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怒火燃赤心 黑铁山上举义旗
上学时就是风云人物
马耀南,又名马方晟,1902年出生于山东省长山县三区北旺庄(今属周村区)。1933年,应长山士绅的联名邀请,他回乡任长山中学校长。1937年12月,马耀南参加了黑铁山武装抗日起义,并成立了清河平原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在他的争取下,长山县保安大队也参加了起义部队。1938年6月起义部队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3支队(后改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马耀南任司令员。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22日,马耀南在桓台牛王庄战斗中遭敌伏击,壮烈殉国,时年37岁。
“我曾不止一次地听老人们提起过烈士马耀南的故事。对于大寨村来说,马耀南将会是一个永远不会被忘记的人,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939年7月22日,抗日英雄马耀南在桓台县田庄镇大寨村牺牲。75年过去了,英雄的名字依旧在被大家传诵。
马耀南祖籍是山东省长山县沟西村。清同治年间,马耀南的祖父带着一家老小数口,定居在比较繁华的商埠周村近郊——— 长山县北旺庄(现属周村区),以卖豆腐为生。经祖、父两代经营,家境渐好,抗战前已是有几十亩地兼营缫丝业、酿酒业的小康之家了。
1909年,马耀南7岁时,受启蒙教育;13岁时,转入新式学堂周村高等小学续读;17岁时,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此时的济南,刚刚接受了“五四”爱国运动的洗礼,新思想、新文化颇为活跃,少有大志的马耀南置身于此,如鱼得水,博览群书,寻觅新知。在学校,他参加了反日团体———“十人团”,并作为班里的负责人之一,带领同学们上街游行演说,抵制日货。
1924年,他凭着自己的智慧、丰富的知识,考入了天津北洋工业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学。在学校,马耀南被选为该校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学生联合会的负责人,主办报纸,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
1930年,经过6年学习,马耀南大学毕业,取得学士学位。但在此时,因其反蒋锋芒毕露,得罪权势。为谋生存,他急离天津,蛰居乡下。
任校长时积极备战
当时,虽身处逆境,但马耀南终有爱国知识分子的傲骨,他宣誓“宇宙一战场,人生恶斗耳,倘一息尚存,绝无逃遁苟安之余地”。
1933年夏天,马耀南应故乡的邀请,辞去南通教职,返回故里,任长山中学校长。此时马耀南的思想,从实业救国转向教育救国。1937年10月初,马耀南去济南找到了“民先”组织的领导者孙传文同志,并提出一项请求:要求派有斗争经验的人去领导。
中共山东省委接受了马耀南的请求,在1937年10月中旬,派姚仲明以马耀南聘请的国文教员的身份去长山中学领导抗日工作。
同年11月,中共山东省委又派来红军干部廖容标和共产党员赵明新,在长山中学建立了党的小组。马耀南当时不畏艰险,日夜奔忙。他对姚仲明说:“国民党县党部和县政府来找麻烦,由我顶着,你就放手干吧!”在他的支持下,校内组织起“抗敌后援会”,出版了抗日小报,由师生组成演讲队到城乡宣传抗日,还发展了“民先”组织。
当济南危在旦夕的时候,马耀南在长山中学开办了时事讲座,由姚仲明同志分期讲授。长山中学开办时事讲座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邻县。前往长山中学听讲的爱国青年不绝于途。
随着形势的发展,在姚仲明、廖容标的提议下,马耀南在长山中学开办了游击战术训练班,召集邹、长、桓一带进步青年进行军事训练,向青年们灌输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能同敌人硬拼,而应采取“敌进我退,敌住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的游击战术,并教大家怎样利用地形地物。两周的游击战术训练班顺利地办完了,学员们暗中约定了武装起义的计划和守则,个个摩拳擦掌,等待时机。
黑铁山上树起起义大旗
1937年12月24日早晨,日军飞机轰炸了长山县城,长山中学门楼被炸塌。长山中学党小组立即决定把100余名抗日师生带往预定地点——— 长山九区黑铁山脚下太平村,举行武装起义。
在这紧急关头,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带领师生先行一步;马耀南去长山三区和八区组织人员、筹备粮款和枪支弹药。几天之后,马耀南带着筹集来的三支枪、几百元钱,还有长山中学的油印机和急救包等,赶到了黑铁山,在黑铁山上树起了起义的大旗,组成“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
3次战斗后,五军声威大震。许多自发武装纷纷投靠五军。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马耀南和赵明新充分发动群众,将部队发展为6个支队5000余人,并乘势攻克敌人盘踞的县城,处决了大汉奸刁在林,活捉了伪县长王星三,五军司令部进驻县城,并得到了休整的机会。
1939年6月6日,日寇集中了济南、惠民、益都(现青州)等据点的敌伪军6000余人,汽车20多辆,轻重机枪几十挺,各种大炮20余门,骑兵150余名,于拂晓突然包围了我军一驻地刘家井子(现属邹平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