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志 文图)淅川移民安居乐业幸福多,在河南省淅川县九重张河村村庄东南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干渠,不远处是中线工程的“水龙头”——渠首枢纽大坝。甘甜的丹江水从这里流出, 长渠通南北,润泽千万家。在张河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不远处的一户移民家门口耸立着一面红色石头红旗,楼顶上还有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这里就是由张河村老移民王振三在自己家中投资创建的“毛主席纪念馆”。
在张河村的石榴果园里,石榴树嫩芽含春,水光潋滟,鸟语花香,楼房林立……张河村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一座座如诗如画的农家村落,一个个生机盎然的特色产业基地,一张张充满幸福的笑脸,让人无比振奋,感受着移民在新家园安居乐业、勤劳致富而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今年73岁的王振三出生于淅川县三官殿公社王岗大队余庄生产队裴家井,移民后住在张河村53年了。“从记事起,我的父辈们经常告诉我,我们祖上三代都是给大户人家种地当长工、打短工,讨荒要饭的。王振三说,他6岁丧父,常听妈妈说,父亲多次被抓去当过壮丁。为了我们兄妹5人父亲还把自己卖去当兵,维持我们全家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让我们家有饭吃,有房住,我们穷人家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恩德。”王振三说,我的父母都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妈妈经常教育年少的我,要始终把祖辈们的话牢牢记在心里。这让儿时的王振三对如何报答共产党的恩情,怎样把对毛主席的敬仰世世代代延传下去,成了他儿时心中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王振三告诉记者,从16岁那年,也就是 1969年,为响应国家建设的丹江口水库的号召,全家人投亲靠友搬迁到了现在的地方,一住就是53年了。2021年,借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王振三家的旧房屋进行了拆除,随后新建了三层小楼,不但换上了崭新的门窗,就连屋内也装修一新,令回家过年的孙子孙女赞不绝口。如今,王振三的孙子在重庆一所大学读研究生,孙女也成功保送到了上海一家大学就读研究生,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王振三说,每当看到电视里举行“升旗仪式”时,老俩口总是心潮澎湃。今年春节后,他们特意交待儿子新买来一面五星红旗,在2月24日这天早晨,老俩口迎着旭日,郑重地升在了屋顶。王振三说,这既表达对党的感恩,也寄托对国对家的热爱。
“谁都不想离开故土,但南水北调是国家那么大的规划,还是应该少数利益服从多数利益。”今年,王振三又承包了66亩石榴地,正在果园里剪枝的他说,“没有党,哪有我们百姓的今天,我在楼顶升国旗就是想表达咱们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意思。
现在的张河村变化真大,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石榴花开的季节连城里人都来我们石榴园看石榴花呢。我们农闲时在石榴园里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王振三高兴地说我们现在搬进新家后住得更舒坦了,日子更殷实了。
每天一听到广场上的音乐声响起,王振三就会走出家门,在张河文化广场看村民们跳广场舞、扭秧歌。在张河村处处可以感受到一股清新的乡村文明气息,带来的是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
“热闹极了!”王振三说:“我老伴吃过晚饭经常会到张河村文化广场锻炼身体,也时常到乡间大路散散步,现在我们的家庭更和睦了,邻里更和谐了。以前,我们家里常年贴毛主席像,记得那时候总是母亲带着我们兄妹在家里祭拜毛主席,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振三思来想去和儿子商量,决定用传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敬仰伟人的情结,在家里自建毛泽东纪念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从来没有一个时代,能够像现在这样让56个民族的人民如此安定富裕地生活。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奇迹。王振三说,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从小就是唱《东方红》长大的,受着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对毛主席有深厚的感情。”
在即将到来的清明这个缅怀先人的中国传统节日里,与毛泽东时代相比,现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已发生巨变,但在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移民对这位新中国缔造者的崇敬之情,从未消失。每当清明节,国庆节,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辰日、9月9日毛泽东同志逝世纪念日、王振三全家都会在家中缅怀毛主席,来纪念这位改变中国命运的人。
谈起为何会以在家中自建毛主席纪念馆这种方式纪念毛主席,王振三的儿子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把对毛主席、共产党的感激之情浓缩在我们的家中。受父辈影响,王振三儿子常年在家里挂悬挂着毛主席像,摆放在家里的毛泽东主席像时常勾起了他童年的记忆,那时奶奶和父母他们经常会给儿时的他讲述毛泽东带领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并一步步过上好日子,给广大老百姓带来幸福生活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印在了子孙的脑海中。
看着摆放在那里的毛泽东主席像,王振三一家早已萌生了在家中建毛主席纪念馆的想法。王振三的儿子说,这些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这些都说明了共产党人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处处为老百姓谋福利。王振三全家以不同的的方式表达着心中的感恩之情,感谢共产党带给他们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