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期中国最强大,日本就满盘汉化,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方面面都和中国相差无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近代,利舰巨炮打开了日本的国门,虽然给日本带来巨大的民族伤害。但是,所带来的民族觉醒更是史无前例的,马上整个民族都抛弃了“中国梦想”,学起了西方科学,急起直追,很快就完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的近代化明治维新。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了,日本又在美国给他建立的宪政基础上,以美国为榜样进行第三次学习。整个二战,日本几乎被炸死了一片焦土,仿佛死去了,不料随后的韩战(中国称抗美援朝战争),又一次给了日本复活的机会,日本成为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登陆朝鲜的基地,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全国上下积极向美国学习,经济得到迅速恢复,人民生活迅速得到提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伏地锣是日本神话故事之一,其主人翁伏地锣聪明善良,身体矮小而内心强大,能不断地变幻自己的形状,以抵御外力的打击,表面上被打死了,其灵魂又变幻成另外的样式复活生命,被称为打不死的伏地锣。用伏地锣来比喻日本这个民族的性格,我觉得一点也不过分。通过伏地锣这个神话传说,我们既可以了解日本人善变的一面,又可以掌握其永远不变的狼性,对症下药。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不会简单的重复。如果说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海战,是我们的清王朝无能,那么还未远去的芦沟桥的枪声,我们也可以找一个国民党腐败来搪塞,假设现在或不久的将来发生第三次中日战争,情况又会怎么样?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需要提出这样的假设,我们也必须作出回答。答案可能千奇百怪,但要我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答复,我认为用“吉凶未卜”或“凶多吉少”来回答比较贴切。中日之间的差距,无论经济力,科技力,还是综合国力至少相差三十年以上。虽然改革开放大大缩短了中日之间的差距,但毕竞过去两国的差距实在太大,更不能被一帮不懂战争却大拍抗日神剧所误导的那样,自娱自乐、自欺欺人,可以手撕日本人。过去我们可以用血肉去抵御敌人的炮火,用同归于尽的方式赢得战略的主动,如今这样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们有可能在并不知道敌人在那里的情况下就被消灭了。第一次海湾战争,让中国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认识了,什么是现代战争,什么是信息化条件的高技术战争。我这样说并非危言耸听,我们再也不能犯伊拉克政治强人萨达姆同样的毛病,夜郎自大,最终国破身亡,毕竞第三次浪潮的余波已浇湿我们的国土。目前我们唯有在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指导下,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尽最大努力缩小中日的差距,为最终的胜利赢得宝贵的时间。
我们要加强对日本的研究,要把对日本的研究提升到与研究美国同等的水手,提升到执政兴国的高度认识研究日本的极端重要性,我们每一所综合性的大学都要设日语系培养对日专才,我们要知道她想什么为什么这样想,更要派留学生到日本去,去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民间的交流,毕竞国之相好在于民之相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就会重视对方的关切,减少彼此误判的机率。我们借助交流沟通这把阳光的利剑,将中国人“泥”性格的那一部分,与日本人“水”性格的那一部分适当融合改造,中日之间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尚若日本人真的想下雨,我们已备好了雨伞,让日本一无所获,自然就失去兴雨的兴致。这就是我们对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最好的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