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曾经枪林弹雨的地方,一个红色精神漫山遍野的地方,更是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圣地。
5月6日,从成都东站出发乘坐11个小时的和谐号动车,四川都江堰市长征历史文化研究会11名红色文化爱好者在李崎会长和常务副会长刘勇的带领下,来到首站——金寨,开始为期7天、主题为“走进红色安徽,寻找精神家园”的红色考察活动。
红军摇篮与将军故乡
金寨,地处大别山腹地,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 ,红色的印记在这里处处可感、可见。当晚,我们在金寨县受到红摇篮文化旅游公司总经理叶丙勇先生的热情接待,参观了红色文化氛围浓郁的“红摇篮”公司,还让大家第一次品尝到了美味可口的金寨吊锅。随后,前往将军大酒店住宿。
7日一早,我们乘车来到新中国第二大坝梅山水库大坝。雄伟的大坝,深深让我们领会到解放后金寨人民战天斗地,排除万难,修建人工水库,改变昔日山河旧貌的雄心壮志和战斗精神。
随后,大家乘车来到金寨县革命历史博物馆。在这里,参观考察团受到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局长胡遵远为班长的全体班子成员、党史县志档案专家的热烈欢迎。座谈会上,双方进行了红色文化交流。李崎会长代表都江堰市长征历史文化研究会向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金寨县革命历史博物馆赠送了两套《寻梦红飘带》、《寻找中国红》、《追梦》及《红报》会刊,胡遵远局长代表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金寨县革命历史博物馆向李崎会长及长征书院赠送了《红军源》、《金寨红军史》、《奋进》、《红色家风》、《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金寨人》等红色书籍资料。
座谈会后,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走进金寨革命博物馆参观。金寨革命博物馆的大门有八根大理石柱威严的矗立着,十六级花岗石台阶,前面有广场围墙,后面有回廊庭院分别栽培着四季花木,正赶春之季,各种花卉开得十分艳丽。广场中心是假山喷泉,喷泉池内大大小小的鱼儿游来游去,仿佛非常默契的欢迎我们的到来。
2016年4月24日上午11时30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金寨县红军广场,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了花篮。金寨地处大别山腹地,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有十万儿女参加革命,诞生了59位将军。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再次唤起了人们对“大别山红色革命”的怀想,唤醒了人们心中沉睡已久的对革命的向往和崇敬。
据悉,习总书记参观革命博物馆以后,该馆知名度稳步提升,接待量大大增加。一年来,前来参观的游客明显增多。2016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0万,是2015年的3倍。 最多的一天,馆外停了36辆大巴。
步入馆厅,但见馆内展览共分四个部分,即序厅、革命历史、烈士事迹、将军简介陈列序厅正面悬挂着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徐向前四位中央首长的题词,两侧放置前言和史迹电动图。在这里,跟随着解说员详细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安徽金寨县是革命的圣地、将军的摇篮。金寨,一个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地区,也是我国第二大将军县,为新中国培养了59位将军。在革命战争年代,金寨牺牲的烈士共计10万。建国后,为了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金寨人民贡献出了10万亩良田,有10万金寨百姓成为库区移民,这三个10万一直被广泛传诵。
展馆的革命历史部分,分别以分组列题,史物结合展示了自1921年党的成立至1949年整个大革命时期金寨建党活动和农民运动的兴起,反映了旧中国苦难的金寨人民在救星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开始觉醒起来闹革命的过程。烈士事迹部分,展出了140余名各个历史时期县团级以上烈士的画像,以及烈士生前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将军陈列室里,悬挂着59位以上将洪学智、中将皮定均、少将丁世方为首席的将军金箔肖像,每张肖像下有各位将军的成长过程简介,屡建功勋的战迹。这一幅幅威严的肖像使人感到和蔼可亲,眼神里蕴藏着含蓄的威严和一种坚不可摧的革命斗志。他们是中国革命夺取胜利的精英,他们是中国人民的父辈,他们是现代中国人无以伦比的楷模。
窗体顶端
上午11时许,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了金寨县红军广场,在红摇篮文化旅游公司张婷婷等2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沿着三段寓意深刻的台阶缓缓拾级而上。我们看到,在革命烈士纪念塔下,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20多名青年大学生向牺牲的革命先驱敬献了花篮,并带领全体大学生党团员郑重地齐举右手,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重温自己对党忠诚的誓言,重新经受一次党的洗礼,接受党性再教育。随后,我们还瞻仰了红军纪念堂,用心体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并通过革命历史陈列馆、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和将军厅等展厅中的珍贵历史图片和文物领略将军、革命志士为革命和建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风采。
当然,在参观中震撼我们的地方还有金寨县红军纪念堂。这座纪念堂大门上方的“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由洪学智上将题写,堂内两侧长廊陈列有领导人题词的碑石,吊唁大厅陈列着老红军照片、英烈册、红军雕塑及在金寨组建和战斗过的十一支红军队伍序列表,是祭奠老红军的殿堂。纪念堂内,给大家心灵震撼的是那一张张红军烈士的照片,一幅幅金寨红军发展史的浮雕。站立于馆内,沐浴在烈士的队伍中,足以让我们想象当年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参加革命的场景。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拍照留念,照片中先烈们那激动呐喊的表情是那么的栩栩如生,这深深的震慑着我的灵魂!
在金寨烈士陵园里,我们向开国上将洪学智将军之墓三鞠躬,表达了大家对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的崇敬之情。我们还看到了背靠着大山代表革命战士的八角帽楼,而楼里面则是葬着革命先烈们的骨灰,在墓林里,葬着131位为革命战斗而牺牲的战士们。他们的力量,他们的精神,将永远在金寨人民心中永垂不朽,将永远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
红色小镇与红色底蕴
豫东南道委革命旧址群、鄂豫皖省委会议旧址、赤城县六区一乡列宁小学、赤色邮政局旧址……一个个红色革命旧址点缀在金寨县西北边陲的汤家汇镇。7日下午,我们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怀着满腔热情,尽情体验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汤家汇镇地处皖西边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红色大镇,有金寨县西北门户之称。该镇红色资源丰富,革命遗址有40多处,在金寨县的7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汤家汇镇就占4处,其中,全国仅存的两所赤色邮政局旧址,一处在江西瑞金,另一处就位于该镇的徐氏祠。全国第一个“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汤家汇试验学校,也在这里诞生。
“红色”可谓是汤家汇最为出彩的特色,所拥有的红色资源在金寨县现有的23个乡镇首屈一指,独占鳌头,在皖西地区也是名列前茅。
——这里是鄂豫皖红色革命区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华民国13年(1924年),金寨籍人蒋光慈奉中共中央指示回到家乡,发展了他的启蒙老师詹谷堂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詹谷堂就在汤家汇笔架山农校建立了中共党小组,后改为特别党支部。这是迄今为止史料显示的金寨县境内第一个中共党组织,成为后来领导皖西地区革命斗争的核心,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这里诞生了多支红军队伍。在县境诞生的11支红军队伍中,汤家汇就独占3支。民国18年(1929年)商南起义(又称“立夏节”起义)至民国25年,汤家汇地区先后诞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独立旅,重建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
——这里建立健全了众多红色政权组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不仅党团和苏维埃政权组织健全,而且建有学校、医院、邮局等面向民众的机构,除中共豫东南(特)道区、皖西北道区党委、苏维埃政府先后在汤家汇成立外;中共商城县委、赤城县委、赤南县委、商南县委、苏维埃政府及共青团及少工委、妇联、游击队、童子团、机关、学校、医院、邮政局、报社、银行、枪械局、印刷厂、剧团等单位先后建立,而且区、乡、村各级组织健全,甚至比现在和平时期所建立的组织还要齐全,是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心脏和指挥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列宁小学”和“赤城邮政局”。
赤色邮政局旧址是全国仅存的两处苏维埃政府设立的邮政局旧址之一。据介绍,1930年初,鄂豫皖苏区在汤家汇徐氏祠设立赤城县邮政局,主要办理苏区文件、信函寄递业务,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邮政局先后撤离或转入地下坚持工作,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讲解员介绍,作为安徽省首批红色小镇,汤家汇镇是一个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古镇。现存古迹有古寺庙、古战场、古村落、古桥、古墓等,现存较大较好的传统村落51处,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6处,省级传统村落4处,有各类古树名木205株,古树群18处,最长的薛山大庙古银杏树有1200多年历史。距今300多年的李家老湾,一个村庄有25人参加红军,被誉为“红军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