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筑先的英雄事迹用小说、传记、影视作品都表现过。用诗歌来表现王天仲先生还是第一人。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意思是前者是诗的作法,后者是诗的体裁。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有尽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范筑先颂》采用了陕北信天游的形式叙写。两句一节,韵律灵活,质朴高亢,亦叙亦抒。王天仲先生灵活驾驭各种手段,把排比、设问、比喻等等运用的炉火纯青。我对于诗歌的理论知之甚少。但是,我可以看出王天仲先生把诗歌理论在《范筑先颂》中的运用和体现。试举数句在此品味:“为什么想救国屡屡受挫,为什么天高无门来报国/为什么看不清眼前方向,为什么乱云飞渡遮阳光?”借此表现范筑先的迷茫。“莫非是嫌县穷不肯上任?莫非是没胆量惧怕恶人?/莫非是心里没有咱穷人?莫非是没能待难当重任?”。用百姓的疑问来反衬以后范筑先的为官清廉和受到百姓拥护。说道天灾人祸时写道“禾苗苦焦能点燃,农民心里似油煎”。在将军死后“北风似刀阵阵紧,雪花飘落像掉魂”。叙事诗里作者写道:“儿是娘的心尖尖,儿是娘的头上天/儿是娘的撑门棍,儿是娘的活命根···”。一连十句以“儿”开头,字字似泪,句句是血,把母子情深表现的淋漓尽致。“怀念将军情不断,悠悠情牵七十年/一年一度清明祭,将军活在咱心里。”。《范筑先颂》通篇可以说,语言朴实,情真意切,叙事准确,抒情感人。我实在没有能力和资格为《范筑先颂》作出总体评价。我只是觉得,如果没有对祖国、对家乡、对将军的无限怀念和敬仰,王天仲先生是难以写成《范筑先颂》的。可以说,《范筑先颂》就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诗意的情怀,就是作者爱恨情仇的迸发,心底里飞出的颂歌。我们应该谢谢他的劳动付出,我们应该祝贺《范筑先颂》的出版发行。
《范筑先颂》的出版实在是馆陶县文学创作甚至文化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记得许多年的若干年前,有一位相当级别的高层官员来馆陶县视察,当问起范筑先的后人时,陪同的所有人员面面相觑,鸦雀无声。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英雄早已成为过去,谁还会记得他的后人?!也许我们这个民族中的许多人太过遗忘了。我曾经和范筑先将军的儿媳孟祥芹女士一起在造纸厂工作,我该称她为师傅,她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她的勤劳朴素、低调爽朗留给我深刻印象。我曾到范筑先故居参观,也曾参与范筑先故居的立碑事宜。我也和将军的孙子范小云、范小雷认识。范小云后来担任农业开发办副主任,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是范筑先的孙子。2011年03月范小云当选为馆陶县政协委员。但愿我们能从《范筑先颂》中汲取我们需要的精神力量,这也是作者自觉的社会责任所在。
馆陶县古老而年轻。古老是说千年古县。诞生了魏征、范筑先、四个馆陶公主、三个馆陶王等等历史名人。成语典故路不拾遗发生在这里。年轻是说富有活力。建国后先后走出五位共和国部级干部和雁翼、乔十光等等大家。两条国道两条高速在这里交汇,邯济铁路横贯东西,卫运河蜿蜒北去。一个实力、秀美、和谐的现代化新馆陶正在中原大地迅速崛起。让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下,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范筑先颂》是当今诗坛的又一奇葩。我们期待着王天仲先生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面世。是为序。
【作者简介:牛兰学 第六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国际摄影协会会员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河北省雁翼研究会理事 邯郸市社科优秀青年专家 邯郸学院客座教授 《作家报》编委 国际摄影报记者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学历 邯郸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现任馆陶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陶山》杂志主编 1986年3月开始发表作品 已出版《青春在线》、《听花开的声音》、《卫河诗魂》等等著作11部330万字 在全国及境外33家报刊 发表作品约100万字 曾荣获中国第21届图书博览会佳作奖,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金奖等获得国家省市级以上学术、文学奖励66项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