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虎根,原姓季,1933年9月生于浙江省杭县(现杭州市余杭区)京杭大运河边上的长子村。195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6月被批准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旧作《小师弟》在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作品评奖中获二等奖。作品《金枝玉叶》、《我这一家人》等广受好评。曾任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东海》杂志主编、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出版总社副社长兼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等。
苦难童年 颠沛求生
沈虎根的父亲名叫季来法,童年跟寡母行过乞,少年时学过木匠、泥工,成年时替皮毛行老板收过羊毛、兽皮,帮旧戏班摇过装道具的戏船,能画出戏里的人物像。折子戏的画面绘到纸上、灶上、壁上——沈虎根的短篇小说《留声机的故事》里就有他父亲的原形。他母亲陈爱玉,是个聪明美丽又苦命的女子,在嫁给他父亲前己领受过丧夫失子的痛苦,随带一女嫁给他父亲后又生一女,等再生下他时已是不堪重负了。他聪明、富于感情,并在母亲讲述世态的民间故事、顺口溜和哀伤的民间小调中度过童年。
更为令人心碎的是他姐弟三人,随母亲在日军侵入的逃难途中与父亲失散,接着传闻父亲已被鬼子杀死,母亲在极度困顿中再嫁了一位姓沈的跑码头的外乡人(这就是他改姓沈的由来)。养父只是替平原城镇的毛竹行在山区产地收购毛竹获取一点中介费而己,老家还另有妻儿,经济上得不到保障。等到沈虎根生父有了确切的消息时,已另外成家并生有一子,母亲只得长叹。母亲既无颜回头,又不能把三个孩子全交给养父负担,单凭替人家洗衣服挣钱也无济于事,只好先把两个女孩或卖做使女或送做童养媳,只让他这个男孩想方设法读了三年多书,就开始了学徒生涯。他学徒做得很不顺利,更换过三家雇主,调换四个城镇,直到快要成年时尚未满师,得到的却是身体的伤害与人格的耻辱。
16岁那年的初夏,迎来了解放。沈虎根业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活动,可以参加集体的文化与体育生活。倾刻间,他真有从地狱到天堂的感觉。他积极参加基层工会开展的活动:学文化、文艺表演、时事宣传,参加工人纠察队等。1951年秋至1952年春,被镇工会保送到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学习政治理论。这一次脱产学习,为他一生中逐步建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革命人生观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尤其是学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后,明白了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
■ 部分出版的著作
刻苦创作 歌颂新生
1952年初夏,他从省总工会干校学毕回原地,当选为临平镇工会文教宣传委员和镇店员工会主席。他开始向报纸投稿,自1952年3月至1953年11月间共见报12篇。1954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作家高玉宝、崔八娃和上海多位工人作家的影响下,大胆进行文艺创作。《浙江文艺》月刊在头条位置发表了他反映工人生活的短篇小说《一枝钢笔》。这篇处女作的发表,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被省电台连续广播。随后被邀请作为正式代表,参加浙江省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他又被安排在文学分片会上介绍“学习创作经过”。他以几个不眠之夜,含泪写出的第一篇结构比较完整、人物较多的短篇小说《满师》,后来被跨度50年的具有“国史”、“省史”地位的《当代中国丛书》、《浙江事典》列入文学类创作成果,并被工人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工人文艺创作选集》与《青年文学创作选集》入选。
■ 总工会班级同组同学合影,后排左一为沈虎
■ 部分获奖证书
1955年3月,沈虎根调往地处塘栖镇的省市闻名的崇裕丝厂,内定为厂工会副主席。他在这里出席了1955年9月下旬到10月上旬的第一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在大会主题报告中,他与部队作家高玉宝、崔八娃和工人李学鳌共四人,列为从学文化到会写作的典型,还接受《光明日报》记者的专访,刊出《向创作进军》的长篇通讯。会议受到了毛主席和在京的所有中央领导的接见并合影,还以周总理的名义发帖邀请出席纪念国庆晚宴。1956年2月,他加入华东作家协会。5月间,应邀出席了第一次全国青年创作者会议,周总理向代表们作了长篇报告,中央各部门领导到会致辞。回到县里被共青团选为县委委员,并以共青团代表身份成为县政协委员。这一年他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1955年度“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1956年7月后调入《浙江工人报》社,几年后转入《浙江日报》社。1960年6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不久参加全国第三次文代会。其间,他被选为兼职的杭州市文联副主席和杭州市作协主席,同时,先后担任市政协委员与市人民代表和其他相关的社会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