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头条>>正文
特稿:中国医师治愈“糖尿病”——中华道医委员会副会长高从文医师演讲录(组图)
2015-03-12 08:56:53
作者:本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中华道医委员会高峰论坛暨中华道医技法演示大会活动现场。(中红网江山摄)

中华道医委员会高峰论坛暨中华道医技法演示大会主席台,自左至右为:萧鸣、张以宽、江金和、陈志均、吴连登、韩双增、王治国、李德标、江勤政、邸振兴。(中红网江山摄)

中华道医委员会副会长高从文在高峰论坛上讲话。(中红网江山摄)

中华道医委员会副会长高从文(左二)在中华道医技法大会上进行现场演示。(中红网江山摄)

中华道医委员会副会长高从文在中华道医技法大会上进行演示后,中国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王桂芝作为患者在现场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中红网江山摄)

中华道医委员会副会长高从文在中华道医技法大会上进行演示后,专家与之进行现场交流。(中红网江山摄)

中华道医委员会法律顾问姜旸和中华道医委员会副会长高从文在现场进行交流后,一起合影留念。(中红网江山摄)

书法家向高从文赠送书法作品。(中红网江山摄)

参加中华道医高峰论坛暨中华道医技法演示大会活动的嘉宾在一起合影留念,第二排中为高从文。(中红网江山摄)

   中红网北京2015年3月12日电

    中红网编者按:高从文,传统医学博士、北京高从文中医诊所执业医师、气功医师,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点穴按摩客座教授、国际交流医科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医学气功研究会终身委员、中国少林一指禅第三十一代继承人、北京少林内劲一指禅研究会会长、中国民间中医特效医术专业委员会中医养生主任委员等。2015年2月8日,由中国萧军研究会主办、中华道医委员会承办的中华道医委员会高峰论坛暨中华道医技法演示大会,在北京市丰台区好特热温泉酒店举行。中华道医委员会副会长高从文在论坛上作了专题演讲,对如何治愈糖尿病的独到见解及现场技法演示和义诊,受到与会人员欢迎。下面是高从文医师在论坛上的演讲内容。

    各位领导、同道、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受中华道医委员会的委托,跟大家分享我几十年治愈糖尿病的经验体会。有不妥的地方或者不同观点,请同道们多提宝贵意见。

    糖尿病这个话题,大家都不陌生,它属于中医的消渴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是慢性病的代表疾病了。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人经历了从解决温饱到健康饮食的变迁,当中国人可以享用更多的美食、更长生的时候,慢性病的负担也随着加重,比如“糖尿病”。中国现如今大约有9200万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3亿。从2007年¬¬起,“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改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的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服务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提高对糖尿病的重视程度及控制力度,减少糖尿病对人类的危害。

    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医疗条件优越,糖尿病专科医院逐渐增多,各医院都有糖尿病专家和先进精确的医疗设备,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着非常多的观点和方法。但还是普遍认为 “糖尿病是不治之病,是治不好的病,终身病,只能靠药物维持,不能治愈”,给糖尿病人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多年来利用现代的医疗方式,彻底治愈糖尿病的例证比较少,原因何在?是治疗方式方法不对,还是用药不当呢?那么我国传统自然医学对糖尿病是什么观点,可否用科学的世界观来全面验证中医的治疗方法进而更全面认识糖尿病?中医对宇宙自然的规律、人体疾病的治疗方法、传统的辩证统一观,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对糖尿病的治疗,自古就有多种肯定性的结论。传统医学文化自古就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三才观点,《黄帝内经》里也讲到不同地域的人体质特征不同,所生疾患不同,那么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就各不相同。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使用方法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国之内尚且如此,更何况在世界范围内,东西方国家的差异就更大了。例如:东西方饮食习惯不一样,人种不一样,病就不一样,治疗的方式方法就不一样。都是人,东方人要以自然整体观的方式方法调理人身的疾病,利用大自然的产物作为食物和药物,顺应自然,以素食为主。可西方人呢?他们以肉类为主,是以化学药物调理治疗疾病的,多一块就割一块,少一块就补一块,用刀和药来治疗疾病。生活方式有差别,人种不一样,对应产生的疾病就不一样,治疗方法就应该不同。用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医、道医、藏医、蒙医等等,对消渴症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许多的痊愈案例,这是为什么?《黄帝内经》讲:“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我认为,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治不好的人和治不好病的医生。病能得就能治,有生就有克,有阴就有阳,什么都是一分为二的,只有辨证论治,方可达到平衡。

    观念改变:所谓“糖尿病”其实就是缺糖症,血糖高和血糖低都是缺糖症,并非不治之症;血糖高的不一定是糖尿病,血糖低的也不一定不是糖尿病。

    我要讲的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症),是什么病?是不是病?我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它不是病,是人体缺糖的表现,它是缺糖症,是症,不是病。是病看不好,看好的是症,不是病。我们来看看 “病”、“症”字是怎样构成的:“病”中的“丙”字的最初含义是两肩,并且丙为南方,南方为火,在人体对应心;病字旁是两个戟的形象,表示伤害,所以“病”即是心受到伤害,心病就难治了;针对“病”要从两肩着手治疗。“症”呢,不正常了,不正就是歪。“正”象征着人的后背脊柱,脊柱正则平衡,不正是歪了则会影响到内脏(人的内脏都与脊柱有关,内脏也可以影响到脊柱),从而出现各种症状,通过调正脊柱某骨节,也就对治了这些症状,所以说治症重点在调整脊柱骨节。如此看来,糖尿病是病吗?上了年纪的人都说是看症,很少有人说是病的。

    糖尿病在现代医学普遍认为是终身治不好的慢性病,只能靠药物维持。今天吃这种药,明天换那种药,药量逐渐增加,最后药物不负责任,无效。最后的一招,就是打针,打胰岛素来补充。人工胰岛素自发明以来虽然救了众多糖尿病患者,可是时间长了药量逐渐增加,打到40个单位量的胰岛素时,个别人自身胰岛功能基本丧失了,全凭外源胰岛素支撑着,可它也不负责任,最后并发症发作,可能就导致死亡……

    进入主题前,我要强调的是我们要改变多年对疾病的单一认识,要用辩证统一观点分析病情的传统自然医学的治疗理论和治疗方法,转变观念非常重要。大家要想一想,在现代医学没有进入中国时,我们的老祖宗是怎样活下来的,他们是自然的生、老、死。圣人为什么不得病呢?因为他们在古老的传统自然医学文化的背景下,开发了自身的本能。

    刚才我讲了糖尿病是个缺糖症,并非不治之症,临床经验证明它是能根治的,接下来我就要跟大家分享是怎么来治疗的。

    以中医理论的辩证法讲健康不得病,并不是用某一单方面的健康理论和方法,或单一的药物所解决的。因为大宇宙是以“五行”为主组成的大气团,我们地球人类是一个小宇宙(小气团)。不以普通性而言生病,而依个体的“我”而言,人体本无病,各种的所谓病的显象,只不过是五气之一过极旺盛组成的密集的气化物。只要学会疏通气血经络,掌握五气平衡之技术,一切所谓的疾病便会逃之夭夭。

    古人的技艺和智慧在以某种方式传承,却不能被更多人认识和接受,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接受的教育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我们的世界观(例如,糖尿病是不治之症,是治不好的,只能用药物维持生命,印在脑海里了)。所以当一种看似新奇而事实上是最古老的疗法呈现在眼前时,多投以或惊异或不屑的眼光,如此,限制了别人,更限制了自己,说严重点,限制了一个国家医疗的发展和国民认知水平的提高。相对于国民的保守、不信任、安于现状,国外则以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接受新鲜事物,试图客观地检验,以接近真理的实质。

    量子物理学的主要创始人海森堡说:“我们所观察到的,不是大自然本身,而是大自然对我们所提问题的一种反映”,又说,“自然科学,不是简单地描述和解释自然,而是我们和自然相互作用的一部分。”科学研究所得的结果,通常是加入我们的主观意识后所呈现的片面的“真理”,并非真理本身。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不断深入研究和逐渐修正、完善的理论,越来越亲近东方的哲学。

    医疗工作者和对象都是人,而人之观念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疗效。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转变可以影响到生活、工作、为人处事等各个方面,可以影响到整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病从哪里来?很多情况下是从人自己、人与社会的种种不和谐来的,根在“心”。有人说,学习和研究《黄帝内经》、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转变观念,“将孩子和脏水一起泼出去”的情况是极可能发生的。所以,改变观念是迫切的。有钱买不到健康长生,而转变观念却能令人健康长生。

    诊断认识:因不同国家、地区、人种、民族、生活方式等的差异,人的体质亦有很大差异,所以血糖指标须因人而异。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胰腺功能失调,相对或绝对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紊乱或胰岛素抵抗,从而使人体血液内的葡萄糖不能输布到各脏腑所需要的部位,就不能正常分解转化成人体所需的能量,致使过多的糖分堆积在血液里,形成高血糖。一般认为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是不治之症,只能通过药物控制和延缓病情的发展,不能完全治愈。而本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认识到,血糖高的不一定是糖尿病,血糖低的也不一定不是糖尿病,不能将全世界人的血糖定在一个标准上。有的人血糖虽高,但无糖尿病的症状体征表现;有的人血糖虽然控制在正常指标范围内,却已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体征,甚至发生并发症。因不同国家地区、不同人种、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等的差异,人的体质亦有很大差异,所以血糖指标须因人而异。

    本人在临床中发现糖尿病有几十种类型,我把它主要分为上、中、下、隐藏四种:

    1、上型表现:心脑血管、肝、眼睛、视网膜等病变
    2、中型表现:“三多二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少力)等
    3、下型表现:肾虚、浮肿、糖尿病足、乏力等
    4、隐藏型表现:一般无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体征,而由遗传因素、药物、化学中毒、胆结石、感冒、胆囊炎等引起。

    本人通过三十余年对众多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实践,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机体的缺糖症。主要有以下三个依据:

    1、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如饮食不节、缺乏运动、过度劳累、情绪紧张、精神刺激,导致人体(胰腺)出现问题,或(胰岛素)功能抵抗,引起机体糖代谢功能紊乱的疾病。如果(胰岛素)功能弱分泌地过少,则引起血糖升高,甚至尿中含糖,人体血糖越高,尿糖加号越多,患者体内各脏腑缺糖就越多;反之,(胰岛素)功能强的分泌地过多,则可以引起血糖降低,从而造成低血糖症。所以血糖高和血糖低都是缺糖症。只有功能在平衡状态的血糖为正常值。
    2、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中的糖分不能输布到各脏腑及所需要的部位,就会使过多的糖分存在于血液中,出现以高血糖,高血脂,高粘稠倾向为主要标志的全身慢性代谢疾病,如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的慢性病变。
    3、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各种降糖药物,再加上忌口、定食、定量、盲目控制饮食,不能均衡膳食,不能食用含糖分多的食物等,这都是缺糖的主要原因。

    糖在人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由于人体各脏腑长期缺乏糖分的营养滋润,机体组织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造成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的损坏,最终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就像庄稼花草树木长期得不到雨水的滋润一样慢慢干枯死亡。

    针对糖尿病,现代的医学一直在寻找使胰岛B细胞功能再生的药物,市面上这类药物不少,但都收效甚微。现代医学利用药物强制胰岛素功能分泌,其结果是胰岛不堪重负,功能逐渐衰退,时间长了,需要不断地增加药量、换药,以至于用药无效,最后求助于直接注射人工胰岛素……

    人工胰岛素发明的几十年以来,虽然延缓了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但是胰岛素功能应用也有其局限性,一是人体注入胰岛素仅仅是对胰岛功能分泌不足的补充,而不能恢复胰岛的自身功能,不能控制病情的进展;二是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渐加重,所需注射的胰岛素剂量不断加大,最终失灵、无效。患者就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衰等。所以一般认为,糖尿病是终身病,是不治之症,只能用药物延缓病情的发展,不可治愈。这就是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认识观点。

    改变观念:用上古传统自然医学文化来治愈消渴症(所谓的糖尿病),治愈糖尿病的独特绿色疗法,即不打针、不吃药,治愈众多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毛泽东专职摄影师吕厚民在京逝世 享年87岁(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毛泽东专职摄影师吕厚民在京逝世 享年87岁(组图)
·特稿:毛泽东专职摄影师吕厚民在京逝世 享年87岁(组图)
·特稿:红色革命路上的绿色播种者(组图)
·特稿:六安市文广新局到金寨县汤家汇镇调研红色旅游工作(组图)
·特稿:融通汇信年会确立用毛泽东思想指引企业发展(组图)
·特稿:融通汇信年会确立用毛泽东思想指引企业发展(组图)
·特稿:六安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周传义深入金寨县调研红色旅游工作
·特稿:江苏省纪委来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调研(组图)
·特稿:金寨籍开国将军陈祥子女来县商讨纪念陈祥将军诞辰百年事宜
·特稿:毛主席长征在天全路居地考察记(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中国医师治愈“糖尿病”——中华道医委员会副
中红网:毛泽东专职摄影师吕厚民在京逝世 享年87岁(
特稿:毛泽东专职摄影师吕厚民在京逝世 享年87岁(组
特稿:毛泽东专职摄影师吕厚民在京逝世 享年87岁(组
育英学校校史馆建成揭牌仪式(组图)
华蓥民俗文化 绚美非遗古风(组图)
聆听义勇军进行曲(外一首)
郭红梅:红色革命路上的绿色播种者(组图)
特稿:红色革命路上的绿色播种者(组图)
六安市文广新局到金寨县汤家汇镇调研红色旅游工作(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100首红歌歌词(写红歌画红歌内容参考)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