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奇,原名朱智麒,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1920年4月13日生于湖南省汝城县。1934年冬,随叔父到南京读书,不久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读书会。1937年发表处女作诗歌《怒吼吧,醒狮!》,同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至1949年春,先后在晋察冀边区任《北方文化》杂志秘书、编辑,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秘书、党总支委员、创作组成员和华北大学团委副书记。1949年7月,当选为解放区作家代表,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2年调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委员、国际部部长、副秘书长、党组成员,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和中国驻会书记。1954年至1966年6月,历任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秘书长、副会长,亚非基金会副主席。1981年10月任中国作协书记处常务书记,1982年11月任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后任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顾问,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主任,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诗刊》社编委等职。1986年7月离休。2008年10月11日在北京逝世。
朱子奇自幼由祖母抚养长大,曾目睹其姑母、共产党员朱春荣英勇就义的形象,和毛主席带领红军到他家乡闹革命的情景,受到深刻影响,为其一生追求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1934年冬,他随叔父到南京读书,不久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读书会,阅读了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和鲁迅、高尔基的一些作品。1936年夏,他加入共产党外围组织左联剧联的“磨风艺社”,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7年发表处女作诗歌《怒吼吧,醒狮!》。同年,经徐特立同志介绍,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1938年3月至1939年6月,朱子奇在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四、五期学习。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其间,被评为学习突击手、模范班长。1940年至1942年在八路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中央军委直属机关政治部工作,负责编辑《抗大生活》,兼任宣传队队长、剧团团长。1942年至1945年入延安大学学习俄文,后担任内蒙古前线与苏军的联络翻译工作。1946年至1949年春,先后在晋察冀边区任《北方文化》杂志秘书、编辑,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秘书、党总
支委员、创作组成员和华北大学青年团副书记。1949年7月,当选为解放区作家代表,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49年10月1日,朱子奇陪同西蒙诺夫等苏联作家在天安门观礼台上亲历开国大典。11月初,调任任弼时同志秘书,随任弼时同志赴苏联,曾随同毛主席、周总理进行若干访问活动。1950年秋回国后,任中央文化部和政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局党委委员、设计处处长、苏联东欧处处长。
1952年调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委员、国际部部长、副秘书长、党组成员,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和中国驻会书记。1954年至1966年6月,历任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秘书长、副会长,亚非基金会副主席。1981年10月任中国作协书记处常务书记,1982年11月任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后任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顾问,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主任,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诗刊》社编委等职。1986年7月离休。
■ 朱子奇诗词创作评论选
■ 朱子奇著《爱的世界》
朱子奇是伴随中国革命进程成长起来的老一辈诗人,被誉为中国现当代诗坛上最具代表性的政治抒情诗人之一。无论在战火硝烟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都充满激情,以诗证史(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诗史辉映。在延安8年,创作了抒情长诗《我歌颂伟大的七月》、《延河曲》、《杨家岭出太阳》、《反投降进行曲》和《百团大战进行曲》等一大批歌颂党、宣传抗日救国与反法西斯斗争的诗作和歌词。其中《我的心飞向莫斯科》由萧三介绍到苏联发表。
他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此,他把《讲话》看作是照亮他思想和创作的一盏明灯,奠定了他人生与艺术的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