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汀县四都镇既是一片生态宝地,也曾是“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走进四都,满眼青山绿水筑成优美的生态乐土,让身心融入清新之境,倏忽间,舒适愉悦之感通透身心,这是生态四都给予的恩赐。走进四都,还有一道道红色景观让人遥想当年壮怀激烈的战斗场景,这是革命史诗给予的一次次洗礼。
四都,地处长汀县西南部,西与江西省瑞金县、会昌县接壤,有省定革命基点村17个,县定革命基点村7个,在册烈士488名,其中省定革命基点村占全县的一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四都镇是红军入闽第一站,是福建苏区稳固的大后方、根据地,汀瑞三年游击战的大本营,革命斗争一直坚持到全国解放,被誉为“红旗不倒的地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红军长征后,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及福建省军区机关就搬到了四都山区,瞿秋白、何叔衡、万永诚、吴必先、龙腾云、阮山、毛泽覃、戴蔚侠、唐义贞等党的高级领导人和红军高级将领在这片土地上坚持游击战,最终为革命英勇献身。
四都楼子坝村是红四军入闽第一站。1929年3月11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从瑞金的壬田出发,翻越武夷山南麓,向长汀前进,12日从四都楼子坝入闽,之后进驻四都。当晚在四都圩上的客栈“协和店”主持召开红四军团以上干部会议。13日到达渔溪与军阀郭凤鸣一个团遭遇,取得消灭敌人半个团战果,打响了入闽第一枪。当天下午,毛泽东在四都陂溪村的草坪上主持召开红四军军委扩大会议。会上,听取了长汀地方党负责人段奋夫的汇报后,决定进攻长岭寨,消灭国民党土著军阀郭凤鸣旅。四都地下党迅速组织了慰问队、担架队等队伍,配合红军作战。14日上午,长岭寨战斗大获全胜,下午解放了长汀县城。
此后,四都成为了福建苏区稳固的后方基地。1930年3月8日,上级党指示四都区苏迅速组建脱产革命武装,成立了独立第二、第六连,在“保卫老苏区,发展新苏区”口号下,配合红十二军主力转战白区,首次攻打汤屋、高岭,消灭当地的地主武装,继之又转战中坪、礤下、坪埔、高岭,消灭当地的地主武装,帮助建立人民政权。1930年5月,配合红四团、红五团攻打濯田反动民团,并消灭其团总王星海所部,建立濯田区、乡苏政权。同年6月,又配合赤卫独七团冯瑞政委率革命武装二个连300多人围攻苦竹山,战斗至1931年1月,苦竹山顽固的地主武装堡垒终于被摧毁,建立了腊口区、乡苏政权。此后,长汀、会昌、武平等苏区联成了一片。由于四都群众基础好,革命热情高,粮食生产自给有余,在加上四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因此,1932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福建军区后方医院搬迁到这,并相继建立了兵工厂、熔银厂、被服厂、卫生材料厂等红色工厂。四都赤卫队担负起保卫红色医院、工厂的职责,儿童团也帮助站岗放哨,预防敌特破坏。此外,四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活,做好参战支前工作,慰劳红军。各乡苏办起了列宁小学,夜校识字班,兴起一个男人当红军,女人耕好田的热潮。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四都各乡苏都建起了墟场,办起了合作社,促进了物资流通,繁荣了苏区市场,确保了苏区社会的稳定,有力地支持了革命。四都,成为更好地发展革命。四都,成为福建苏区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
红军长征后,四都人民陷入白色恐怖之中,遭到国民党残酷镇压。担任过区乡苏干部的几乎被杀害,许多为革命做过事的群众遭到屠杀,楼子坝、岐岭下、中黄等地成为无人村。但是,革命的火种并没有熄灭,张开荆、张梯、刘昆、林大福、张招娣等到汀瑞边找上了陶古游击队与他们合编为汀瑞游击队,并在朱子岽成立了汀瑞县委,以四都为大本营,活跃在四都归龙山的崇山峻岭,依靠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地游击战,不失时机地打击敌人。汀瑞游击队坚持到1937年夏已发展为300多人的队伍了。在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他们改编为汀瑞抗日游击支队。于1938年3月,开赴龙岩白土合编为新四军二支队开赴前抗日。汀瑞游击队主力已开赴前线抗日,仍留下部份骨干继续领导游击战争,依然频繁地活动在汀瑞边的古城、四都一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