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文博研究 |
论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以沈阳故宫为例 |
2010-11-19 15:12:30 |
|
作者: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
浏览次数: |
|
|
|
|
满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特定的地域环境和资源条件不仅是满族赖以生产、生活的基础,制约着满族的物质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满族的民族文化形式。这一地域固有的地理、气候和资源条件,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一地域内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的建构与衍化。 努尔哈赤及皇太极初建盛京皇宫时,将满族及其先人传统的住宅建筑形式引入宫廷。盛京皇宫的建筑中突出地反映了满族统治初期的政权性质、价值观念乃至审美情趣,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别具风采。随着汉,蒙等民族的先后归附,清初统治者不断撷取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反映了多民族的文化艺术风格。 沈阳故宫的东路建筑群为大政殿与两侧呈八字形排列的十王亭,构成一组视野开阔的广场,其帐幄式建筑造型及其布局,是满族人从狩猎组织发展而来的清朝立国之本——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生动具体的再现,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所仅见。而作为沈阳故宫标志性建筑的大政殿,以八角重檐攒尖式木结构的形式来体现满族特有的“帐殿”,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而气势庄严的大清门、富丽堂皇的崇政殿,威武壮丽的凤凰楼、神秘古朴的清宁宫,反映了满族传统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是民族文化与宫廷建筑文化完美融合的实物见证。 沈阳故宫博物院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文化藏品,成为沈阳市的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数百年沈阳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成为沈阳市的文化符号和名片。正因为有了沈阳故宫,才有了沈阳独特的文化风貌,才有了沈阳城市文化的独特内涵和风采。 文化总是在差异性中发展,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繁荣。保持文化艺术的差异性、文化艺术类别的多样性,是各国文化艺术发展都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保留一种文化样式,就是保留一种文化资源,保留一种文化形态,其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是经济价值或市场价值所无法涵盖的。 让更多的人享受博物馆 博物馆文化的每一次新的创意和新举措都将丰富和提升城市生活的文化含量。当今社会是以个交往普遍化和紧密化的全球化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各类文化因素的多元化社会。真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要求博物馆文化要有新的创意,这种创意标志着新的博物馆理念的酝酿和构建,意味着传统博物馆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转换,意味着博物馆的收藏保管功能、研究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这“三大传统功能”的现代化。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活和命运、重视人的需求,正成为博物馆文化新的思考点。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构筑博物馆文化的重要性,感受到博物馆文化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博物馆文化应强调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体现外向的、多维的、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和文化精神。博物馆担负着文化交流的重任,发挥着推进文化创新的重要作用,博物馆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润着公共文化,养育着城市风骨,弘扬着民族精神,传承着人类的文明。 是否能把那些从没有来过博物馆的人吸引过来;对待参观的游客是否从教育、精神文化的领域给他们一个很好的满足。而对于那些没有机会来博物馆的特殊群体,有没有办法把博物馆的资源提供给他们,比方通过网络或者发放一些书籍、传单给他们。要将被动地等观众变成主动地吸引与普及。 沈阳故宫博物院在公益性服务上开启了走向社会的新途径。从2000年开始,围绕“博物馆与现代都市”“博物馆与社区建设”“博物馆与其全球化”“博物馆与青少年”等主题,每年举办一次“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周”文博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包括建立学校型文博基地、举办社区居民的收藏展览和专家陈列室讲解、策划专题新闻报道等内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
|
|
|
|
|
|
|
|
|
|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