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先母荆来娣生平
母亲荆来娣,诞生于公元 1925 年 9 月 11 日(农历乙丑年七月廿四日)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皇塘镇前里巷村一户普通农民的家里,生肖属牛。2020年5月14日(农历庚子年四月廿二日)凌晨,母亲仙逝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森庄村的家中,神态安详,享年96岁高龄。
1、历经磨难 饱经风霜
母亲的父亲即我的外公叫荆福海,生于公元 1885 年,生肖属鸡,当地一位老实巴脚的农民。1950 年 3 月 7日(农历庚寅年正月十九日),因患脑膜炎病逝,享年 55 岁。她的母亲即我的外婆叫冯阿娣,生于公元 1897 年,生肖属蛇,农家妇女,1956 年 9 月因病逝世,享年 59 岁。
生于旧中国的母亲,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经历磨难和风霜。她大约一岁多时,有一天由大孩子背着,在石椿傍玩。石椿也称石舀,过去南方农村许多农家都有,用它来把稻谷脱壳成米,不椿米时通常用绳子把石椿前面的铁凿子高高挂起。那天这个大孩子不小心,把母亲的鼻子撞到了石椿前面的铁凿子上,顿时血流如注,鼻梁骨都被撞沓了下去。当时农村也没有什么急救措施,大人只是抓了一把香灰,抹在母亲受伤的鼻梁上面来止血,结果使她的鼻梁骨从此明显地沓扁了下去,还落下了时常头晕的后遗症。
迫于生活困难,母亲大约两岁时,被送到离森庄村大约五、六里地远的丹阳县皇塘镇坟头村,一户名叫石松庆的家里收养,俗称做“压子女”。母亲在坟头村石家,五、六岁时就开始参加劳动,在家洗菜烧火,在外割草放牛。八、九岁时,就帮大人推磨。再大一点,就时常下地干农活了。
1939 年 15 岁时,经人说媒,将母亲许配给我的父亲江汉生。当时由于父亲家中贫困,付不起彩礼钱,就采取了当地农村的一种”抢亲“的风俗来进行,让母亲做了江家的童养媳。据母亲回忆,那天“抢亲”时,祖父江福寿带了父亲以及村上的两个小伙子,趁天黑了去的,回来时由父亲一路背着母亲。1942 年 11 月 14 日(农历壬午年十月初七),祖父江福寿病故。当年 11 月,母亲荆来娣虚岁18岁,与父亲江汉生(虚岁 23 岁)成婚了,当地风俗叫“喜丧”。
母亲15岁到森庄和18岁与父亲结婚,正值抗日战争期间,常州一带是日伪统治地区,一片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母亲来到森庄江家后,生活十分艰辛。当时,父亲常到上海工厂做工,家里的两亩薄田和照顾爷爷奶奶的事,都压到了母亲的身上。家里整天吃不饱、穿不暖,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房子是两间“凉摊屋”。屋上的许多瓦片被揭下来卖了,显得稀稀疏疏,漏风漏雨又漏雪。冬天外面下大雪,屋里下小雪。1949 年解放后,在当地农村土地改革运动中评家庭成分时,父母亲被评为贫农。
作为妻子和母亲,我的母亲承担了生儿育女的重担。1943年,母亲19 岁时,生下一女儿,取名江桂琴,8 个月后因病夭折。1946 年 3 月 12 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初九日),生下长子江勤泉(后改名江山),生肖属狗。1950 年 2 月 14 日(农历己丑年腊月二十八日),生下次子江勤宏,生肖属虎。1953年2月2日(农历壬辰年腊月十九日),生下幼子江勤俭,生肖属龙。1956 年 2 月12 日(农历丙申年正月初一),生下长女江勤芳,生肖属猴。1959 年,生下小女儿江勤美,两岁左右得了重病。那是 1961年,母亲抱着小女儿江勤美,坐火车从安徽芜湖回江苏常州。路过南京时,女儿不幸夭折。母亲一直抱着死去的小女儿回到家乡,把她埋在了爷爷奶奶的祖坟傍。1963 年 7 月 31 日(农历癸卯年六月十一日),生下幼女江勤,生肖属兔。1966年、1969年,母亲又先后两次怀孕,都被打胎了。由于当时家里子女多,月子里营养不良,母亲从此落下了头晕、腰疼、腿肿等多种毛病,使她终身忍受着疾病的折磨。
1958 年,母亲随同父亲带着孩子,举家来到安徽省芜湖市工作和生活,一度曾在芜湖芜光毛巾厂当纺织工。1963 年下放回农村,全家又迁回到江苏省武进县森庄村老家务农。
母亲这一生,究竟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真是难以历数啊!真所谓,回忆的是历史,品尝的是磨难;走过的是道路,历练的是人生!
2、尊老爱幼 大爱无疆
一位哲人说过,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我从母亲身上,深深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母亲是一位厚道、仁慈、温和,远近闻名的贤妻良母。她终身热爱劳动、任劳任怨、待人谦逊,与邻里和睦相处,一致受到家人、亲戚和乡亲们的称赞。在母亲的中青年时期,由于家中仅有父亲一人挣钱,而孩子又多,生活过得十分艰辛,全靠母亲精打细算。她常常让丈夫和孩子吃干饭,自己吃稀饭,有时甚至就喝点菜粥。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导致两腿多年浮肿。
母亲一贯孝敬老人。1953年春,她的婆婆即我的奶奶江石氏突然中风,卧床不起,瘫痪在床三个多月。母亲一直精心照料,每天按时喂饭喂汤,始终让老人受到良好的照顾。婆婆经常在床上拉屎拉尿,母亲从不厌烦,每天帮着擦洗身体,然后到河里洗床单和被子,有时还让我到河里洗过衣服。她的母亲即我的外婆冯阿娣,晚年眼瞎,常年在我家居住。母亲也是尽心照顾,体贴入微,常常亲自端饭倒水,受到亲戚们的称赞。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母亲对国家、对共产党和毛主席,那是百分之百的忠诚和热爱。她教育孩子从不讲空话,只有极其简单的几句话:“一定要听毛主席、共产党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还有就是要“老实做人,认真做事”。另外,母亲总是荀荀善诱,言教重于身教,一直用自己的行动在引导着孩子们不断进步。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来没有骂过我一句,更没有打过我一下。母亲教育我们生活要俭朴,不许和别人比吃比穿,我小时候的衣服就常有补丁。如艰苦朴素,她带头穿带补丁的衣服;吃饭,她带头检桌上的米粒;用钱,她带头省吃俭用,从不吃零食和买什么化妆用品。这使我们从就小明白这样的道理,母亲对子女要求严格,为的是使我们成为有用的人,为建设国家出力。晚年,孩子们大了,都参加了工作并成家立业了,家中的生活也好多了,母亲不断克服头晕等病痛,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每当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母亲逢人就讲:“全靠毛主席、共产党啊!”我退休后,创办了中红网-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大力宣传毛主席、共产党的光辉业迹和伟大理想,她老人家称赞说:“这个好,毛主席、共产党要永远宣传下去!”
母亲对亲属长辈十分尊敬和关心,而且对亲戚好友也是一样的关心和体贴。多少年来,我们子女都晓得,只要母亲知道了谁家亲戚的身体有病或受了灾害,她一定要让我们带着钱物去探望。至于村上的邻居和乡亲们遇到困难,母亲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及时予以帮助。
记得那是1983年春节,我和爱人吕玉兰一道回江苏常州森庄老家探亲。父母亲见到长子夫妇回乡探亲,十分高兴。大年初一吃过早饭,我和吕玉兰就与父母亲商量,想到村上各家各户去拜年,特别是要慰问一下贫困户,便询问父母亲的意见。他们老俩口十分同意。我问:“怎么个走法?我们先去哪一家呢?”父亲说:“先到五保户万国民家吧,他们老俩口,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母亲补充说:“万国民是个泥瓦匠,几十年来为乡亲们盖了不少房子,如今年纪大了,生活冷清,你们先去他们家看看吧!”当天上午,我和吕玉兰就先去了五保户万国民家拜年,捎去了年货,还送去了慰问金,使万国民老俩口十分感动。
她叫王金娣,一位已去世十多年的老太太,记得十几年、二十几年前,她那时也是七、八十岁的样子,大约由于与母亲差不多年纪,脾气相投,几乎每天都到我家里来玩,与母亲聊天。而差不多每年春节,母亲都让我带上过年的礼品和慰问金,去看望她。
他(她)们是我们村上的乡亲与邻居,有的不幸遭遇交通事故摔断了胳膊,有的下雪天不小心摔了一跤致使胳膊脱节,有的生大病住医院开刀,还有的家中遇到其它特别的困难,母亲就嘱咐我们子女,分别前往他们家中一户户地看望,并送上慰问金。 ……
男人之美在于大度,女人之美在于善良,孩子之美在于天真,家庭之美在于和谐,生活之美在于品位,朋友之美在于真诚。这一桩桩、一件件关心乡亲们的故事,寄托着母亲多少尊老爱幼、仁慈善良的大爱情谊啊!
3、自我摸索 养生之道
母亲青少年时期是在旧中国度过的,可说是受苦受难。中老年生活在新中国、新社会,生活有了更本保障。但是,作为丈夫和母亲,她要生儿育女,中间不幸经历了两次打胎,身心受到较大伤害,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如长期头晕、浮肿、两脚发麻直至发木。母亲由于身体一直羸弱有病,似乎不应该也不可能是长寿之人,她自己也感觉可能活不长。然而,她最终竟活到了96岁,应该说不容易也不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更何况她一字不识,无法通过看书学习获取长寿之法。她之所以能长寿,完全是靠她自己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以及同别人相互交流,而取得的养生体会,从而日积月累、不断丰富的。
2020年春节前夕,我从北京回到常州森庄老家,一直到母亲仙逝,三个多月中我们形影不离、同吃同住。期间,我同母亲多次交流过养生体会,通过她的谈话和我的观察,母亲的养生经验主要有如下六个“爱”字,也可以叫《六爱长寿经》吧!
一是爱动脑筋。母亲原来是家中的大管家,大事小事都要管。后来年纪大了,子女有什么事不告诉她了,家中的事就尽量不让她操心。可她依然爱动脑筋、爱管闲事,看到家里有什么不合适的事就要说、就要做、就要管。如今年春天,她看到家中的蒸笼长时间没有用也没有洗,担心要霉变,就叫我帮她一块儿把蒸笼抬出来,用水洗净,然后再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再如,她看到我老家门口一棵大榉树的底下,杂草丛生,她担心夏天到了,会引来蚊虫苍蝇,就让我把这儿打扫得干干净净。她笑着说:“树下空气最好,这里干净了,可以乘凉、散步,太好了!”
二是爱吃杂粮。母亲吃饭不挑食、不偏食,鸡鸭鱼肉、蔬菜水果、五谷杂粮,什么都吃,真是有肉吃肉、有菜吃菜、有啥吃啥,可以说饮食比较合理和全面。只是她后来牙齿不好,硬东西吃不下了,就多喝骨头汤、蘑菇汤、西红柿鸡蛋汤等。
三是爱讲卫生。母亲从小劳动,后来年纪大了,不能外出劳动了,就多做家务事。再后来家务事做不动了,就坚持自己生活自理,每天坚持自己早上洗脸,下午洗脚、倒洗脚水,晚上刷牙和铺被褥,一个星期左右洗一次澡,是我们家里最讲卫生的人。有一段时间我们为母亲请了保姆,她也是这样坚持生活自理。母亲还经常注意晒太阳,晒被褥,打扫房间的卫生。有一回,我表扬母亲是我们家讲卫生的模范,她笑着说:“年纪大了,更要讲卫生,不能让孩子们嫌弃。”
四是爱做锻炼。母亲看我每天坚持做八段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就学着自己给自己按摩脸、手、脚,每天按摩好几百次,一直坚持做了二十多年。九十多岁后,母亲有时感觉用手来按摩有点费劲了,就用沙子做的小锤子,不断地敲打自己的腿部,效果也相当不错。她也很爱散步,晚年时经常拄着拐杖,在家门口散步,或到左邻右舍家去串门。有人说,老人应该讲“懒”,而我的母亲却是“勤”。
五是爱好休息。母亲每天都力能所及地做家务和料理自己的生活,每当身体感觉累了,没劲了,不愿动了,就躺到床上休息。就是睡不着,也躺着休息一会儿。不轮上午还是下午还是晚上,常常可以看到她躺着休息,很少看到她久坐不动。
六是爱静心态。母亲从来不计较名利地位,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她脾气好,自己从来不发脾气。遇到别人发脾气时,她都采取忍让的态度,从来不跟人顶嘴,更不吵架,始终心态良好。她跟我谈心时说:“我爱静,不喜欢闹!”
总结母亲自我摸索的养身之道,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坚持好习惯,保持好心态!”
记得老子的《道德经》上有这样一句:“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说,那些有思想、有道德、有益于人民的人,就是死了,身虽死,其功勋与道德却不会消灭,因为人们会永远记得他,历史会永远记着他,他的思想与贡献必定将影响久远。
我们的先母荆来娣虽然是96岁高寿,可我觉得她的“寿”比这个还要高,还要长,因为她的勤劳、节俭、忍让、诚实、厚道等许多优秀品质和道德修养,永远值得我们子孙后代努力学习!
亲爱的妈妈,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长子江勤泉[江山]敬撰 2020年5月18日于江苏常州武进森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