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军史研究 |
军民团结度艰危——太行抗日根据地克服困难的若干举措 |
2010-10-26 15:25:43 |
|
作者: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
浏览次数: |
|
|
|
|
在根据地极端艰苦的日子里,八路军官兵与太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八路军爱太行人民,太行人民更拥护八路军。当时部队的小米供应,由一斤半减少到一斤。粮食不够吃,官兵就以野菜补充。入冬了,部队没衣穿,战士自己纺花织布,没有染料,就找草木灰和树根染色。刘伯承、邓小平也和大家一样,穿的是深一片浅一片的灰土布棉衣。刘邓带头抓生产,还亲自参加生产劳动。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白天下地种粮,夜里在家纺线,还用纺出的线为家人和战士编织毛衣。太行根据地军民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发扬英勇顽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展了艰苦复杂的对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斗争,不断战胜来自各个方面的困难,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1944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中国军民的变化。在华北敌后,八路军普遍发动攻势。在太行抗日根据地,我军民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命令开始向敌人发动反攻,根据地群众也掀起了抗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参军支前运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至此胜利结束。太行根据地军民以最隆重热烈的方式欢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经过8年血与火考验的太行山依旧傲然挺立,更加英姿勃发,升华成为太行人民心中一座永恒而不朽的历史丰碑。
|
|
|
|
|
|
|
|
|
|
|
|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