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征文活动>>弘扬抗战精神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征文>>正文
试析中共联蒋抗日政策的演变
2015-05-05 09:15:30
作者:延安革命纪念馆 黄卉青、王斐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内容摘要:瓦窑堡会议后,中共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政策经历了反蒋抗日、逼将抗日、联蒋抗日的复杂变化过程。中共对蒋政策的这一系列变化是由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蒋介石对待革命的立场和态度的变化所决定的。

    关键词:中共   联蒋抗日   政策    演变

    前言

    在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为了发展壮大红军,抗击日本帝国主义,1935年12月25日到27日,中共中央于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议。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政策经历了反蒋抗日、逼将抗日、联蒋抗日的复杂变化过程。本文试图从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蒋介石对待革命的立场和态度的变化来分析这一演变过程。

    一、瓦窑堡会议:“反蒋抗日”

    1935年12月25日,中央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正式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即“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①瓦窑堡会议将“反蒋抗日”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中共采取“反蒋抗日”的策略路线是有当时的政治时局所决定的。

    (一)华北危机:日本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确定“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加之受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困扰,日本政府决定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并利用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1933年l月,日本又策动了“华北事变”,占领了热河省省会承德,企图将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华北出现了危机。1935年5月,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以中国军队援助东北义勇军孙永勤部进入冀东“非武装区”破坏《塘沽协定》为借口,向国民党南京政府提出了统治华北的无理要求,迫使国民党接受了屈辱的《何梅协定》。6月,日本又以四名日本特务潜入察哈尔张北县偷绘地图被国民党驻军扣留为借口,陈兵察哈尔边境,用武力威胁国民党察哈尔省代主席秦德纯接受了投降的《秦土协定》。《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大大加强了日本在华北的侵略势力,但日本并不以此为满足,1935年11月,日本又指使殷汝耕发动“冀东事变”,在通州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策划华北各省的自治运动,提倡华北特殊化,将冀东22个县独立于国民政府管治之外。1936年2月,河北、察哈尔两省部分自治,日本无形中占领了华北地区。日本步步紧逼,而其真正目的也并不仅仅是为了统治华北,而是把整个中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②

    (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安内必先剿共”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蒋介石处处妥协,屈辱求和;相反,对主张抗日的中国共产党却步步紧逼、百般刁难。1935年7月,红军到达松潘县毛儿盖,蒋介石又调动东北军和晋、陕、甘、宁等省10万军队,分五路对陕甘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军事“围剿”。9月,红一方面军通过草地,逼近腊子口,国民党以3个团的兵力,控制了腊子口峡谷和周围高山。同时又以3个师的兵力,由陕西洛川、黄陵向陕甘革命根据地进攻,其先头两个师的主力进至延安。在华北危机的紧要关头,国民党蒋介石却仍然执其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安内必先剿共”的错误政策而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三)中共:“反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华北事变造成的民族危机和蒋介石的反动政策,重新唤醒了中国人民。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华北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数千人冲破国民党政府的恐怖统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提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第二天,北平全市学生总罢课,抗议反动当局的残暴镇压。16日,中共又领导一万多学生和市民游行示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等决议案,在群众斗争的压力下,原定于17日成立的日本“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宣布延期成立。以“一二•九”运动为标志,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继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和11月28日《抗日救国宜言》发表后,结合当时的政治时局,中共又于12月25日在瓦窑堡会议上做出了反蒋抗日、建立抗日民则统一战线的决议。会后,为扩大抗日根据地,实现对日作战,红军在1936年2月17日发布了《东征宣言》,东渡黄河,准备与日军直接作战。同时,中共也加强了对全国抗日反蒋运动的领导。一方面组织“南下扩大宣传团”、“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深入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一方面积极发动各个阶层的抗日救亡运动。在中共的领导下,先后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中国妇女救国联合会”、“上海职业界救国联合会”、“上海大中学生救国联合会”、“上海工人救国联合会”等组织。所有这些都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反蒋”即在军事上打退国民党的武装进攻,在政治上揭露蒋介石卖国内战政策的反动实质,分化国民党营垒,争取国民党内的左派、中间派和地方实力派转向日。可见,“反蒋抗日”政策是中共团结了除国民党以外的各个阶级、阶层,对推动抗日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五•五通电》:“逼蒋抗日”

    为了表示团结抗日的诚意,中共主动回师陕北并于1936年5月5日发表《停战议和 一致抗日通电》,即:《五五通电》。通电指出:“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本当集中全力消灭蒋氏拦阻抗日去路的部队,以达到对日直接作战之目的。”但“为了保存国防实力,以利于迅速进行抗日战争,为了坚决履行我们每次向国人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为了促进蒋介石及其部下爱国军人们的最后觉悟,故虽在山西取得了许多胜利,仍然将人民抗日先锋军撤回黄河西岸。”“我们愿意在一个月内与一切进攻抗日红军的武装队伍,实行停战议和,以达到停战抗日的目的。”③《五五通电》表明中共已经开始改变了“反蒋抗日”的政策。9月1日,中共中央又发出了《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目前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日帝,所以把日帝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帝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之下蒋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④明确指示全党改变“反蒋抗日”的口号为“逼蒋抗日”。

    (一)国民党:政策动摇,“逼蒋抗日”成为可能

    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的长驱直入,不仅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怒,而且也直接威胁到了英美的在华利益。1936年各帝国主义在华投资共44.2亿美元,而日本就占20亿美元;在商业贸易方面,由于日货的大量走私和商品倾销,使英美货物的入口大大减少,仅1936年4月份就减少了2/5。⑤于是,从自身需要出发,英美放弃了“九一八”事变以来对日“绥靖”的政策,开始采取措施让蒋介石与日本对抗。1935年冬,英国派财政顾问主任李滋罗斯来华帮助蒋介石改革币制,并给予国民政府10万英镑的信用贷款;1936年,美国与国民政府订立了“中美白银协定”。于此同时,英美还从军事方面积极援助国民政府以对付日本的军事侵略。到1936年秋,南京政府已成为美国武器市场的最大主顾。英美与日本矛盾的激化,使“其他帝国主义为了自身的利益,暂时地赞助中国统一与和平”。⑥

    英美与日本矛盾与斗争,反映在中国政治上,就出现以蒋介石为代表的英美派和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之间的“暗斗以至明争”。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被刺受伤,不久后国民党政府外交次长唐有壬被刺而死,同年12月,蒋介石亲自接替汪精卫任行政院长,各部部长也代之以蒋介石的亲信,削弱了亲日派在国民党政府内的力量。与此同时,日寇侵吞华北的行动,也严重侵犯了四大家族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为了维护其政治集团的利益,在英美的支持下,蒋介石对日态度日趋强硬:对日本操纵的华北自治,表示:“作为中国对引起违反国家主权完整。破坏统一等制度.绝对不能容许。”⑦1935年11月在国民党五全大会上,蒋介石在报告中表示:“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不轻言牺牲。”还表示如日本“超过和平之限度”,就只有“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了。⑧在1936年7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表示决不签订承认“伪满洲国”的协定,并对“牺牲的最后关头“做了”最低限度的解释,“假如有人强迫我们承认‘伪满洲国’等损害领土主权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后牺牲的时候”。⑨针对广田弘毅的三原则,即“取缔排日”、“中、日、满经济合作”、“共同防共”,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调整中日关系三原则,即主权保持、行政完整、互惠平等,并通过了《国防会议条例》。同时,国民党在行动上开始着手准备抗战,制定了内容比较具体的三年国防计划。可见,蒋介石已经开始放弃了对日妥协的政策,这种改变预示了“逼蒋抗日”的可能性。因此,中共也适时地变“反蒋抗日”为“逼蒋抗日”。 同时,在当时的情况下“逼蒋抗日”也更有利于争取国民党中主张抗日的势力,有利于团结更多的只愿意抗日、不愿意反蒋的国民党人士。

    (二)中共:打拉结合,“赶毛驴上山”

    毛泽东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对付蒋介石,就要象陕北农民赶着毛驴上山,前面要人牵,后面要人推,牵不走还得用鞭子抽两下,不然它就耍赖、捣乱。”⑩为了实现“逼蒋抗日”,中共对蒋介石实行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1936年8月12日,在《关于今后的战略方针》中,中共中央首次确认南京当局为统战的“必要与主要对手“,提出了“请蒋抗日”的问题。同时规定对蒋的挑衅“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8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致国民党书》中,中共提出“我们愿意同你们结成一个坚固的革命的统一战线。”⑪9月1日,在《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中,党中央详细解释了逼蒋抗日的政策和执行的具体办法。10月15日,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人民红军军事委员会,单方而发布停战命令,停止对国民党军队的任何进攻。10月26日,红军将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46人,联名写信给国民党在西北的高级将领,提出红军“誓与你们合作到底”,并承诺在抗日战线上,红军愿作前驱,担任一定的战线,保证任务的完成;在作战指挥上,红军愿服从全国统一的军事指挥;在未征得“抗日友军”同意时,我军决不开入“抗日友军”的防地。这是近十年以来我军首次将国民党军队称为“友军”,表明了我党与国民党合作抗日的诚意。尽管如此,蒋介石仍不愿意和中共合作抗日。11月21日,当蒋介石调集5个军的优势兵力进攻延安时,我军在陕北山城堡给胡宗南部以沉重打击,消灭了他的一个整师,打击了蒋的反动气陷。12月1日,红军将领16人又致信蒋介石,再次提出“化敌为友,共同抗日”。又拉又打,拉打结合,一步步逼追蒋介石走向联合道路。同时,中共中央还及时调整了土地政策,从形式上将 “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以便团结包括蒋介石在内的一切抗日力量。

    (三)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大获全胜

    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还将争取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特别是张学良、杨虎城,作为逼蒋抗日的重点工作。早在1936年l月25日,我党就发表了《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表明红军愿同东北军首先停战,联合抗日。从年初开始,我党通过大规模的宣传、释放俘虏、阵地联欢等形式,对东北军作了大量的争取工作。4月9日,在桥沟会谈中,双方就互不侵犯、互派常驻代表、帮助东北军进行抗日教育等问题达成了初步协定。6月20日,党中央又颁发了《关于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确定了争取东北军的方针、目标和方法。9月18日,红军与东北军骑兵第六师签订了局部停战协定。是年4月,红军与西北军也达成了抗日协定。这样,红军、东北军、西北军三方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了西北大联合的局面。正是在此条件下,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杨在西安囚禁了蒋介石,逼迫蒋介石答应抗日。西安事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一片混乱。南京政府内部的亲日派妄想借此发动大规模内战,破坏抗战局面的形成,竟下令“讨伐”张、杨,南京和西安立即形成尖锐对立的局势。我党正确分析了这种形势,于12月15日和19日两次致电南京政府和国民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和具体建议,派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央代表团到西安参加谈判。周恩来同志在谈判中,首先说服张、杨两将军接受我党的方针,又对蒋介石进行了面对面的严肃斗争,终于逼迫蒋介石接受了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6项主张。西安事变是蒋介石逼出来的,“是中国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是国民党中的实力派之一部,不满意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要求立刻停止‘剿共’,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并接受了共产党抗日主张的结果。”⑫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我党“逼蒋抗日”政策的伟大胜利,也“意味着中国政治生活走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的开端”。⑬

    三、五项政策四项保证:“联蒋抗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党“开始向停止内战、联合共产党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这个方面转变。”⑭但只是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的开始,要使他彻底从“剿共”内战转变到和中共联合抗日,还需要排除各种障碍与阻力。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尽快促成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我党采取了“联蒋抗日”的新政策。

    (一)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中共“联蒋抗日”表诚意

    西安事变后,中共的主要任务是尽力促成国共合作,实现“联蒋抗日”。虽然蒋介石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诚意,但现实使他不得不承认反共内战政策是行不通的。如若再打内战,势必危及他的统治地位,在全国人民强烈要求抗日的呼声的巨大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于1937年2月15日召开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讨论国共关系和对日政策。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基本国策:一、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二、保障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三、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材,共同救国;4、迅速完成对日抗战之一切准备工作;5、改善人民生活。电文说,若国民党能执行上述国策,共产党本着团结御侮的诚意,愿作以下四项保证:(1)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2)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3)在特区内实施普选的彻底民主制度;(4)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⑮ “五项要求” 和“四项保证”是中共用放弃苏维埃运动的绝大让步求取“联蒋抗日”政策的明确表示。这个电报发表以后,立即得到全国各界人民的热烈拥护,推动了国民党内部抗日民主派和亲日派的斗争。在国民党三中全会上,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十三人提出“恢复孙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拥护农工三大政策案”,并同以汪精卫为头子的亲日派进行了激烈斗争。经过激烈斗争,会议虽然没有确定坚定的抗日方针,没有批评过去约错误政策,但在对内对外政策方面作了一些改变。如在对内政策上,表示停止“剿共”政策,要与共产党谈判合作。在对外政策上也明确表示:如果忍耐超过限度,则‘“决然出于抗战”实行自卫。“抗战”这个字眼,第一次出现在国民党的文件上。这说明国民党事实上已经接受我党提议的决议案,致此,我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基本实现。

    鉴于国民党基本国策已开始转变,中共于4月15日发出《告全党同志书》,提出今后发展阶段的任务是:“巩固国内和平,争取民主权利,实现对日作战。”⑯5月上旬,我党又在延安召开全国代表会议,为“联蒋抗日”的最后实现作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充分准备。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羊攻日寇智取袁公寨(组图)
·下一篇:无
·羊攻日寇智取袁公寨(组图)
·今天,我们谈起一场战争(组诗)
·宣城缴枪——记段广高、杨刚夫妇宣城抗战的故事(组图)
·中华国势今非昔
·杀场雄鹰赵培宪——革命先辈赵培宪同志的抗日传奇事迹(组图)
·国殇墓园行
·勿忘国耻
·抗战史诗——川军抗战
·抗战史诗——长沙会战
·抗战史诗——远征军滇缅战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试析中共联蒋抗日政策的演变
特稿:山东淄川:农家女创作泥塑作品获金奖(组图)
山东淄川:农家女创作泥塑作品获金奖(组图)
羊攻日寇智取袁公寨(组图)
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93)——进入夹金山山口(
田竞: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93)——进入夹金山
特稿: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93)——进入夹金山
刘治:参观武乡八路军纪念馆
特稿:参观武乡八路军纪念馆
朱玉兰、岳靖:缅怀革命先烈,共铸中华精神——洛阳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