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闽西工农银行旧址——德和店〔虎岗乡虎西村•1930~1931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0年6月,闽西苏维埃政府在龙岩成立闽西工农银行后,于同年12月至次年8月搬迁至此。
该址原为民居“德和店”,建于民国初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0平方米,总面宽6.3米,总进深4.8米。土木结构,单层。面阔两间,进深单间,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目前该址仍有业主居住,屋外有进行装修,但旧址保护条件较差,未配置消防、安防设施。
为了统一财政,建立红色金融体系,1930年11月,闽西工农银行在龙岩成立,同年12月,迁至虎岗,设在虎岗德和店内。行长阮山,会计科长曹菊如,营业科长兼秘书赖祖烈,司库陈寄今。工农银行的主要任务是:调剂金融,保存现金,发展社会经济,支援红军和根据地建设,并印刷发行纸币。1931年8月,搬离虎岗至长汀。闽西工农银行是中央苏区范围内最有影响的革命金融机构,为发展苏区生产,活跃苏区经济,沟通赤白贸易,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起了重要作用,为建立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八)闽西列宁师范学校旧址——世德楼〔虎岗乡虎西村•1931年〕
1931年1月~9月,闽西列宁师范学校教室设于此。闽西列宁师范学校校长郭滴人。该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许多闽西籍党政军领导人都曾在此就读过。该校还出版了校刊《晨光》,刊载各种政策、方针、社论和许多具有苏区斗争特色的通讯、杂文等类型的文学作品,保证将最新内容及时传送到群众手中。
该旧址建于民国初年。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总面宽25米,总进深62米。土木结构,三座两进三落合院式土楼。中轴线上依次为前堂平房、两层中堂、主楼。后端南侧主楼3层,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北侧主楼4层。天井两侧有厢房与三座楼房相连。1933年中堂烧毁,后重建复原。目前该址无人居住,屋内墙面外壳剥落,潮湿长苔,前半部分保存基本完好,后半部分破损坍塌,杂物横生,杂草丛生,圈养家禽。屋外柴木堆砌,墙面外壳剥落,电线杂乱。
除了上述遗址外,虎岗还有闽粤赣军区兵工厂,闽西总工会,闽西监狱等多处遗址。
保护虎岗旧址 抢救历史文物 发展虎岗红色旅游的建议
保护革命旧址,发展红色旅游,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
永定虎岗革命旧址、遗迹,记录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珍贵的历史资料,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好教材。因此,保护好革命遗址,建成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一件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代人相继离世,永定虎岗革命旧址、文物如再不加快抢救,将无法挽回损失。经调研考察,建议如下:
(一)强化领导,形成共识。
修好革命旧址,使之发挥教育和激励后人的功能。广大干群特别是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为切实将虎岗革命旧址保护维修工作落到实处,要成立以永定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保护维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认真研究,根据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分解任务,分期分批地监督实施。各部门要依照分工,相互配合,分步实施,落实责任机制。
(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1.旧址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恢复原貌,并且将周边的杂物搬除,清理干净。 2.旧址内摆放消防器材,并由专人分管,部分旧址需完善挂牌。 3.在旧址保护初步修复后,走市场化开发道路,鼓励、引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结合,进一步投资开发,扩大旅游市场。
(三)多方投入,形成品牌。
建议立项拨出专款用于工程投资。可通过招商引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同时,积极向上申报,争取列入省、市和国家红色旅游项目盘子。整合、优化虎岗旅游资源,积极对外宣传、推介红色旅游路线。
(四)保护革命旧址,发展红色旅游,是建设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保护革命旧址,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巨大的文化意义。每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记录了意义重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开展红色旅游,就是要把这种先进性文化进一步弘扬,教育后代,激励后人。红色旅游过程,既是观光赏景的过程,也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人们感受到红色景点,已不是几处简单的旧址,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了解革命历史知识,挖掘革命精神内涵,赋予新的时代特色,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当前全国各地发展红色旅游方兴未艾。井冈山、瑞金、延安等革命圣地吸引了国内众多游客前往参观、学习、旅游,对推动老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虎岗作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遗迹也有着较高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保护、整理好这些文物、旧址,可以为发展红色旅游事业打下基础。我市可以将这些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也可以单独成为一条内容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