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是我的故乡,我是喝着富水河奶汁一样的水,听着故乡神话般的故事和天籁般的山歌长大的。
最早听到乡亲传唱的长歌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启首一句即是“自从盘古分阴阳,三皇五帝振家邦。” 听老人讲故事,讲族中往事,也往往说“好久好久以前”“昔日”“老辈昔”“盘古开天地的时候”,等等。长辈们说,天地是盘古开辟的,自然是人类之祖了;这句话的另一个含意是,这是故事的源头了,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因此,无论故事是否完全真实,我们都相信故事传说有所依据。《通山革命长歌》启首化用“自从盘古分阴阳,三皇五帝振家邦。”一句,实乃对通山山歌、长歌的热爱,继承山歌、长歌从盘古唱起的传统,甚至是想借这句歌词勾起人们对长歌的回忆,引起听众和读者的关注。
通山山歌至少有两大派系,正宗的通山山歌,及兴国山歌(即阳新山歌,为1950年从阳新划归通山管辖的黄沙铺镇、大畈镇、洪港镇、慈口乡、燕厦乡,接近现在半个通山)。我是从慈口迁移到通羊镇的移民,所以,受两派山歌系统的影响。十几岁时上山砍柴,经常听到同伴唱兴国山歌,又同时听到对面山通山山歌。无论是通山山歌,还是兴国山歌,都有丰富的歌牌,不同的腔调,有的内容相同而调各异,各具特色。这致使我创作中岀现一个矛盾,用韵时是依通山话,还是依兴国话呢?构思是依通山山歌习惯,还是依兴国山歌习惯呢?我想两者兼顾,造个“混血儿”,结果可能是都像又都不像。
《通山革命长歌》主要以《通山人民革命史》为材料,又博采众书,目的在于以群众喜闻乐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山山歌的形式传唱通山人民革命的光荣历史。就史而言,把近30万字的《通山人民革命史》删繁就简,编成了1152节5760行40320字的长歌,相信对传唱历史有一定的帮助。有些书外的故事则是平时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无意得来的信息,如张永良三块豆腐换间房的故事,叶金波大幕山反“围剿”的故事,许金门抗日的传奇故事。
就歌而言,利用和改造了不少山歌原创作品。第一章《序歌》就一字不改地使用了原创民歌:“田中稻谷刚刚黄,地主收租赛虎狼。交完租子剩瘪谷,谷子进了地主仓。放下镰刀闹饥荒。”第八章《岀征咸宁并开创新局》中,“咸宁八月桂花香,紧握刀枪斩豺狼。铲平天下不平事,要让红旗满山岗”则是岀自农军战士夏桂林之手。第十一章《建立苏维埃政府》,改造了通山民歌《五月榴花遍地开》(与《八月桂花遍地开》同),把长短不一的歌词改成了整齐的五句子。
我曾在通山县委党史办公室工作10年,现在又在咸宁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了7年。在通山时就有把通山革命史写成长歌的念头,唯恐能力不够,一直没有动笔,却希望有别人来做。看看没有人写通山革命长歌,自己便硬着头皮写了。这股冲动的力量来自于我几十年来对通山历史素材的积聚,十几年党史工作的经历,通山民歌对我的熏陶,和我对故乡的满腔热爱。
本书的创作与岀版,得到湖北省咸宁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专家李城外,咸宁市文联主席李专,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院长、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定光平,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岳球等予以宝贵支持。中国红色旅游网、《文化通山》杂志予以连载,通山县老年大学爱心歌舞团予以试唱、宣传,好友臧贺松对本书初稿进行了认真校对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借此机会,对所有关注、关心、支持《通山革命长歌》的专家、领导,以及朋友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