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怕困难,艰苦创业,敢于胜利的精神。1940年到1945年邓小平同志在赤岸期间,正是抗日战争最最艰苦的阶段。一二九师官兵面临三大困难:一是侵华日军疯狂进攻八路军的“囚笼政策”、“三光政策”和大扫荡;二是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蝗灾和洪涝灾害;三是国民党军队的投降和进攻。1941年12月党中央指示:“我抗日军民,一方面要有在敌后长期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信心,一方面又要对日益增加的困难有充分的认识。总的方针,应当仍旧是长期坚持游击战争,准备将来的反攻。全党全军要咬紧牙关,度过今后两年最困难的斗争。”(《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二卷第310页)。1942年,为了摆脱困境,在太行山上,刘邓号召晋冀鲁豫边区各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邓小平政委亲自做动员报告。各个根据地纷纷响应,八路军一边抗枪,一边抗起锄头。由于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反扫荡取得了胜利,根据地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1943年01月25日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在涉县温村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书记邓小平做了《关于五年来对敌斗争的总结和今后对敌斗争的方针》的报告。温村会议,确定了今后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晋冀鲁豫边区进入恢复与再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这次会议的召开,为各个根据地和各抗日民主政权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夺取对敌斗争的胜利,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做出了重要的准备(见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第477-478页)。1943年面对天灾人祸,根据地缺食少衣,八路军们就去采集野菜和树叶,与粮食一起煮饭吃。为了度饥荒,政委邓小平一面号召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抗灾救灾;一面提出厉行节约。刘邓二人以身作则,一样节约用粮。1943年07月02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邓小平的文章《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介绍了生产救灾的过程。刘邓亲自带头学习纺线,参加生产劳动。邓小平曾总结说:“秘诀在什么地方呢?如人所共知的,我们有一个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指导原则。···然而,还有人所共知的,就是我们···进行了经济战线的斗争。”(见《邓小平文选》1938年-1965年第78页)。直到1992年88岁的邓小平回忆赤岸时,轻轻的笑了一下,说:“我没干什么事,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吃苦!”(见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第496页)。邓小平及其战友们在这里创建了全国面积最大、最巩固的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
邓小平同志在涉县赤岸村期间,按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结合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赤岸精神”(关于为什么不叫“一二九师精神”而成为“赤岸精神”?我给出了以下理由:“赤岸精神”是否可以称为“一二九师”精神,笔者认为不妥。因为一二九师司令部除了驻扎在赤岸村,还驻扎在许多地方,而且部队多有改编和调整,说“一二九师精神”既不能全部概括一二九师所具有的精神,也不具备邯郸市涉县赤岸村的地域特点。因此,我认为提出“赤岸精神”比较妥当。当然,在研究过程中,时间可以拓展到1938年01月邓小平同志34岁任第一二九师政治委员开始,包括一二九师这期间在晋冀鲁豫边区的活动区间,1939年11月15日邓小平同志曾经来到河北省馆陶县秤沟湾(今属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召开先遣纵队和筑先纵队干部会议,做了《坚持抗日斗争和整顿军纪》的报告。提出“赤岸精神”,可以从更高的精神层次概括一二九师在赤岸期间的丰功伟绩,从而更好的宣传一二九师在赤岸期间的丰功伟绩,宣传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业。)。“赤岸精神”可以说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继承、延续和拓展、发展以及实践和光大。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在这期间形成的一些基本思想和观点,也可以说是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认为是邓小平思想体系形成、发展的初始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有些基本思想和观点直到邓小平理论成熟时期,继续指导改革开放政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中国人民奋进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目前,应加强“赤岸精神”的研究和宣传,使之成为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注:作者在全国第一个提出了“赤岸精神(“一二九师”精神)”的概念,受到邯郸市、河北省社科界的高度重视,论文获得省、市奖励】
【作者简介:牛兰学 第六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国际摄影协会会员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河北省雁翼研究会理事 邯郸市社科优秀青年专家 邯郸学院客座教授 《作家报》编委 国际摄影报记者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学历 邯郸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现任馆陶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陶山》杂志主编 1986年3月开始发表作品 已出版《青春在线》、《听花开的声音》、《卫河诗魂》等等著作11部330万字 在全国及境外33家报刊 发表作品约100万字 曾荣获中国第21届图书博览会佳作奖,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金奖等获得国家省市级以上学术、文学奖励66项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