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农科队,小田带大田,一切经过试验
为了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季天根与支部委员和各生产队队长商量,建立了农科队,抽调土地,成为试验田、样板田。经过试验,把先进技术推广到各生产队。如选种,采取今年播一个穗,明年播一块穗,后年推广一片,这样培育出来的种子既壮又齐。长征大队连续循环育种,不仅为本队用高品种,还提供给国家种子。又比如密植问题,到底稀好还是密好?经过反复试验,总结了适合本地条件的密植程度,在全大队推广,使全大队的水稻出现“下面根根青,上面一片平,块块是千斤”的良好态势。在季天根带领下,组成了一批粮、麻、蚕桑技术员、植保员、施肥员、种子员等科研队伍,成了大队领导班子指挥生产的得力助手和参谋,既夺得了高产,又培养了人才,被戏称为“泥腿子变成了科研迷”,远近闻名。
办好政治夜校、业余文艺宣传队
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 这是季天根的法宝。社会主义新生事物—— 政治夜校, 是学习马列、毛泽东思想的课堂形式,是提高广大社员科学种田水平的平台,又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场所,也是用社会主义思想覆盖农村文化教育的阵地。其间,季天根带头坚持每天两小时自学,通读了《毛泽东选集》1—4卷,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写学习体会,然后在理论学习骨干学习班上和政治夜校里讲辅导课,同时又从理论学习骨干中选拔师资。
■ 绘画也保持农民本色,只画农产品
政治夜校办起后,全大队一千多个男女整半劳动力参加了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干部社员的思想觉悟。夜校里学政治理论又学文化,全大队出现了五十多人组成的理论队伍,他们既是理论学习骨干,又是思想宣传和推动生产骨干,成为党支部有力助手。全大队还有一支由青年团、民兵、下乡知识青年组成的毛泽东思想业余文艺宣传队,他们自编自导、自唱自演,举办演唱会、故事会、赛诗会,还负责放幻灯、借图书、编印《快报》等,宣传新人新事。1970—1978年共有69对青年结婚由大队集体主办婚礼,由文艺宣传队敲锣打鼓迎送。社员们称赞:婚事新办好,既节约又热闹。这支宣传队不仅在本大队宣传,还被别村、别县邀请去演出,受到赞杨和欢迎。
率先办好社队企业,增加村民收入
长征大队通过学大寨,科学种田,初步改变了经济面貌,但由于大队人多地少,要增加更多收入很难。季天根通过学习毛主席的“五七”批示受到很大的启发,“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他把这个道理征求到干部群众中去,在得到大家理解支持后马上筹集资金,首先搞起了铅制品拼块,就是从杭州一些工厂中的废角废料收购来拼块,后来从笕桥机场购来了报废飞机,本钱轻,收效快。接着自己拼块自己加工钳制,如钢锅、手勾、铅金等小五金。后来发展做电风扇,培养青年到杭州学技术,规模越做越大,收入也逐步增加。到1978年,人均收入由1970年的不到人均100元增加到230元。年老的人还发每月5元的养老金(按当时的物价指数,至少可抵如今的50倍)。集体经济越来越壮大,队队都有储备粮。
季天根还是个自学成才的国画家,作品常在省市报刊上登载,并被荷兰、新加坡、乌拉圭、菲律宾、日本等国家的朋友收藏,多次参加省内外举办的书画展。1995年以来两次在杭州举办个人画展,出版《季天根国画集》。在担任西湖区政协领导职务时兼任杭州西湖书画研究院院长,现为名誉院长。
■ 季天根晚年(左一)与哥哥回到当年创业的大队,在农户毛主席像下摄影,很是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