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红网第119场《毛主席故事大讲堂暨振兴中医座谈会》, 2025年4月18日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科学院南路双榆树东里29号楼的京杏堂共享医疗中心举行。图为与会嘉宾在一起合影留念。

图为座谈会会场。

毛主席警卫陈国民在座谈上发表讲话,高度称赞伟大领袖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陈国民讲述的毛主席故事,博得与会嘉宾的鼓掌称赞。

曾任毛主席警卫、现任亚太区域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首席顾问、全国食药同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凤岗在座谈会上发表了《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砥砺前行》的讲话。

世界文化遗产学者、党史研究者、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名誉院长邓微在座谈上讲话。

北京上医源中医院运营总监丶北京易殳堂中医研究院创始人、千年经络导引和二十四节气灸传承人崔志强在座谈上讲话。

空军团级转业军官、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传统毉藥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元真堂道毉工作室创始人、北京莲心慈善基金会监事赵吉军在座谈上讲话。

北京京杏堂共享医疗中心负责人在座谈会上专门介绍了医康养的情况,并为与会老同志提供了身体健康检查和专家义诊。

侯健教授在座谈会上。

武培真高级记者、贾三元大夫(右)在座谈会上。

陈春华大校在座谈会上。

侯天舒总编辑在座谈会上。

耿春福、杨俊玲(右)在座谈会上。

赵介立、张红东(右)在座谈会上。

张林(中)向贾三元(右)、王小哲夫妇赠送《健康梦-自医宝典》,他们三人高兴地在一起合影留念。

陈国民(中)、江山(左)和陈谷清在一起合影留念。


中红网北京 2025年4月18日电(文、图/江山、布俊超、金梅)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毛主席曾提到中国对世界有两大贡献,一是中医药,二是中国菜”! ……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建军九十八周年、红军长征出发九十一周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六周年和毛主席诞辰一百三十二周年,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和北京百年风云文化艺术中心为指导单位、中红网-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为主办单位,江苏九洲康养舜山小镇、毛泽东思想学习网、毛泽东思想旗帜网、毛著国际博物馆、北京京杏堂共享医疗中心、北京聚宇能自然科学研究院、河北省邢台市寿儿林保健咨询中心、海南碧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等为协办单位,联合举办第119场《毛主席故事大讲堂暨振兴中医座谈会》,4月18日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科学院南路双榆树东里29号楼的京杏堂共享医疗中心举行。
参加今天活动的嘉宾有:曾任毛主席警卫、中直机关党校原常务副校长、现任北京百年风云文化艺术中心执行主席陈国民,曾任毛主席警卫、中国人民银行全国金融工会宣传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文字秘书 、《世界金融》总编辑、现任亚太区域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首席顾问、全国食药同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凤岗,曾任中国和平出版社总编辑、中国国际出版促进会理事、北京民族大学董事长侯健教授,国防大学原政委李德生上将秘书、大校陈春华,人民日报原高级记者、人民日报黑龙江记者站长兼黑龙江省中央记者协会会长武培真,中红网-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总编辑江山,世界文化遗产学者、党史研究者、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名誉院长邓微,华美国际研究院院长、《中港澳国际新闻报》总编辑、中国老教授协会社科专委会副秘书长侯天舒,出身中医世家、后进修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60多年、曾给革命家习仲勋做过专职保健工作、现任中国佛教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世界关公总会中医医生高级顾问、全国中医药专家教授及工作指导导师、《全国食药同源产业发展基金》副理事长贾三元,中央首长保健医贾三元嫡传弟子中医世家第十代传承人、中国中医泰斗(吕炳奎)第三代岐黄医脉传承人、中央首长保健医贾三元嫡传弟子兼助理、《全国食药同源产业发展基金》副秘书长王小哲,北京上医源中医院运营总监丶北京易殳堂中医研究院创始人丶千年经络导引和二十四节气灸传承人崔志强,空军团级转业军官、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传统毉藥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元真堂道毉工作室创始人、北京莲心慈善基金会监事赵吉军,北京百芝堂医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寿儿林信息咨询服务部主任、《健康梦-自医宝典》作者张林,国家一级陶瓷工艺美术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耿春福,中国著名毛体书法家、画家陈谷清,陕西海普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赵介立,陕西海普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陈淑凤,北京北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三元弟子曹永,和平出版社职工孙利新,山西省乡宁县市政公用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红东,抗大胶东三分校参谋培训队学员、志愿军司令部军教主任黄兆奎女儿黄象红,抗日英烈杨墨林孙女杨俊玲,中红网红色专题编辑部主任布俊超,中红网红色图库编辑部主任霍金梅。
毛主席警卫陈国民在活动上发表讲话,高度称赞伟大领袖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陈国民在活动上作了重点讲话,再次给大家讲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事。他说,我与中红网总编辑江山早就认识,可以说是老朋友了。而且,跟他的夫人吕玉兰,比认识江山还要早。当年,1969年召开党的九大时,毛主席特意邀请参加九大的劳动英雄代表们,来到中南海作客,吃住都在中南海一中队住地。当时我在中央警卫团一大队一中队,负责招待他们,就认识了江山老师的夫人吕玉兰。
陈国民说,今天,我给大家再讲一下毛主席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事情。毛主席的一生,就像刚才江山老师说的,毛主席的一生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献给了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毛主席在中南海办公的日子其实并不多,而是经常奔波在去全国各地调研的路上。住在中南海的的时间每年一般没有超过三个月,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就像唱的那样,“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毛主席在专列上、在汽车上,随时随地调查研究,随时随地同地方各级干部现场办公,接触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他还把身边的警卫战士当做他的眼睛、当成他的嘴巴、当成他的耳朵,听取全国各层级的干部、劳苦大众、劳动人民、工人农民的意见,了解全国好多的事情,甚至有的县委书记、省委书记都不如他了解的细。当时,一中队的战士找对象的,都让到老家去找,所以每个人每年都有探亲假期。在家休假的时候不能闲着,要做好调查研究,家里的情况、邻居的情况、亲戚的情况等,回来后要给毛主席汇报。有时候毛主席忙,没时间听汇报,毛主席就说,以后你们汇报时要写报告。这下把警卫战士愁坏了,因为当时的警卫战士不识字的多,写出的字很多都是“象形字”,毛主席看到说,这怎么能行呢?你们要学文化!我来当校长。接着,毛主席问了几个战士,说你们愿意不愿意学文化?战士说愿意!比如广东的曾文。毛主席说,我来给你们当校长,再给你们请一个副校长,他就是罗瑞卿,还有一个是汪东兴,当副校长。我们从小学、中学一直学到大学。
陈国民介绍说,跟着毛主席出差的时候,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毛主席给我们写了一个《出差守则》,我给大家读一下。
第一条就是保密——不要说这里的情况。要求工作人员在外出期间严格保守工作机密,不泄露任何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
第二条是态度——不要摆架子。强调以谦逊、低调的姿态与群众接触,避免因高高在上的态度疏远群众,影响调查效果。
第三条是宣传——解释建设工业和实行社会主义的好处。要求工作人员积极向群众宣传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第四条是警惕——不要上反革命分子的当。提醒工作人员保持高度警惕,防范反革命分子的渗透和破坏活动,确保自身安全。
第五条是调查——生产、征购、合作社、生活、对工作人员的意见。明确调查重点,包括农业生产、粮食征购、合作社运行、群众生活状况以及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反馈,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当时毛主席就是这样严格要求我们。当时毛主席还考虑,怎样让一中队能了解全国的情况呢?毛主席就与警卫曾文等商量,曾文说一个县来一个人就可以了,毛主席说那需要二千多人,一中队放不下,后来改成一个地区来一个人。我当时在一中队任文化教员。好了,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
曾任毛主席警卫、现任亚太区域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首席顾问、全国食药同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凤岗发表了《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砥砺前行》的重要讲话。
张凤岗在活动上说,非常感谢主办单位召开此次以《毛主席故事大讲堂暨振兴中医座谈会》为主题的交流会,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毛泽东思想始终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精神武器和指路灯塔;而振兴中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全民健康,则是新时代的重要任务与目标。围绕这两个核心议题,我将分享个人学习研究的几点收获。
一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军队走向胜利的理论灯塔。在国防大学任教和总参军训部任职期间,我深入学习研究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军事战略。通过对大量史料和战例的剖析,我深刻认识到,毛泽东关于创建人民军队的建军思想,涵盖军事理论、战争理论、军事战略,以及党对军队的领导和军队政治工作制度等一整套系统理论体系。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人民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先后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等重大胜利。长征途中,毛主席指挥的四渡赤水战役,以出神入化的用兵之道为世人赞叹;解放战争时期,他在西柏坡的小平房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功指挥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尤其是辽沈战役中“先打锦州后打长春”,平津战役里“先打新保安、张家口,后取天津”的百万大兵团作战指挥艺术,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些伟大胜利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建设创造了长期和平环境,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赢得了世人敬仰。他的智慧与文韬武略,远超古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即便与二战时期美英苏著名统帅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相比,也展现出显著优势,在国内外一直被尊为“最伟大的领袖”。
二是毛泽东建军思想,铸就人民军队的政治灵魂。在罗荣桓元帅担任院长的解放军政治学院任教时,我既承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授课任务,也兼任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工作。教研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毛主席在井冈山亲手创建工农红军第四军,并担任党代表(后改称军政治委员、共产党军党委书记),构建了“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建立起“党支部建在连队,排设党小组,班有党员”的组织体系,同时在连营设置政治主官,在团师军及军区设立政治部门与政治主官。这套完善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始创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补充丰富,于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发展完善,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不断创新,持续巩固和提升,有力确保了军队绝对服从党的领导,显著增强了部队战斗力。1980年,我参与撰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解放军政治工作二十讲”系列广播讲座稿,执笔其中三篇,通过半年的连播,系统阐释了毛泽东建军思想中军队政治工作制度的重大意义与作用。
三是毛泽东思想与振兴中医、健康中国,这是新时代公益事业的行动指南。去年10月20日,我担任《全国食药同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同年12月12日,又出任《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康养事业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会长。“实施全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方针任务,是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体现。这两项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不仅关乎全民健康事业发展,还承载着为老少边穷地区送医送药、配送医疗设备的公益使命。为尽快熟悉业务,我与基金会同事深入学习毛主席相关著作论述,以及党和国家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毛主席高度重视人民健康与“药食同源”工作,在多个重要场合发表过指示与论述:在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中,他提出“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1950年,为第二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1951年批示:“今后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重大的政治任务,极力发展这项工作”,并强调,“卫生工作是关系着全国人民生、老、病、死的大事,是一个大的政治问题,党必须把它抓好”。在具体工作指导方针上,建国初期,毛主席提出医疗卫生工作要“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要与群众运动相结合”;1965年6月作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1950年致信教育部长,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营养不足,宜酌增经费”;1965年“六二六指示”要求“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普遍存在的病,怎么预防?……大量的人力、物力应该放在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去”。在“药食同源”方面,毛主席指出“我看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医中药,一个是中国饭菜,饮食也是文化”,还强调“不能总是山珍海味,既浪费又不实惠,粗粮营养价值高,野菜救过我们不少人哩,不能忘记它,不要忘本哩!”“喝茶与健康的关系甚为重要,长期喝茶的人,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这些观点体现了他对饮食与健康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药食同源”理念高度契合,也为中医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在新成立大健康基金和药食同源基金、工作方向尚不明确时,毛主席关于人民健康、疾病防治、中医药振兴和“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的一系列论述,为我们照亮了前行道路。我们明确了工作方向与使命,确立了规划任务,制定了制度规定,满怀信心地为老少边穷地区和卫国戍边官兵送药送医、配送医疗器械,竭诚服务亿万百姓与边防战士。
红色文化数字专家现场点评: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文化强国战咯》,是新百年与美帝国主义斗争的强大思想政治武器。
红色文化数字专家现场点评认为,一,在当前百年未有的大变,应该高举毛泽东光辉思想,习近平的《文化强国战略》,党的创新理伦,这是战胜强大敌人的思想政治武器;二,发展和掌握新质生产力、新质战斗力的光辉思想;三,培育和发挥国家、军队栋樑人才的巨大力量;四,人民战争,一切为人民,依靠人民。解决民生问题。
当前,四个重大战略问题:一是战胜美帝国主义,二是掌据运用科学力量,发展和运用新质生产力、战斗力,三是培育与发挥新型世界级的国家和军队的栋梁之材,四是打新型人民战争。依靠群众。解决民生问题。四强:强文、强武、强人、强体。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夠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這是团结自已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军队。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和敌人作斗争。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隊。
特别能战斗的红色文化铁军组成,有百名中南海老同志,千名京城老同志,万名红色华人,亿万名红色网民。创新、新时代红色文化的杰出媒体领军人物——中红网,正率领亿万红色文化大军,高举毛泽东伟大红旗,战斗在世界特大舞台。队伍组成:百名中南海,千名国内,万名国外华人,亿万网民。
一、传播内容,传承与创新; 二,传播方式; 三,传播人才; 四,传播成效。
在座谈会上,世界文化遗产学者、党史研究者、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名誉院长邓微,北京上医源中医院运营总监、北京易殳堂中医研究院创始人、千年经络导引和二十四节气灸传承人崔志强,空军团级转业军官、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传统毉藥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元真堂道毉工作室创始人、北京莲心慈善基金会监事赵吉军等,分别在座谈会上讲了话,介绍了有关情况。北京京杏堂共享医疗中心负责人还专门介绍了医康养的情况,并为与会老同志提供了身体健康检查和专家义诊。
与会的北京百芝堂医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寿儿林信息咨询服务部主任、《健康梦-自医宝典》作者张林,向出身中医世家、后进修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60多年、曾给革命家习仲勋做过专职保健工作、现任中国佛教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世界关公总会中医医生高级顾问、全国中医药专家教授及工作指导导师、《全国食药同源产业发展基金》副理事长贾三元,中央首长保健医贾三元嫡传弟子中医世家第十代传承人、中国中医泰斗(吕炳奎)第三代岐黄医脉传承人、中央首长保健医贾三元嫡传弟子兼助理、《全国食药同源产业发展基金》副秘书长王小哲夫妇,赠送了自己写的《健康梦-自医宝典》上下册。他们三人高兴地在一起合影留念。
今天的活动由中红网总编辑江山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