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荣老师扮演的刘巧儿
刘秀荣老师扮演的蔡文姬
刘秀荣老师与恩师评剧大师新凤霞在一起
刘秀荣老师为习j近平主席演出《乾坤带》专场
刘秀荣老师和彭丽媛先生在全国两会上
刘秀荣老师和原国家副总理刘延东在世界妇女大会上
刘秀荣老师和原国家副总理刘延东在世界第四次妇女大会上。
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与刘秀荣老师亲切握手
刘秀荣老师和全国政协原主席李瑞环在一起
原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与刘秀荣老师亲切握手
刘秀荣老师和原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一起
刘秀荣老师在台湾作家琼瑶家中
刘秀荣老师正在采访台湾作家李敖
刘秀荣老师和导演张艺谋在一起
国画大师范曾先生正在为刘秀荣老师的8部评剧写剧名
刘秀荣老师和国外火炬手在一起同庆奥运会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习近平主席
夏天七月里的一个午后,在融德斋,我见到了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老师。她,一袭长裙,一身诗意,好像一朵盛开的水莲花。平日里,我都是坐在电视机前看她主演的剧目。今天,却是坐在她的对面和我亲切交谈。谈她的从艺之路,谈她主演的剧目,谈她的近况及未来设想。一个下午的谈话,让我感觉眼前这位艺术家心地很善良,感情很细腻,才华很出众,思想很独特。
刘秀荣,1956年出生于河北省阜城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4岁,考入县评剧团;26岁,拜评剧大师新凤霞为师;32岁,摘取中国戏曲第五届“梅花奖”;46岁,获第十届“文华奖”,同年又摘取中国戏剧第十九届“梅花奖”,连续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北京刘秀荣评剧团团长,河北新凤霞艺术研究会会长,全国劳动模范,文化部优秀专家,河北省政协常委、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中国评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代表性传承人,当今一代大家。
我有幸采访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老师,很是高兴,她说,这是缘分。我说,缘为天意,份为人为,我会好好珍惜,祝她自在、喜悦!并告诉她,世界也因为她变得更美丽!
问: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而且是我们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我知道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有多么重要。刘老师,请谈谈您的从艺之路,如何拜新凤霞为师?又是怎样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登上了我国评剧艺术的巅峰?
答: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喜欢唱歌跳舞,经常到田间地头给叔叔大爷去演唱,大家都欢喜的叫我“小荣头”。上小学的时候,父亲不知从哪里抱回一台老唱片机,一遍一遍地播放评剧大师新凤霞演唱的名曲名段。我常常俯在唱片机旁边聆听,听着听着就会唱了。读初一那年,学校成立了一支宣传队,我一入学,便被吸纳进去,成为队员。当时,学校正在排练样板戏《红灯记》,老师在选演员时,一下子就看上了我,让我与另一位同学一起扮演“小铁梅”。那位同学演后五场,我在前面唱“奶奶,您听我说”。这一场便不得了,校内校外引起了轰动。在其后的演出中,“小铁梅”,不再换人,由我全部唱了下来。我兴奋极了,演得极为卖力。如此一来,“小铁梅”全县出名了。14岁的时候,我考入了阜城县评剧团。
26岁那年,我迷上了新凤霞。而且打定主意要去见这个人,跟她学戏!我想办法录了几盘录音带 ,其中一个是《金沙江畔》“这几天随红军”的片段,我刻意模仿着她的唱腔,尤其是那个鼻腔共鸣音,录的真真的。但是,这录音带邮到哪里呢?我只知道新凤霞是中国评剧院的演员,其它一概不知。于是,犹豫一番之后,我在信封上写下了“中国评剧院新凤霞”的字样。七天以后,我忐忑不安地接到了吴祖光伯伯代写的新凤霞回信,欢迎我进京学艺。于是,我带上自家产的小米、绿豆、香油兴冲冲来到北京。一进老师的家门就磕头,结果小米、香油洒了一地。老师被我的真诚朴实打动了,第二天,就在一家大饭店为我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我成为一名新派弟子。两年的时间,我深得老师真传,也结成了我们母女般的师徒关系。
从此,我的艺术跨上了一个新的层面。先后入选石家庄市十大文艺家、河北十大文化人物、全国评剧“十佳”演员,三次进北京中南海汇报演出,并第一个把评剧带到香港,引起轰动,被誉为“小新凤霞”“国宝再现”。这一时期,我在大量演出新派经典剧目的同时,我还改编和创排了《春兰》《宝玉和黛玉》《梦断萧墙》《胡风汉月》、《灯魂》、《红叶》、《宋庆龄与新中国》等优秀剧目。尤其是《胡风汉月》被专家称之为“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先后荣获“曹禺新剧目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等,我本人也荣获文华表演奖和中国戏曲二度“梅花奖”。多年来,我以文化交流使者的身份,带着评剧出访了美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七次访问我国宝岛台湾,主持拍摄了28集电视专题片《刘秀荣看台湾》,我还为法国培养了一批评剧学员和爱好者,为中外友好文化交流做了我能做的工作。
问:刘老师,您是新派评剧创始人新凤霞的嫡传弟子,从事评剧艺术50多年,主演过几十个剧目,扮演过几十个人物。请问您有什么收获或者感受?
答:我今天取得的成绩,现在回想起来都离不开这两个字,思和练,就是思考和练习,七分思考,三分练习。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特别是在唱戏的路上,我抓住了。我一直遵循老师说的,演戏,要演人物,演核心,演灵魂。我演了几十个人物,上到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先生88岁,下至杨三姐15岁,还有刘巧儿、貂蝉、红叶、御妹、蔡文姬,还有我演的新凤霞老师,如果当时光抓住技巧方面的东西,整天跑腿练功,光练不思的话,估计我对人物的再现,人们的喜欢,恐怕达不到今天这样的传播力。思和练,是我这些年来一直追寻的最重要的东西。思和练,也是一个悟,如果悟不到,就没有灵魂,包括画画,也是一个悟。没有你的感情在里面,只能是一个皮毛,在艺术道路上,这个非常重要。你看老师演刘巧儿,她一出来,迈着腿,活脱脱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出来了,栩栩如生,她把刘巧儿演活了。再看祥林嫂,老态龙钟出来了。如果没有这些魂的东西,你再怎么演也不行。这是我收获的一点感受吧。
问:刘老师,在采访您之前,我看过您主演的一些剧目和有关报道,发现好几个经典剧目都是张志欣老师策划写作的,还有您画画的时候,都是张志欣老师题款,感觉很恩爱,像您主演的《新凤霞》里的新凤霞和吴祖光。请问您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答:夫妻画、夫妻合作,在中国评剧界应该说我的老师新凤霞和吴伯伯是众所周知的。我和我先生张志欣的爱情,新凤霞老师既是牵线人又是见证者。第一次见到我先生时,老师忍不住对我说:“他真像你吴伯伯年轻的时候。”所以,我们就按照老师的航标走向了。比如老师是夫妻画,我也是夫妻画,老师画画,吴伯伯写字,我是我画画,先生题字,我传承了下来。当时,吴伯伯给老师策划写作了很多舞台剧,我的舞台剧,也是先生写作策划,写作核心唱段。例如《胡风汉月》里的名段《今别离》和《敕勒川》,都是先生写的。在今天这种媒体多的年代,观众能进去,有那么多人传唱,又都是先生写的唱段,包括《宋庆龄与新中国》当中《梦一样情一样》,包括《新凤霞》当中的很多唱段、包括《三看御妹》当中的很多唱段,也都是先生写的,先生写的这些核心唱段,提升了原来剧本的审美,这也是夫妻合作。可以说,在中国评剧界乃至戏曲界也是不多见的。
多年来,我和先生风雨同舟、配合默契。他,真诚朴实、文采斐然、不事张扬、低调做人,他是我的先生、更是我的挚友、我的老师、我的兄长。我爱他,尊重他,他也懂我,支持我。
问:刘老师,近期您在做些什么,有什么未来设想?
答:我说说现在,也就是退休后我的人生方向。50年来,我聚焦在舞台上唱念做打,主要精力全在舞台上。退休后,我从舞台上下来,走到了生活的大舞台。我认为,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大大小小都成了我的舞台。记得习主席说过“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我的后半生就是“有信仰”,怎么健康、喜悦、自在和友善,无限的接纳生活的一切,无限的宽恕生活的一切,无限的包容生活的一切,无限的感恩生活的一切,这是我退休后的方向和课题。这个做起来、落实起来,也很有意思,但也很不容易,又是一个新的跑道,确实树叶没有相同的树叶,人群也没有相同的人群。你全接纳的时候,你全宽恕的时候,你全包容的时候,你全感恩的时候,是很不容易的,但你真要能做到这些,就能达到自在和喜悦,因为你不去计较,计较和伤害别人的时候,总是最痛苦的。当你握手言欢,和计较伤害你的人共同拥抱和好的时候,那是最愉快的时候。这些个课题,我要一个一个的去攻破它,把自己内在的慈悲、友善和那种大爱、那种宽恕全部表现出来,去掉自己以前的小骄傲、小霸气、小虚荣、小不讲理。这是我现在的人生方向,这是一条信仰的跑道,我觉得在这个跑道上,舞台更宽了。我没有大口号,就是这样自在起来、健康起来,让孩子们高兴,让家庭高兴,减少社会负担。我感觉,人来一世,这条信仰的跑道非常值得探索。一旦这条跑道达到觉悟的时候,心底的那种宁静、那种安宁、那种幸福就会全部流露出来。前半生演戏是我的目标,后半生这是我的目标。虽然我的目标还没有达到,但是我的目标设定了,我特别喜欢不白活一回。
释迦牟尼慈悲所有大众,慈悲就是换位思考,一旦换位思考,慈悲所有人。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不是半心半意。现在习主席说的天下大同,就是和谐天下。近期,我正在策划一部评剧情景剧《天堂里的对话》,就是把古代圣贤的思想和今天这个冠状病毒结合起来。今天这个冠状病毒,说明了冠状病毒是没有国界的。剧中对于冠状病毒没有过多解释,但是有人物,有孙中山和宋庆龄的慈悲。他们和蒋介石对话、和周总理对话、和毛主席对话,后面还有和现在的美国代表对话、和法国代表对话、和苏联代表对话。天堂里的对话吗,大家共同探讨,我觉得这部情景剧一旦出来,是非常好看的,既好听好懂,又入耳入心。
问:刘老师,您经常在大剧院里为上千人演出,给习主席也演过专场,我听说您还给一位85岁的老人演过专场,能给我讲讲吗?
答:在我的家乡阜城县前雄河村二哥的院里,我给一位85岁的老人演过专场。她是我们村里年级最大的,和我妈妈是好姐妹,最喜欢我,最喜欢听我唱的评剧。那天,她听说我回家给妈妈上坟来了,就手拉着板凳一步一步的挪移着到我二哥家门口,见我在午休,就坐在板凳上等我,等到我醒来。她说,“闺女呀,以前我都是在剧院里看你唱戏,如今老了再也去不了大剧院了。”她哭了,我也哭了,当时我就给她唱了一段。唱完后,她说:“闺女啊,我听了这段戏,会多活5年的。”今后,我一定会常回家看看,向家乡人民汇报演出。
问:刘老师,我在网上见过您画的寿桃、牡丹、南瓜、梅花,古拙厚朴、内涵雅趣,很有神韵。您是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画画的初衷是什么?
答:1995年10月,我突然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开始画画。我画画,虽是自学,但仍然循的是老师的路子。老师不仅仅是我戏曲的老师,1982年我在北京拜师学艺时,在老师家住过两年,经常为老师抻纸磨墨,在旁边看老师画画。我一开画,便有老师的影子,不仅笔墨像,题材也大都是老师喜欢画的,比如牡丹、寿桃、梅花、南瓜等。画了十个多月,我突然兴趣转移,嘎然停笔了。一停就是21年。2012年11月23日,我突然倒在演出现场,得了重度抑郁症,达四年之久。在这期间,我又拿起了画笔,慢慢的,在这笔墨之间,我又重获自信,找到了浴火重生的力量,病情好转,重新活出了自己。当然,我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8年,在全国政协礼堂和河北省博物馆举办了个人画展,2019年,在我的家乡阜城县举办的“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画展”中,我的作品令父老乡亲驻足流连。看到父老乡亲们欣喜的样子,我内心更加笃定,我将带着我的画作和评剧,大踏步走下去,给人们带来更美的享受 。
刘老师,您的艺术成就和您对“新派”对评剧事业作出的贡献,会被人们记住的。
刘秀荣老师国画作品
刘秀荣老师国画作品
刘秀荣老师国画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