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棵苍劲的青松,一个悲壮的故事!山东省平邑县境内蒙山景区以南的两棵姊妹松记录着一个抗日英雄的英勇壮举——辛锐,抗日战争年代活跃在沂蒙山区的一位八路军女战士。
每当我走近这两棵松树,一种崇敬与敬仰便自心底油然而生!
1938年,家住济南闹市的女青年辛锐、辛颖姐妹俩受父亲的影响,放弃优越的家庭生活条件,毅然来到蒙山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辛锐并于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辛锐,原名辛树荷。1937年12月济南失陷后,其父辛葭舟带着家人出城逃难,怀着对逃难生活的种种痛苦和对侵略者的无限愤怒,辛葭舟下定决心投奔共产党。二女儿辛锐和小女儿辛颖同时成了八路军队伍中的一员。1938年秋,辛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辛锐天资聪颖,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有一定的造诣。1938年底,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酝酿创办机关报《大众日报》,但是报头和伟人像没法解决。辛锐曾搞过木刻,她大胆地接受了任务,经过几个昼夜的努力,终于刻好了报头和伟人像,使《大众日报》按计划于1939年1月1日如期出版。
辛锐的女中音,圆润流畅,乡亲们特别爱听。每当她的歌声响起,人群就立刻安静下来;歌声一落,人们立刻拍手叫好。她每到一地,不是教群众唱歌,就是教群众识字。人们亲切地称她为“大辛”,称她的妹妹辛颖为“小辛”。
1939年5月,日军对沂蒙山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八路军主力部队转入外线作战。中共山东分局把青年委员会、妇女联合会、大众日报社、战地服务团等单位,合编成沂蒙大队,在沂水县山里打游击。
这时,辛锐刚满22岁,正是鲜花盛开般的年华,有许多小伙子追求她,都被她婉言谢绝。她深深地爱上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动委员会(省人民政府前身)副首席组长兼秘书长陈明。1941年3月8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组建了“姊妹剧团”,辛锐任团长,也就在这一天,辛锐与陈明结婚。
辛锐能歌善舞,在蒙山抗日根据地,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随部队每到一地,顾不上休息,就外出书写标语,进行抗日宣传,教群众唱歌、识字。“姊妹剧团”成立后,她根据抗日斗争的需要,自编自演小型曲艺、歌舞。十八村一带反动道会门“红枪会”活动猖獗,横行乡里,危害群众,抵抗八路军,严重影响根据地的建设。辛锐及时编写了小剧《红枪会》,自己亲自扮演“红枪会”头子,使群众充分认清了“红枪会”的反动本质,积极协助八路军一举歼灭了“红枪会”。为鼓励更多的青年参军上前线,“姊妹剧团”在岳家村上演了她编的《送郎参军》。为支援前线,她发动妇女做军鞋、钢笔套和针线包,并编成容易记的顺口溜:“小小针线包,功劳真不小,沂蒙山上打游击,用它补棉袄……”
辛锐还积极做抗日宣传,她深入到武安村地主孙宝珠家里,向他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并送他《长征路上》小册子让其学习。在她们的说服教育下,孙宝珠经常为八路军提供给养,并献出40余支枪支援抗日。
1941年11月,天寒地冻。日本陆军大臣、侵华日军总司令烟俊六坐镇临沂指挥,调动日伪军五万多人,向山东抗日根据地战略中心——沂蒙山区开展“铁壁合围”,进行残酷的“大扫荡”。11月30日,在费县大古台村,丈夫陈明和辛锐相遇,陈明正率领部队急行军,准备阻击敌人。路上,他仅举起右手,跟辛锐打个招呼,来不及交谈两句,便匆匆而去。谁能料到,翌日,陈明在与日寇激战中英勇牺牲,然而,辛锐却毫无所知。
八路军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奋力抗敌。山东分局直属机关编为几个大队,凭借沂蒙山的有利地形,坚持游击斗争。辛锐率20多位女同志随部队转移,在猫头山与日军遭遇,为掩护同志们撤退,她小腹部中弹,紧接着两个膝盖骨受重伤,右膝盖骨全部被打掉。当晚,她被抬到山东纵队第二卫生所驻地——费县火红峪村,将辛锐送到距聂家南面一华里远的一个叫鹁鸽棚的山洞隐蔽。辛锐在鹁鸽棚洞住了16天,伤势渐好,但双腿已残疾,不能走路。
12月17日,一股日军突然来火红峪一带搜山。因辛锐双腿残疾,不能行走,同志们便抬着辛锐准备突围。山路崎岖,行走艰难,他们刚跑出150米,敌人就追上来了。为掩护同志们突围,辛锐接连扔出三颗手榴弹,最后被日敌人的罪恶子弹射中胸膛,壮烈牺牲。一个年仅23岁的生命,香消玉殒。第二天,战友和当地乡亲们将辛锐的遗体掩埋在鹅头岭的东坡,距她牺牲处10米。
1950年,在沂南县双堠乡建立大青山烈士陵园,辛锐、陈明两位烈士的忠骨于这年被移入陵园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