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危难的时候,毛泽东亲笔写信关照,却仍未挽救其性命;他,曾为革命奔走,最后却被革命政权关进牢狱直至枪决;他,有人说他是毛泽东的“战友”,有人说他是革命的“叛徒”,到底是什么?至今尚未定论。他,就是双峰历史上农民运动特派员之一,姓王名元道。
王元道,(1903--1952),字昇泰,号尔威,大革命时期化名从。原湘乡县德田乡道子口人,今属双峰县走马街镇官圫村人。1903年农历三月初七日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原湘乡县农运特派员、第40区农民协会会长。
王元道7岁就地读私塾,12岁入双峰高等小学,15岁升入湘乡驻省中学,只读1个学期,就考入湖南私立达材法政专门学校,因家道微寒,在读书期间几辍几续,终于读至19岁(1922)毕业于该校。王元道在省城求学期间,深受毛泽东的影响,与同乡籍同学龚际飞、王基永、陈子博、王则鸣、李日孚、王力农等积极参加青年学生运动,曾在参与毛泽东发起反对军阀赵恒惕的斗争中,遭到警察局的拘禁。
1924年王元道经龚际飞介绍先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又加入中国国民党任国民党湖南省第五区党部六分部常务委员。1926年中国革命运动掀起高潮,他受中共湘区委的派遣,以湖南省农民协会特派员身份,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曾任湘乡县农民协会主任秘书兼第四十区农民协会会长,参与领导了家乡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湖南“马日事变”发生后,在严重白色恐怖下,他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便潜往外地寻找党的组织,坚持地下斗争。当他得悉毛泽东已上井冈山拉起了革命队伍,便秘密前往,跟随毛泽东在井冈山坚持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成为毛泽东的亲密战友。
1935年红军长征后,王元道脱离革命,先后“漂流”到广东韶关、湖北武汉、江苏南京等地,最后举家隐居到湘西新宁县沙田(今安山乡车头村),在这里开办农村商店和国药店,并悬壶济世,便利山区民众。1948年8月,王元道在邵阳打入国民党陈光中匪部,充当军法秘书。翌年12月,陈光中部在隆回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败,王元道被俘后,经过在桃花坪受训半月遣归新宁。他回到新宁时,给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上书,报告别后20余年的情况。
毛主席接信后于1950年5月7日亲笔复信,信封上书“湖南邵阳回龙市瑞兴荣转沙田农村商店王元道先生毛寄”。信中写道:
元道先生: 去年十二月惠书敬悉,甚慰。谨此奉复并致 谢忱。顺祝健进。
毛泽东 一九五〇年五月七日
但时至1952年3月,农村开展土地制度改革时,在新宁县沙田乡担负土改工作的干部梁兆湘(东北人),全然不顾王元道出示的毛泽东主席的亲笔信及曾经参加共产党组织的一些证件,也不听王元道的申诉与辩护,认为他在陈光中部供职达一年之久,“叛变”了革命,便以“恶霸、匪特”罪,于1951年元月3日对王实行拘捕。未经新宁县人民法院审理,就于1952年2月9日将王元道执行枪决,时年49岁。
去年,王元道之子王新生将其父在狱中的《自述》等一大批珍贵材料交给我考证,我读到他的《自述》最后这样写道:“……此次坐牢,完全是咎由自取(他自认有毛泽东给他的亲笔信,态度不好)。如蒙政府宽大进而予以方便,使我能为抗美援朝去求牺牲,藉得接续过去革命历史之复活,则虽赴汤蹈火,绝所不辞。顺拈牢中感慨口韵一首:昔年革命作楚囚,领袖犹幸忆前游。一腔血泪何处洒,满牢同伴旧皆仇。一九五一年一月十日于牢中。”人生苦短,匆匆岁月。热血革命,壮志难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