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进步,手工技艺成遗产
万里长江复兴潮,千年古镇展华姿。时代在发展,历史在进步,尽管今天许多手工作坊已只留下依稀的记忆了,但作为朱沱古老文明的见证,这些曾繁荣一时的手工技艺仍给朱沱人民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朱沱的居民只有5000多人,茶馆就有100余家。茶馆之多,茶客之盛,闻名川南。每逢三、六、九赶集,茶馆里的生意十分兴隆。品茶的、闲聊的、谈生意的、评理的都集中于此;还有低声叫卖水烟、瓜子的小贩穿梭于茶堂之中。
夜晚,朱沱更有一番情趣。那时没有电灯照明,茶馆照明五花八门,有照煤汽灯、有照桐油灯、有照菜油灯的……亦可谓灯火辉煌,为朱沱古镇别添一翻情趣。
朱沱一带盛产竹,茨竹、水竹、苦竹、楠竹、罗汉竹比比皆是。朱沱人有着竹编工艺的悠久历史。从史书得知,明、清时期,古镇的竹制品畅销云、贵、川,远销江南的苏、沪、杭。雍正年间,有一江姓的举人寻胜至此,撰联赞曰:“古镇水声协韵凝丝竹,蜀地山色竹编入画来”。
朱沱竹编烘笼也有悠久历史。烘笼即取暖御寒的家什,它起源于何时、何地,只能从史书中得知。唐朝初期,唐太宗在宫庭用黄金烘笼取暖的记载,时至今日,已有千年历史。
每至深秋时节,朱沱人便开始备烘笼过冬。冬天一到,人们或提着烘笼走街串户,或三五几人闲聚一起摆龙门阵,脚踏烘笼取暖。这种现象,当时在朱沱古镇是一种时尚。30年前的朱沱,每逢赶场天,用茨竹、水竹、楠竹编制的烘笼几乎占了半条街。大的、小的、圆的、扁的、六角型、手提式的烘笼,编织着不同花型,在大街上摆成两条长龙,形成一道亮丽的景观。
烘笼市场的兴旺,带动了这里的窑罐厂和编制烘笼业的兴旺发达。窖罐厂每年用泥土烧制沙钵上万个,通过蔑匠编织在烘笼中,便于装木炭供热取暖。冬天一到,人们便将煮饭的余火撮入烘笼里,盖上热柴灰,烘笼上面再搭一块布或毛巾,这个烘笼就可保温一天一夜了。
当时,朱沱有首家喻户晓的儿歌唱道:“烘笼温,烘笼暖,烘笼丢了打散散”,说的就是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
进入新时代,朱沱焕发勃勃生机
朱沱镇党委、政府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不断与时俱进。该镇响亮地提出了“建设现代港桥新城”的奋斗目标,打造“沿江工业重镇、滨江宜居新城、临港物流中心、优质龙眼基地”。
为了在建设港口新城中保存珍遗的历史文物,朱沱镇一方面在老城区对古建筑进行仿古式改造,打造四望山佛教文化一条街;一方面把必须拆迁的古建筑、古文物搬至四望山,让朱沱的历史文脉得以很好的延续。此外,还准备在四望山山脚的长江桌子角重修朱沱长江白塔,重现重庆长江第一塔的壮美奇观。
听,汽笛声声,渔歌互答;看,千船竞渡、百舸争流。
朱沱,她的红墙绿瓦承载着过去悠远的历史,她的车水马龙昭示着而今的繁华。她将随全面深化改革的澎湃浪潮,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