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陈云向共产国际汇报时说:“这次会议总结并肯定了红军的领导是正确的。会议指出,新的领导班子指挥有方。”通过会理会议,有效解决了不满情绪和错误认识,巩固了毛主席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提供了后来赢得胜利的坚强组织保证。
学习这段历史的启示:
(一)情报是决策的基础,情报失误导致决策中轻敌,导致土城作战失败,导致毛主席遭遇第一个信任危机。 (二)已经不能打赢时就坚决果断纠错,不在乎是否会丢面子,而是用败仗打出的特殊效应,策划出了大的胜仗。 (三)小胜小骄傲,大胜大骄傲,一骄傲就会犯错误,苟坝会议是在大胜后集体轻敌,形成错误共识否定毛主席。 (四)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中,就如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不能通过投票产生一样,决策中尊重多数不是放弃真理。 (五)只是讲真理不够,还要坚持和实践真理,否则等于没有真理,最终要用历史实践来检验和衡量,而不看你曾经说了什么。 (六)头天开会被否定,过了一晚上就完全反过来了,如果当时躺平就彻底完了,因为没有选择躺平才胜利了。 (七)胜利的路必定曲曲折折,而人们的共性是想走捷径,直到取得胜利后还指责:为什么不走弓弦走弓背? (八)会理会议上,主要领导事先统一思想,毛、周、朱意见一致,抓住要害坚决批评纠正,错误思潮才没能左右局面。 (九)反对毛主席的人,包括多次反对并反对错了的人,继续团结他们一道前进,这是伟人的胸怀和气魄。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