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亲爱的毛主席,你是人民大救星,伟大的毛主席,带领创造新天地……”响亮的歌声飘荡在新时期的天空,赞颂着一代伟大领袖毛主席,新时期的中国正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发展道路,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前辈的指引,来自毛主席的指导思想。
世人对毛主席的评价一致的统一,新中国的创立者、伟大的人民领袖、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博学多才的诗人等等,在他的带领下,新中国成立,并且共产党经过不断地努力,才为我们创造了如今的美好,若非这样一位深谋远虑的战略家,又怎会有现如今的太平盛世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我们这位可亲可敬的毛主席,跟着历史的潮流回顾他的经历,领略毛主席强大的战略头脑,看看那些让人一度称赞的战略布局都是如何被制定出来的,我们所处的美好生活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作出的战略思想所创造的。
时间推移,让我们回到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环境可谓极其恶劣,武装力量也并不能与日本相抗衡,可就是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毛主席凭着自己的经验与才智,走出每一个关键的步伐,将日本逼退,最终日本投降。
据当时记载,1945年6月毛主席在给王震南下部队的电报当中就提到了自己的预估,电报中谈到估计日本终会失败且时间也就一年不到的时间,还有同年8月给李先念的电报中也提到了自己的猜测,时间又缩短了预计只剩不到一年,结果大概过了一周左右不知是从何途径毛主席就已经得知了日本要投降的消息,可见毛主席的政治敏感度那是相当高啊!
而除此之外,毛主席还极度擅长从全局来看问题,眼光长远,着眼未来,不断探索其中的利弊得失,为的就是一战成功,从不做那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战略思想和布局,因此,在得到日本投降的确切消息后,毛主席就开始了他对未来的长远规划,做出了让无数政治家赞叹不已的五大战略布局,从而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第一项,由兵力分散向兵力集中的战略布局。此项是针对日军,抗战这段时间以来,共产党军队主要以游击战为主,兵力分散严重,的确可以有效地阻止敌军,但现如今日军要投降,作战兵力就需重新安排。
此时的兵力主要靠集中猛攻,才能达到预计效果,大规模歼灭日军。毛主席可谓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迅速召回分散的兵力,集中所有火力一举歼灭敌军战队,胜利后全面整顿,进行训练,备战内战。
第二项,由制止内战向坚决反击内战的战略布局。毛主席深信抗日战争告一段落后,蒋介石作为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必然不会放过扩大国民党的时机,必定会发动内部战争,挑起内战,除掉共产党,为了阻止战争的爆发,毛主席毅然决然的前往重庆进行谈判。但是要知道想要敌人退步,必须一招制敌,因此,毛主席又提出坚决回击内战,并且这一战还要赢得漂亮。
毛主席将蒋介石要率领国民军发动战争,掠夺抗日成果的消息告知各地方,各地方开始作出相应备战准备,如若敌人来犯,必然将其剿灭,并在各地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要知道人民群众才是核心。
除此之外,还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蒋介石对人民群众寸权必夺、寸利必得,我们则需要寸土必争、针锋相对;二是蒋左右手拿刀,我们亦是如此,蒋反我亦反,蒋停我亦停;三是战争不知何时开始,备战需要时刻准备。
第三项,由分散占领向重点占领的战略布局。我们都知道抗战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变成了日伪占领区,而蒋介石的大批武装力量又在西南地区,如今日本投降,毛主席就指出要想占领回我们的领地,只能重点突破,以小集大,先占领中小城市及乡村,以及各路交通要道,创建根据地,再进行一点点的扩张。
对占领中小城市及乡村,毛主席亲自致电华中局,指出:目前主要力量是以你们现在地为起点,扩大地区,夺回周边小城的武装力量,带动人民群众,发动人民的力量;对乡村地区,统一江南武装力量向其周边发展,夺回乡村及县城,逐步扩大范围。除此之外占领交通要道,主要以津浦路和陇海路为主,占领一切可能的交通路线,为内战运输做准备。
对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这件重要的事情,毛主席将其交给了王震,并且要求其以最快速度到达湘粤边界与当地的广东部队会合后,迅速建立我军根据地,以便内战爆发作为指挥中心和大本营。
看到毛主席如此详细的战略布局,不禁感叹,不愧是政治家将一切可能的问题都尽数考虑到了,布置得井然有序,不仅有着消灭日军的战斗力量准备,还将可能爆发的内战也准备齐全。
第四项,由拒绝原地待命向迅速缴械日伪武装的战略布局。日军投降之际,朱德总司令给日军的命令是放下一切武器,限期一日内交出所有武装,否则全部歼灭,却不曾想蒋介石又下了一道命令,指责朱德此命令是一种非法行为,不应采纳。
毛主席得知后给了坚决的反击,直接将蒋介石预要窃取抗日成果的漏行写进了《蒋介石在挑动内战》《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给蒋介石的两个电报》曝光在了所有人面前,利用舆论给予了蒋介石沉重一击,并且一连发布六个命令,向日军所有交通要道发动攻击,逼迫日军投降。
第五项,由配合苏军作战向东北直接进军的战略布局。1945年苏联向日军宣战,目标一致,毛主席向苏联领导斯大林致电表示,中国人民会全力配合苏联进行大规模反击,我军华北的各部队全面北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