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文博研究 |
论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以沈阳故宫为例 |
2010-11-19 15:12:30 |
|
作者: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
浏览次数: |
|
|
|
|
在2006年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在沈阳故宫博物院以免费开放形式体现“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的文明真诚,一日之内接待观众2万余人。在2007年全年免票参观沈阳故宫的人数更是达到了15万人次。同时,与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院校建立志愿者基地,参与活动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他们定期接受文博知识,讲解技巧的培训,并经常举行座谈会,就志愿者服务工作进行全面探讨。每年黄金周期间,大学生志愿者当沈阳故宫进行导览服务,对故宫的宣传教育工作是个极好的补充。青年志愿者参与博物馆的社会活动有助于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并推出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沈阳故宫博物院还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编辑《志愿者服务手册》,对每名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并在阶段工作结束后根据工作表现写出评语,是博物馆志愿者的工作更趋规范化。“申遗”成功之后沈阳故宫博物院提出了以“建设研究型博物院”为核心的办院方针,把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宣传展示等都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并将学术研究成果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专业人士和有研究兴趣的人有机会共享。 三年来,沈阳故宫博物院在学术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华书局公开出版了《沈阳故宫博物院刊》搭建了故宫学术研究的平台,学术界反向热烈。先后出版了《沈阳故宫志》《清沈阳故宫研究》《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八十周年》《沈阳故宫博物院文物精粹》(绘画卷、瓷器卷)等著作。还举办了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主要包括:“2006辽宁省世界遗产地年会”“清文化学术研讨会”“现代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和“沈阳故宫博物院首届学术年会”等。 博物院文化对社会责任的关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彰显了现代人文的追求和精神品位。2008年“国际博物院日的主题:“博物馆:促进社会变化发展的力量。”该主题的公布从更高层次上明确了赋予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从而要求博物馆进一步增强使命的意识、责任感和自觉性,努力完善自身功能,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更好地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民众的要求。沈阳故宫博物院今后会在更高的层面上更好地承担这份社会责任,不负我们的文化使命。
|
|
|
|
|
|
|
|
|
|
|
|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