风尘仆仆的革命先辈感到疲惫不堪之时,交通员总会遥指凹口鼓励道:“等到了伯公凹,看见那盏油灯,我们就到家了。”因为,庙里的那一盏油灯,虽无专人养护,却总有人不时为其添油、剪芯、擦拭,数百年来灼灼燃点,从未熄灭。

    伯公,在客家民间信仰中是守护神的象征,伯公庙里的那盏灯,自然鼓起了革命者暗夜里艰难前行的勇气和力量。有灯,就会看到希望;有路,就能走向光明。

    伯公凹地处福建和广东交界处,一面是永定区城郊镇桃坑村,一面是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党坪村,分凹上、凹下两个自然村,两村相距仅数百米。上凹当年主要用作存放物资和交通护送队的驻地,下凹则主要为护送对象的落脚点。而伯公凹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这条交通线上一个重要的交通站,是入闽第一站。在传递信息、护送人员、运送物资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伯公凹,这个在土地革命时期我党从上海到香港,过汕头,转大浦,进入闽西永定、上杭、长汀,最后到达红都瑞金的红色交通线由粤入闽的第一站,是由白区进入苏区的关键一站,是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生命线。

    为了交通线的工作,伯公凹群众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上凹牺牲了20多人,而不足30人的下凹竟有10多人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其中有7人被认定为革命烈士,写就了“伯公凹七烈士”悲壮的红色历史故事。

    我们仔细聆听革命历史故事。这里陈列的每一件历史物件,都蕴含一段感人的故事。

    凹上的这盏灯,不啻希望之灯、信念之灯。

    三

    参观永定暴动遗址—金谷寺(位于龙岩市永定县金砂乡西田村)。金谷寺于宋景定元年(1260)建,占地面积1024平方米,砖木结构。是1928年6月30日永定暴动主要策源地、1928年7月福建第一支红军部队和1928年8月第一个红色政权溪南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旧址。1931~1934年曾多次在此召开中共永定县代表大会和永定县工农兵代表大会。1961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永定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特点:是"交通要道",是"红色摇篮",在福建革命斗争史上创造了"六个第一":诞生了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农村团支部,建立了福建省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第一支工农红军部队,革命基点村数量(266个)排名全省第一,被誉为"红旗不倒之乡",养育了以张鼎丞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先辈,是"客家故里",是"烤烟之乡",是"南方矿区",是"旅游胜地"。2019年3月19日上午我们到此参观。

    四

    参观福建土楼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凤城镇龙兴路1号客家博览园,是世界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重要的客家文化展示交流、研究和传习中心,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也是永定区重点打造的文化旅游名片。

    为充分展示土楼元素,福建土楼博物馆外观采用了客家土楼中最恢弘精美的五凤楼的造型,占地面积4288㎡,建筑面积10692.7㎡,展厅面积4320㎡,文物库房面积568㎡。馆内主要基本陈列名为“客家梦·土楼情”,包括序厅、文化瑰宝、源远流长、薪火相传、梦中故土和守望家园6个部分。整个展览以福建土楼为主线,突出土楼与客家的关系,展示了土楼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丰富多彩的客家土楼文化,深入诠释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民居建筑的福建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之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同时,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人类民居的杰出典范。”

    馆内还设立“土楼与烟草专题陈列”,展示福建烟草的种植与生产的发展,重点展示永定条丝烟的辉煌,以及和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永定)的重要关系。

    五

    随后,我们参观了永定客家古镇文化旅游区。

    客家古镇处在永定区全力打造的,集温泉、演艺、影视、休闲、度假等多元化旅游形态的南部“生态新城 养生福地”旅游黄金走廊的核心区域。客家古镇的设计理念是以客家特色文化为背景、土楼建筑文化为平台,展示客家地区千百年来的人文文化与建筑文化。打造以客家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为主,并吸纳部分中国东、西、南、北地区精致的古建筑元素的古建筑群落。

    六

    2019年3月20日全天参加《龙湖航天军事文化小镇项目座谈会》。首先由军智融公司介绍项目推进情况,有关专家和闽西籍将军后代多名代表发言,永定区区长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利用中午到龙湖现场考察。参观永定龙湖景区。龙湖湖面烟波浩淼,碧波万顷,湖中68个岛屿星罗棋布,大岛如山,小岛如船,聚散有致,如芙蓉出水,千姿百态,湖边半岛纵横,水环山,山抱水,相映成趣,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山水风光。

    下午与会人员在“龙湖航天军事文化小镇项目推进座谈会”上为家乡开发纷纷献计献策。

    3月21日上午,园满完成任务后,我们夫妇与陈先义夫妇赶回北京,其他人回各自老家。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魅力潇湘行(一)
·下一篇:无
·魅力潇湘行(一)
·守护湘江战役的红色记忆,赓续传承伟大的红色精神(组图)
·“红城旗帜惊西南”——记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走进百色(组图)
·方外闲话之《大佛不语》
·“三姐故里 歌海宜州”——记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参加宜州大型公益演唱会(组
·“铁军 铁军 铁的新四军”一一记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走进合肥(组图)
·原始、宏伟、大气、华丽的 “丹霞第一瀑”——参观赤水大瀑布(组图)
·一个神奇的传说,闽西的三棵楠竹如今造就成赤水“中国竹子之乡”——游览赤水竹
· “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到二郎滩,又该喝郎酒。”——访问郎酒庄园(二)
·“中国郎,永远跟党走”——走进郎酒党建活动中心(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重温红色记忆,传承血脉精神”之闽西行(
李建设、蒋苏宁:重温红色历史 弘扬长征精神
特稿:重温红色历史 弘扬长征精神——信阳南
冀南区烈士陵园开展“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国
中红网:冀南区烈士陵园开展“勿忘国耻 振兴
特稿:冀南区烈士陵园开展“勿忘国耻 振兴中
毛远新的文章《毛主席谈控制人口》,展示开
尹宪成、朱洪芝:难忘的回忆:我们永远不会
特稿:难忘的回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开国领
邵建忠:中共与西安事变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