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难忘的历程——习仲勋延安岁月回访》>>正文
第八章:攀上高原走三边
2013-09-04 11:07:36
作者:忽培元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靖边、安边、定边,俗称陕北“三边”,原本是鄂尔多斯高原沿着毛乌素沙漠南沿的三个县。如今安边、定边合为一个县了。抗战之前这里还是陕北有名的荒凉之地。以后作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经过三边分区军民连续几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三边变成了名扬天下的“好地方”。民歌里唱道:

    三边好地方,
    遍地都是宝,
    食盐、甘草、二毛毛,
    还有那沙枣枣。

    著名诗人李季在这里体验生活,写出了民歌体长篇叙事名作《王贵与李香香》。三边在解放战争中,也是习仲勋与彭老总率领西北野战军并肩战斗过的地方。当时,国民党马步芳、马鸿逵部,为配合胡宗南部向陕北进攻,趁我西域空虚,加紧对陇东三边的蚕食进攻。为发动陇东三边战役,习仲勋向彭德怀和纵队各领导同志详细介绍这一地区对敌斗争形势、群众基础和基本情况及西北局对这几个地区的政策和工作计划。建议采取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军事工作与地方工作密切配合,并加强地方武装力量就地抗击,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彭德怀采纳习仲勋的意见,实行军队与地方联系行动,使侵犯陇东三边地区的马步芳、马鸿逵部陷入了极大困境,搞到人无饭吃,马无粮草,连遭重创,很快便像乌龟一样把头缩回了宁夏、青海。陇东、三边战役之后,部队在靖边作短期休整。彭德怀感动地对习仲勋说:“我们合作共事你帮了大忙,你熟悉地方情况,使我们如虎添翼呀!”

    靖边城

    改革开放20年,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大开发带来了大发展,原先偏远荒凉的靖边县城,已经变成了马路宽阔、高楼林立,夜晚灯火通明、车辆川息的充满现代气息的高原城镇。

    靖边原本是毛乌素沙漠南沿的蛮荒之地。在我的记忆中原先的县城简陋得可怜。那时候你走在靖边的县城还看不到几座像样的建筑。低矮破旧的小土房占据着市容的主体。唯有一座汽车站的大楼孤独地立在十字街口上。这显然是人们引为自豪的标志性建筑。九十年代初,一次路过靖边,那时的县城还是沿一条公路两边盖着两排房子。夜晚,我们几个年轻人漫步街头,一会儿就从东到西走了一个来回。但是在这破旧的街区,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大开发的脉博跳动。我们得知,靖边已经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大庆石油开采队伍已经进驻靖边。沿途看得见大大小小的油井架子已经在广阔的荒原上竖立起来。县城周围看得见许多石油人住的帐棚,街上也有许多穿工装的石油工人来来往往,就像当年的大庆那样,这座半睡半醒的陕北边城出现了活力和生机……

    这次随齐心老人到靖边,已经是五年以后,又适逢西部大开发的高潮到来之时,靖边城已经发生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靖边小城犹如烟敦山下、芦河畔沉睡多年的玉女苏醒了。她开始精心地梳洗打扮着自己。一场全面的建设和开发,沸腾了靖边城,也富裕了靖边人……新修的统万路、长城路、人民路、北大路、拉大了靖边的城区框架,也勾勒出了靖边都市化的曲线轮廓。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群霓虹灯闪烁。靖边长高了,靖边长大了。人口由原先的数千人,达到了十多万。以县城为中心,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四通八达的电讯网,使得从前靖边的偏远闭塞,变成了清静、洁爽。你从靖边出发,两三个小时向东可到榆林,向南可到延安,向西可到银川,向北可到包头。大开发、大建设也带来了大文化与大文明,靖边大地美了、山原绿了、河水清了、垃圾少了、人变洋气了……靖边这座玉女般的城市,正在阳光与灯光下,日夜放射出迷人的光耀,更像一条沉睡千年的小龙,开始抖落一身沙土,正在努力腾飞。

    齐心老人看到这一切,非常高兴。更令人高兴的是,自从汽车一上鄂尔多斯高原,一望无际的便是出人意料的绿色。成片的人工林和庄稼茂密的水浇地。谁能想到,这里原先会是黄沙滚滚的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以后,当地的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人间奇迹。治沙成绩突出,受到联合国表彰的那位植树能手牛玉琴,就是靖边人。牛玉琴在沙漠里植树造林的故事,使齐心老人深受感动。在看了电视剧《牛玉琴的树》后,她深有感触地说:“陕北的农村妇女真了不起,牛玉琴就是新时代的刘嫂子。干革命、搞建设都离不开她们。”正是因为有了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有了无数个像牛玉琴这样的无私无畏的奉献者,有了人民群众的劳动和创造,才有了眼前的绿色奇迹。齐老的心情非常激动,她一再说:“我们此行,不光是了解历史,对现实情况、人民生活、经济发展状况,也要关注。习老对这些情况很关心,回去我一定要向他介绍老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巨大变化。”

    大哉小河村

    6月13日晴。此次途经靖边目的地,主要是要到小河村去。在陕北,像小河这样的山村不知有多少。但小河村却成了天下皆知的地方。原因就是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曾经在这里居住,指挥撤离延安后的三战三捷,并且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历史上称之为“小河会议”。习仲勋参加了这次重要会议。

    写到这里,心中涌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就是中国革命中,党的许多重要的会议召开的会场,真是千奇百怪。从1921年党的一大,开始在上海一户人家开,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开。结果为会议增添了更多的传奇色彩。小河会议,如此重要的一次军事会议,足以载入党史、军史的一次会议,却是在一个窑院大树之下搭的凉棚里召开的。凉棚借着树身,又栽了三根柳椽,上面盖了些树枝和蒿草。四面透风,摆上几张小桌、几条凳子,会场就布置完了。没有一条横幅,没有一幅标语,更谈不上什么主席台、名签、麦克丰什么。大家聚集起来,围着桌子坐在一起,屁股下面的凳子也是从老百姓各家临时借来的。五花八门,什么样子的都有,在这样的会场,人们开了整整三天会,吃饭的时候,会场很自然地就又变成了饭堂。人们谈话,原本就需要保密,因此,也不需要扩音和录音设备。人们抽烟也不怕呛了,风从四面来,烟由八方去。真是自然空气净化,优点多得不得了。

    坐在这个凉棚下开会,最高兴的人当然是毛泽东。昆仑纵队刚刚摆脱胡宗南大军的围追堵截,大家称之为“脱险”,毛主席却风趣地称之为牵着牛鼻子的“军事大游行”。而这次凉棚会议,却是要讨论全国转入战略进攻的重大问题。布置全国各战区的协同作战,这样重大的议题,毛泽东是驾重就轻,谈笑风生。首先提出了对蒋介石军事斗争计划用五年结束的大胆设想。这是振奋人心的,又是令人难以致信的。

    “五年结束战争怎么样?大家说?我看时间足够了。”

    毛泽东的神掐妙算,总是出乎常人的想象之外。习仲勋同在座的每个人一样,大家对毛主席的敬仰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出人预料的神掐妙算之中建立的。这在许多年之后,都没有丝毫改变。有些人因为不了解毛泽东的神奇与伟大,便盲目地对他品头论足。这在老一辈人看来其实是很可笑而很幼稚的。毛泽东在中共内部和人民群众中间的地位与威信,是历史形成的,而不是任何人封予的,更不是像有些人那样厚着脸皮自封的。

    小河村,距离靖边县城约30公里,汽车沿着县乡公路朝东行驶半个小时,再走约一个小时的土路,一直由高原下到大山谷底就到了。事前县里的同志就一再说路不好走,要齐老站在山畔上瞧一眼就行了。齐心同志没有同意。道路再难走,齐心老人也坚持要走,因为这是一处重要的革命旧址。她曾经不止一次地听习仲勋讲述过著名的“小河会议”的情形。

    据当地党史办同志介绍,1947年4月5日,毛主席带九支队(中央机关及中央警卫团代号)至靖边青阳岔。五天以后,周恩来也赶到。13日转移至安塞王家湾。6月7日,我侦察探报胡宗南部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带领四个半旅沿延河北上直奔王家湾。于是,毛主席率队当夜冒着大雨,由老乡白生才带路,整整行军一夜,天明至小河村,住在村民曹九林家。因敌迂回部队又向小河扑来,当日下午由曹九林带路,翻过对面山,向天赐湾转移。6月17日,部队又由马怀宝带路,第二次转移至小河村。这其实是十分危险的。常常是主席他们刚刚离开村子,敌人就来了。有时候,敌人在山下走,昆仑纵队在山上走。等敌人赶上山来时,毛主席的队伍又到了山下。多数情况下,是敌人从沟口里进,毛主席从沟掌里撤,双方离着不到五里路,可敌人就是抓不住毛泽东。这其中的原因,一个是地形奇特,对不熟悉的蒋胡匪兵像迷宫;一个是群众拥护,不断通风报信,还带路突围。但无论如何,这也是十分危险的。为此,负责警卫工作的任弼时没少同毛主席吵架,他多次建议主席过黄河,毛主席就是不肯,主席这样做,就是为了把敌人拖住,减轻中原和其他解放区战场我军的压力。毛主席、党中央就这样在陕北的山沟沟里,同敌人捉迷藏,牢牢地牵着“牛鼻子”游行四方。从战略上一直占着主动。

    李得胜与昆仑纵队

    小河村终于到了。深山拐沟中的这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的确是隐蔽活动的好去处。站在高山畔上,到处是光秃秃的红胶泥崖。只有沟渠深处长着茂密的柳树,小河村就掩在山根下面的柳树林中。毛主席第二次来到小河村,住在村民贾树堂家。这是一个地处半山坡上的接口窑院,三孔小窑洞挂牌作为革命纪念地向游人开放。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等住在下面河滩的大石窑院内。敌人万万不会想到,坚持留在陕北的毛泽东、中共中央就在这样一个离他们如此近,条件又如此艰苦的小村庄住了下来。

    齐心老人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毛主席旧居院子,走近毛主席住过的窑洞,目光停留在窑墙上那张人们所熟悉的毛主席骑着小青马转战陕北的照片上。她情不自禁地回忆道:“那时,大家都在替毛主席担心。听说撤离延安后,他和周副主席、任弼时等同志还留在陕北,大家是又高兴又不安。毛主席、党中央还同边区的人民在一起,这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斗志。那时为了保密,毛主席化名李得胜,中央机关命名为昆仑纵队。但国民党军胡宗南还是很快知道了毛主席换在陕北。于是大兵围追堵截,这又令人们对毛主席、周副主席等领导人的安全担忧。敌人怎能想到,我们的毛主席会带着这样一支小队伍,同他们近距离地周旋,坚持在陕北指挥着全国的人民解放战争。这的确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也就是在这个闭塞的小山村,毛主席、党中央住了45天,同当地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旧居中有一张珍贵的照片,是毛主席坐在院子里的一棵杏树下,同房东一家大小吃饭的情景。那时候,没有围墙,院子里摆了一张小方桌,两边放着木条凳。毛主席面南背窑而坐,可以看得见不远处小河湾里的柳树林子。房东家的两个孩子坐在他的两侧,对面是中年的男房东。大约是在正午,天气有些炎热,人们都敞着怀。那情形看着就像一家人在安闲地用餐,大家共同夹着摆在桌子中间的两碗菜,实在令人感动。村子的对面,有一个极小的山沟,村民叫旮旯沟,沟里长满了高大的柳树,毛主席曾在那里给群众讲过话。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九章:落脚点与出发点
·下一篇:第四章:先守南大门后守北大门
·习仲勋和常香玉:中共领导人同艺术家友谊的典范
·《习仲勋在长葛》一书出版发行
·习仲勋的担当与广东改革开放
·韩英伟:七律·开国元勋之习仲勋
·特稿:七律·开国元勋之习仲勋
·特稿:七律·开国元勋之习仲勋
·听他们讲习仲勋的点点滴滴
·中组部原部长、全国党建研究会原会长张全景为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题词:“怀念
·毛泽东主席为受表彰的时任中共关中分委书记、专员兼警备一旅政委习仲勋同志亲笔题词:
·习仲勋为陕西西凤酒题词:“陕西西凤酒好”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