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将领,办事效率高。有一点就是脾气太大,被称为“雷公”。
脾气大,可以“震慑”别人,但也同样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正所谓“怒伤肝”。为此,在多年后,他因肝病去世。
1949年10月,中央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毛主席为何点将他到空军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海军、空军、装甲兵都是技术性军、兵种,而新中国采取“一边倒”到亲苏政策。无论设备,还是顾问都是苏联方面的,要想建设好,就需要挂帅的将领会俄语,了解苏联。
因此,肖劲光、许光达、刘亚楼都留学苏联,俄语很好,方便两军间的交流合作。
刘亚楼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干任何事都要求,有模有样。国家把这么重要的职务交给自己,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58年,地方上刮起“浮夸风”,波及到军队,军队内部也在展开“反教条主义”斗争。
空军也掀起一股歪风,几年前提出“稳步前进”,到这个时候,有人认为不合潮流,主张飞行训练可以跃进。这样脱离实际的做法,一时间弄得乌烟瘴气。
很多人都知道这是胡闹,可因为形势谁也不敢说。素有“雷公”之称的刘亚楼得知情况后,认为不顾主观和客观条件,组织飞行训练,势必会造成训练质量下降。
因为部队一些人受到“大跃进”思想的影响,付出惨重的代价。
原空7师师长,组织一个小分队,不顾飞行训练的客观规律,进行夜间飞行,因技术能力有限,导致事故发生。
为此,刘亚楼给一位分管副司令员处分。
尽管发生惨重事故,很多人却不以为然,依然“放卫星”。很多航校,缩短学员训练时间,加快训练进度,借鉴抗美援朝时,几个月登机,上天歼敌的特殊经验为标准。刘亚楼不同意这样的教学,被说是“教条主义”!
当时,因为军队单位出现“照搬照抄”苏军经验,全军展开反教条主义运动,很多人借此机会,乱扣帽子。刘亚楼认为:空军是技术军种,需要科学,不可蛮干。
有人要在军队搞“大跃进”,他说:在空军,我不同意。毛主席教导我们,要保持冷静头脑,不要发热。飞行训练需要按照自身的规律办事,要稳步前行,不能只讲速度,不讲质量,那样会惹出乱子。
为此,有人在会议上指责他“保守”,空军政委吴法宪平时对他毕恭毕敬,也说他“不民主、独断专行”等。
刘亚楼听过,只是一笑了之,说:空军就是我说了算,不服气,可以去告我。
没想到,还真有人把刘亚楼告到毛主席那里。他认为正确的很坚持,周总理、罗帅等都为他说话。毛主席最后发话:刘亚楼喜欢说了算,就让他去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