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播报
关于毛泽东著作和毛泽东思想的若干史实(组图)
2025-07-29 15:58:55
来源:党史博采
作者:胡新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2023年年末,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增补修订后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20册)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公开发行。这是在1987年至1998年间分9次在内部出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共13册)的基础上经过修订、增补后公开出版的。

    据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介绍,这套文稿,全方位、宽领域、多侧面地真实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创建新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的艰辛探索历程,更为详细地反映了毛泽东在国内国际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政治、经济、军事、科教、文卫诸多领域纷繁复杂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法,成为我们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财富。对于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学习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弘扬毛泽东同志的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力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具有普遍的长远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引领和理论辨析、坚定不移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更好地正本清源和固本培元,提供有力的文献资料的支撑。

    这套文稿,是毛泽东著作中的一部分。上面的介绍,还提到了“毛泽东思想”。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从党的七大到《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毛泽东一生著述颇丰,共留下了逾千万字的著作。国内已经出版的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著作选读》《毛泽东诗词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外交文选》《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毛泽东军事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毛泽东书信选》《毛泽东早期文稿》和《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等。

    1927年4月,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代之中,广东汕头书店出版了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单行本。同时,在湖北,汉口长江印刷厂也出版了由瞿秋白改名为《湖南农民革命》的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单行本,瞿秋白在为之所作的序言中竭力推荐,要每一个中国的革命者都去读一读这本书。从此,毛泽东的著作和毛泽东的名字广为流传。从这个时间算起,到1991年《毛泽东选集》(以下简称《毛选》)第二版的问世,中间历经64年历史。如果从1944年晋察冀日报社出版第一部《毛选》算起,也有47年。从《毛选》第二版到这次修订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又经历了33年。这样,毛泽东著作结集出版的历史达到了80年。

◆1944年晋察冀日报版《毛泽东选集》封面。

    首先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王稼祥。他在1943年7月5日所写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先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并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此同时,刘少奇号召全党“用毛泽东的思想来武装自己”,把毛泽东同志的指导贯彻到一切工作环节和部门中去,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去清算党内机会主义思想。周恩来在1943年8月由重庆返回延安,在中央办公厅举办的欢迎会上指出:我们党在这三年做了比过去20年还要伟大、还有更多成就的工作,这是全党团结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之下得到的。党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的意见是贯穿着整个党的历史时期,发展成为一条马列主义中国化,也就是中国共产主义的路线。“毛泽东同志的方向,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方向!”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周恩来在1949年5月7日的《学习毛泽东》一文中明确指出:“毛主席把世界革命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运用到中国,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成为毛泽东思想。”此后,党内外实际上都把毛泽东的著作视同毛泽东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出版的《毛选》四卷,成为最具权威性的供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的范本。

◆1951年10月12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发行。此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

    1960年1月12日,党中央对团中央书记处关于开展毛泽东著作学习运动提法问题的请示的批复中写道:“在青年中组织毛泽东著作的学习运动,在提正式完整口号的时候,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著作’提法较为妥当。在为外国刊物写文章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提法。但在国内普通场合(包括演讲题目,文章和消息的标题在内)可以用‘学习毛泽东思想’”,“我们不把‘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并列起来提,是避免人们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误解为两回事;而正确的理解是,‘毛泽东思想’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并且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第11页)这是把毛泽东著作视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的一份中共正式文献。

◆1960年,毛泽东正在校订《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这份文献的内容与在此前八大通过的各项文件中没有使用“毛泽东思想”一词有关。学者们对这段历史的原委进行了研究,尽管史料来源有所不同,但都认为首先是毛泽东自己提出来的。主要原因中有一条,当时中国共产党只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尽管毛泽东思想在精神实质上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一的,但在对外宣传上把两者并列容易引起两者有不同的内容的误解。但实际上,八大文件和大会制定的方针、路线、政策,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1977年4月,《毛选》第五卷发行,收入了毛泽东1949年9月至1957年11月的文章共70篇。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提出必须坚决纠正“文化大革命”中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口号的错误,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因此,《毛选》第五卷中收入的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有关文章也是错误的。根据中央指示,1982年4月10日,《毛选》第五卷停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定义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尽管《毛选》第五卷停售,但收入其中的一些文章仍然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光辉名篇,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等。前者“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代表作。毛泽东在报告中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提出的基本方针,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著:《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中共党史出版社2022年6月第462页,以下简称《一百年》)后者“实际上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一百年》第477页)

    《决议》列出毛泽东的经典著作38篇并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尽管《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作了全面正确的评价,但是在当时和以后的若干年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满意这个评价。“文化大革命”在被彻底否定的同时,“否定毛泽东”的现象也随之出现。1988年2月,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刊物上撰文指出:“似乎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一说毛泽东思想,主要是‘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中,还有一个群众路线。迄今为止尚未听说否定群众路线,我认为不应该否定它。”他回顾了毛泽东坚持群众路线取得的胜利后说:“然而,对这种群众路线今天已经无人问津了。”“据说,从建国后的50年代末期,即1957年和1958年的反右派斗争开始,毛泽东基本上是错误的。”他在文章中回忆了1983年访华,他们佩戴日本毛泽东思想学院的校徽在北京乘坐地铁时,“人们向我们投来一种惊奇的目光,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人们似乎在想,现在还戴这种东西,这些人是从哪儿来的”?

    1989年的政治风波教育了人们,被形形色色的思潮一味推着走的青年人终于有机会回过头来思考一个问题: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为什么在中国选择了一条社会主义道路。

◆199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

    怀念毛泽东的复杂情感和对中国革命历程以及未来走向的思考,终于引发了“寻找毛泽东热”。“寻找毛泽东热”的现象带来了一个突出的问题:毛泽东的著作在市场上开始脱销。1991年7月1日,经党中央批准的《毛选》一至四卷第二版正式出版发行。7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坚持毛泽东思想,发展毛泽东思想》。社论指出:前些年,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被削弱,一些人以毛泽东晚年错误为口实,掀起了一股贬低毛泽东科学著作,否定毛泽东思想的浊流。这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种突出表现。7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学习《毛选》第一至四卷第二版的通知。通知说,“中央认为,《毛选》一至四卷应是今后长时期内干部群众包括青年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教材,是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级干部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应当把《毛选》作为常备必读的政治课本,经常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

    施拉姆是西方著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和毛泽东著作翻译家。他从1980年到1988年六次访华进行学术交流。1989年他出版了他本人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成熟之作《毛泽东的思想》。书中的《小结》写道:“‘毛泽东思想’或‘毛泽东的思想’一词,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含义。首先,它是指毛泽东的一生中,由各个时期著作的原始资料所展示的毛泽东本人的思想。其次,它是指在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毛泽东逝世为止(或者到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具有特定含义的毛泽东的思想,即它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如1951年以后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和其他公开发表的毛泽东的讲话和著作,包括‘文化大革命’期间当作‘最高指示’语录里的正统学说。最后,在目前的中国,它是指在毛泽东的全部著作里(不包括那些反映他‘晚年错误’的著作)仍被当作正确的,并且由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其他人在其著作中进一步作了补充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他认为,现代中国历史离不开毛泽东及其思想的作用,毛泽东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就是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既是毛泽东理论活动的轨迹,也是把握其思想的主要线索。

    党的十二大对毛泽东思想的定义的变化

    1979年10月下旬,邓小平就1980年部分重要工作的安排问题,同胡耀邦等人谈话。他指出:经中央常委研究,准备为明年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和后年十二大做点准备工作。第一,修改党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第574页)1980年2月5日,邓小平同胡耀邦等人谈对《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2月3日稿的意见。在胡耀邦汇报到总纲中没有提毛泽东的名字时,邓小平说:这个问题是总纲中最大的问题。作为一种科学的语言,马克思主义是可以包括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但如果我们的党章中只提马克思主义,不提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国际上就会有人说我们党的性质变了,国内就牵涉到一个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所以,要写上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第600页)

    《决议》通过后第二年,党的十二大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召开。这次会议对毛泽东思想的定义作了修改。在9月6日通过的党章的《总纲》中载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对照一下《决议》的定义,在“中国革命”后增加了“和建设”。

◆党的十二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这个章程的决议。

    在党的第二个决议通过时,邓小平说,要“使这个决议起到像一九四五年那次历史决议所起的作用,就是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但是,30年后,著名党史专家金冲及在网络平台“文史大讲堂”讲课时指出:“30年过去了,思想看来并没有完全统一,社会上混乱的思想还相当多。”(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选择》三联书店2016年8月第335页)实际上,“文革”结束后,在党内外出现的那股企图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的右的思潮时起时伏。他们在各种场合“对毛主席说了许多极端的话,有的人甚至把他说得一无是处”,“个别人甚至放肆地诋毁毛泽东思想,丑化毛泽东同志”。(黄克诚:《关于对毛泽东主席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党史研究》1981年第2期)《决议》通过后,这股思潮并没有收敛。打着批评毛泽东的晚年错误的幌子来否定新中国历史的作品时不时出现。有些作品虽然对当时的拨乱反正有比较大的积极意义,但同时在那种环境下,很容易使人感到“好像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党无非就是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整了一批人又整一批人,别的就没干什么好事儿。”“这跟我们这些可以算作见证人的感觉很不一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无法理解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那么多的知识分子拥护共产党,青年学生都那么热情地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建设社会主义,主要是靠人们满腔热情地投身社会主义工业化带来的,这是主体”。(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选择》第342页)此后,抗美援朝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学雷锋运动、工业学大庆运动等等,都遭到过被曲解、甚至被抹黑的命运。这种现象到十八大以后才有了大的改观。2016年第2期《求是》杂志刊载了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副主任齐彪的文章《倍加珍惜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文章写道:“党和人民的坚强团结,离不开巩固的共同思想基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骨子里是不希望中国发展壮大的,他们企图通过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来瓦解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特别是在否定毛泽东思想上,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其主要手段就是肆意攻击毛泽东。不仅毛泽东的历史功绩被抹杀、错误被夸大,一些被不良用心的人炮制的‘小节’也被大肆渲染,甚至《毛泽东选集》中的一些文章也被人‘考证’不是毛泽东所写。放眼世界,以此种恶劣手法亵渎、否定开国领袖、民族英雄和思想导师的行为,都是极其罕见的。”

    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

    《决议》通过前后,党史界和学术界开始对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开展研究。对当时的拨乱反正起到的积极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在这段时间里出现的那股暗流,即有些人出于各种动机,以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为名而走到否定毛泽东的一生,否定毛泽东思想的暗流一直没有消停,也是事实。1989年的政治风波以后,通过反思和苏联东欧剧变后国际风云的巨大变幻的震动,党史和其他学术研究工作者开始发表了一批以“重温”“回顾”“评价”毛泽东晚年思想为内容的文章。对毛泽东晚年所强调的一些重要问题和理论观点,特别是对防止“和平演变”和“中苏论战”等问题出现了重新探讨,成为正在逐渐兴起的毛泽东热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1989年11月23日会见外宾时表明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防止和平演变”。在1992年2月南方讲话中,他又说:“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

    但是,作为资产阶级自由化重要表现的历史虚无主义仍然时不时出现。在他们的文章中,从“大跃进”到“文革”的所谓“真实史料”中得出毛泽东建立“集权政治”、“为个人恩怨发动文化大革命”等结论。

    随着毛泽东著作的系统出版和相关文献的出版,研究者手中有了更多的原始材料。特别是2013年《毛泽东年谱1949-1976》的出版发行和2016年《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出版发行,为科学评价毛泽东晚年严重错误提供了更加翔实的史料。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大挫折,后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一百年》第618页)但“大跃进”是与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一致,不过“实践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一百年》第486页)因此,不能完全归于是毛泽东的晚年严重错误。这样,党史界和学术界把毛泽东发动和领导“文革”作为研究毛泽东晚年严重错误的重点,同时兼顾1957年以后的历史脉络。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出版增补修订后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20册),其的目的除了帮助大家“学习毛泽东思想”外,还有“坚定不移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党的十八大后,作为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首先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党中央强调,腐败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一定会不断创造新的伟业、铸造新的辉煌。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家风家教二三事
·下一篇:无
·毛泽东家风家教二三事
·法国广场竖立起了毛主席雕像,法国人为何如此迷恋毛泽东主义?
·红色联播-李甲明:宁夏固原市李存吉红色文化大院“庆八一”活动暨宁夏诗词学会、
·《弘扬红色文化 继承革命传统》暨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和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
·红色头条-吴淳:学习毛泽东对规律的认识方法与实践之三
·红色头条-吴淳:毛泽东形象辩证逻辑思维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智慧研究之二——基于系
·红色头条-吴淳:论毛泽东对规律的认识方法与实践逻辑
·洪荣昌:毛泽东两次当师长,后一次谁知道?(组图)
·特稿:毛泽东两次当师长,后一次谁知道?(组图)
·毛主席亲自指挥三次反“围剿”的军事贡献无可置疑——批判神化朱德、贬低毛泽东
毛主席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主席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