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我国将举行首次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这将是新中国历史上展现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第十五次大阅兵。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百年耻辱,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显示了处在进步时代的中华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这个胜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打败了凶残的日本侵略者,把军国主义的日本国家送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中华民族以自己3500万儿女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洗刷了饱受欺压的耻辱,浇灌并培育出民族解放和自由的鲜艳之花。
2015年8月15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回眸我军在抗日战争中的游击战战术运用,一是缅怀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广大爱国将士和革命前辈以及2100万死难同胞;二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流击战战术,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激发练兵热情,提高部队打赢能力。
一、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开展灵活多样的敌后侦察游击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国共合作和全民族团结,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的侵略。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8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实行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建立了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等125000多次对敌作战。早在全面抗战爆发初期的1937年9月,毛泽东即发出了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的指示,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原则。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创立了晋察冀、晋绥、胶东、冀鲁边、鲁西北、鲁中、晋察冀鲁豫等敌后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则初步开创了苏南抗日根据地。在东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民主联军也早在“九一八”事变后即初步开辟出南满、东满、北满、绥宁等游击区和根据地。虽然在这一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还处于草创时期,但其对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发挥了巨大的支持作用。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首先要组建游击队,没有游击队,则一切等于空谈。游击队的建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由我军派遣一部分军队作为基干,在敌人后方或战区或接近战区的我军后方组建游击队;由我军派出干部,改编民团、警察等武装成为抗日游击队;由我军或抗日群众团体,经过训练派出干部,在敌人后方或战区或我军后方,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游击队;由我军派遣干部,在敌人后方收集散兵,成立抗日游击队;在被占领的区域由当地民众自动起来组织抗日游击队;由绿林、红枪会等旧式武装组织改编而成的抗日游击队。除以上六种方法外,还有其他方式建立抗日游击武装。游击队的发展,要先设游击小组,它是游击队的细胞形态,不论在平地或山川,在乡村或城市,有武器或没有武器,都是可以组织的。游击小组慢慢发展,人数多了,武器多了,就自然形成游击支队,其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千人、万人。游击队的干部决定抗日游击队的前程,所以选择干部是游击队发展与壮大的关键。当时,我军规定了选择抗日游击干部的几个条件:完全撇除引用私人的观念;不完全用军事观点来决定干部;对抗日救国的事业抱无限忠心的人;与群众有密切联系的人;有独立与坚持的工作精神;政治上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在开展游击战争中,我军通常派沉着、勇敢、灵敏的游击队员,前去侦察敌人位置配备、地形道路等状况,尽量搜集一切有利于自己行动之情报。侦察人员不仅使用自己的队员,还要广泛地取得当地的老百姓的帮助。要查明敌人的部队数量、武器配备多少,可能增援兵力的有多少。在侦察地形时,要弄清从游击队所在地到敌驻地的道路有几条是大路,几条是小路,那条路最近,道路隐蔽程度及运动条件如何,沿途有无隐蔽的地方,有利的地形地物,尤其是接近敌人处有无掩护体,有无进攻的地形和地物。采取乔装打扮方法,抗日游击队认真地做好群众工作,使当地群众抗日情绪高涨。之后,在最可靠的群众掩护之下扮作当地老百姓,与其混杂在一起,打入日寇的据点内部后,详细侦察敌人活动规律,再抓住时机,来一个里应外合。在侦察中的通信联络上,游击队员没有现代通信工具,在此情况下,尽量利用一切工具、一切方法进行联络。收集情报后,马上派出最敏捷的游击队员传递,必要时可同时派出数人,各走不同的路径,这样即使有人遗失情报或遭意外,别人的情报可保障确实能送到,不会误事。
二、以毛泽东游击战战争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选择正确的游击战术
在开展游击战中,我军从实际情况出发,机动灵活地运用游击战术,把毛泽东“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作战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抗日战争始终。
一是袭击战。这主要是对敌人的静止部队出其不意地突然袭击。其特点是,敌静我动,以动制静,速战速决,以奇制胜;敌人不打我去打,敌打我不打。在实施袭击战中,要求游击队员情报掌握要准确,部署任务要明确,方案要周密,开进要隐蔽,接敌要勇猛,兵力展开要快速,特别对机枪要严密控制好,对敌首脑首先要袭击。接敌后,动作必须迅速。任务完成后,立即支援左右小组。久攻不下,不宜犹豫,立即撤离。还要注意切断敌人通讯联络,狙击增援之敌,控制好撤退之路线。
二是伏击战。这是对正在行动之敌袭击的战法。事先将部队隐蔽地埋伏在敌人必须经过的道路,突然发起攻击,迅速歼敌于运动之中。其特点是,敌动我静,秘密隐蔽,歼敌于措手不及。伏击战就性质而言,属于遭遇战,有预期的、不预期的两种。预期的采用埋伏的形式,不预期的采用急袭的形式。在伏击战中,要求游击队员地形选择要适当,部署要周密,任务分工要明确。要熟悉周围的地形地物,特别是制高点、死角。埋伏的观察哨要十分隐蔽,开火要突然,出击要勇猛,不让敌人有展开和喘息的机会。如敌展开,就必须控制制高点,组织撤离现场,切忌犹豫恋战。
三是引蛇出洞。针对敌据点比较大,附近日伪军驻扎多,利用敌人经常出来搜索的特点,采取引蛇出洞,设下埋伏,突然袭击的办法打击敌人。
四是海上布雷。1939年1月,中国海军正式组建布雷游击总队,下辖6个中队,主要活动于长江流域。他们把长江中下游划分为3个布雷游击区:第1布雷游击区从监利至黄陵矶;第2布雷游击区从鄂城至九江;第3布雷游击区从湖口至芜湖,后扩大至江阴。布雷游击队使用的水雷主要是漂雷。布雷的过程是一个艰难而危险的过程。中国海军往往将布雷中队分成若干个布雷小组,每组三五人。他们先从后方领取水雷,用人力携带或小车隐蔽推运等手段,将水雷运送至长江边,然后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方放下水去。
五是防御战术。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非抗日根据地区的防御战术,要求游击队员做到:严密配置侦探警戒,避免不适当的宿营地,建立防御工事并预先准备,如何应付遭受敌人的突袭;另一种是保护抗日根据地的防御战术,这要采用运动防御,尽量利用地形阻止和迟滞敌人前进,发动民众积极参加战斗。敌人进入游击队活动区后,游击队员又钻进敌人后方重创敌人的后勤补给。
六是麻雀战术。就是在敌人行军纵列的四周,以小群分散的游击武装,隐蔽地不断向敌人袭扰。它具有人数少,短小精悍,忽聚忽散,灵活巧妙,秘密突然的特点。麻雀战可以人自为战,村自为战。这种战术能迟滞敌人的行军,专打敌人的长官,威胁敌人的军心,挫折敌人的战斗力,扰乱敌人的行军纵队,有非常重大的效果。
七是追击战术。分为两种,一种是追击被游击队击溃之敌。当敌被击溃后,立即跟踪追击,乘其陷于困难境地加紧连续冲锋,以便在最短距离内以火力大量歼灭敌人,但追击不应太远,免遭敌人增援反攻。另一种是追击被正规军击溃之敌人,这种敌人大部士气沮丧,无战斗意志,一般可取胜。
八是退却战术。抗日游击队的每一次战斗之后,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都是需要迅速撤退的。退却对于游击队来说并非耻辱,它的本质决定了这种战术,其目的在于争取主动,打击敌人,并不需要死守一地,等候敌人打击。
九是破坏战术。这一战术应与广大民众同时进行,互相配合。破坏的种类很多,往往以交通为要。在交通线上,游击队破坏铁路、炸毁桥梁、阻塞隘路。在交通线附近,运走粮食,牵走牲口,男女老少一齐避开,这样才能使敌人后方接济困难。破坏战术的几个原则是:破坏交通线,以不妨碍正规军作战为原则;熟悉敌情,来去迅速;划分掩护队和作业队;破坏的时间、时机和地点要选准;附近群众要进行解释;要有掌握爆破和各种技术人才的执行和指导者,不能盲目蛮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