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rt.com.cn/tgimages/tg120216_13.jpg)
李林1903年生,原名李仲翔,山东莱阳(今莱西市)人。1931年考入国立青岛大学。193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任中共山东省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同年12月被捕入狱,在狱中领导难友与敌人进行坚决斗争。1937年在党组织协助下,经过斗争,里应外合,被无条件释放出狱。1938年参加徂徕山起义,后被派去延安,参加中组部举办的高级研究班学习,兼党支部书记。同年被调回山东,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民运部长。1940—1946年任山东分局组织部长。1945年任华东局组织部长。1948—1950年任山东省委常委兼工委书记、省总工会主席。1952年任旅大市委常委、政府党组书记、副市长。1958—1970年先后任青岛医学院、曲阜师范学院副院长。1978年任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山东省政协第四届副主席。1987年4月5日因病在济南逝世,享年84岁。
地下工作
1933年2月到7月间,中共山东省委地下领导机关,在济南连续遭到国民党反动统治者的破坏。1933年秋,中央又派张德一(张晔)同志到青岛组织山东工作委员会(简称鲁委)。当时青岛市委负责人李大章同志要到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他离开青岛之前,给李林留下了一封密信,交代了五个组织关系,这封密信放在交通徐宣义那里。徐宣义违反秘密工作纪律,私自偷看了信,并按信上所介绍的关系与江崇德等同志私自接头。发现这种情况之后,李林批评了徐宣义,并通知江崇德、江崇馨、于世瑞、魏学敏和王子芳等同志,要他们提高警惕,以后不要再和徐宣义联系。
李大章从上海回来以后,大家在中山公园的的后山沟开了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李大章、张德一、李香亭和李林。张德一当即指出,徐宣义不可靠,应当把他甩开,不能再与他进行任何联系。
山东工委由张德一、李香亭,团省委的负责人小刘和李林四个人组成。10月末,莱阳的同志来信,证明了徐宣义有叛变行动,建议李林最好离开青岛,以免暴露组织。但因为张德一刚来这里不久,一切都不熟悉,所以商量的结果,让李林继续留在青岛,只是不要到四方、沧口等地去活动。让李林以秘书长名义专门负责建立一个秘密印刷机关,主要油印中央寄来的文件和其他宣传品。
工委成立还不到三个月,地下组织又一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一天,李林到市里去买油印机,事先与张德一约定,第二天在李林的住所碰头研究工作。那时李林不知道当时所有的文具商店都有国民党警察局的钉子,在青岛潍县路文具商店买了台油印机,随后坐上公共汽车回东镇。在公共汽车上,他发觉有个人很可疑,下车以后,这个可疑的人又盯在他的屁股后边紧跟不舍。他断定这个人是国民党密探。虽然设法甩掉了密探,但他也意识到自己住的这个地方不适合再住下去了,打算等张德一同志来接头时,把这件事研究一下,赶快另找房子搬家。
![](http://www.crt.com.cn/tgimages/tg120216_14.jpg)
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全体工人代表合影,前排右三为李林
为了预防密探的突然出现造成损失,李林首先把信件烧掉,接着又把所有的秘密文件和新买来的油印机装进一个麻袋里,准备等天黑以后背到山沟里挖个洞埋藏起来。不巧,当天傍晚阴云密布,接着下起雨来,一直下到第二天早上8点。他怕把文件淋湿了,当夜就没有背出去。第二天早晨,等了又等,张德一同志仍然没有来。忽然听见有人推房门,原来是高密路华兴鞋店的学徒工王寿斌,他带了个便衣进来。这便衣是密探。不久,又进来一个密探,查到了油印机和一麻袋文件。李林见秘密文件和油印机都搜查出来了,知道事情没法挽回,就想夺门而出。密探们疯狂地扑上来抓住他,并且给他戴上了手铐,架上了囚车,押送到国民党东镇警察分局,关在楼上一间房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