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闽西苏区社会事业取得的显著成绩,有力地推动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红四军入闽前,闽西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文盲占闽西总人口的80%。在闽西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闽西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推动者着闽西苏区的巩固和发展,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基石。
苏维埃文化教育是进行革命战争和苏区政权建设的有力武器。苏维埃政府注重在苏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苏维埃的文化教育体制大致由文化、教育事业、新闻出版业和卫生体育事业组成。在文化教育事业方面,闽西苏区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苏维埃政权下,闽西创办了第一所妇女夜校——新泉妇女夜校。中央苏区正规的红军学校来源于1929年闽西苏维埃创办的闽西红军学校。闽西苏区印刷业发达,共青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青年实话》等刊物在长汀印刷。卫生事业方面,当时中央苏区的卫生人员主要是闽西培养的,苏维埃国家医院的前身是傅连暲将福音医院从长汀迁至瑞金后改建的。
苏区政府倡导组织群众文化团体。如俱乐部、新剧团、列宁室、阅报社等,使群众积极参加与投入到苏区文化建设上。闽西各界社会人士创作流行的革命歌谣大约有上万首。如永定暴动前后的《农工歌》流传甚广。苏区人民用革命歌谣歌颂共产党、红军,革命领袖和红色政权。如“娥眉月子角弯弯,红军来了最喜欢。农民翻身全靠党,共产党恩情永不忘”。“月头一出高万丈,幸福山歌岗上唱。歌唱恩人毛泽东,歌唱救星共产党”。“人民政权苏维埃,恩情比天还要大,领导人民分田地,分田分屋又废债”。革命歌谣创作繁荣活跃,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富有强大的革命鼓动性和战斗力。它道尽了农民心坎里要说的话,为大众所理解,为大众所传颂,是广大民众欣赏的艺术。1929年7月,红四军在闽西创办的铅印刊物《浪花》,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张军报。1930年到1932年的两年间,闽西苏区出版各类书刊达23种,如《红旗》、《赤报》、《政治简报》、《捷报》、《瑞金红旗》等;闽西苏区创办有《红报》、《闽西红旗》、《闽西列宁青年》、《晨光》等,有《共产主义ABC》、《社会主义浅说》等理论读物,还有许多宣传材料、文化教育课本等。其中,《红报》是闽西苏维埃政府机关报,是反映闽西苏区政权建设的舆论阵地。1931年春,以长汀毛铭新印刷所的人员和设备为基础,成立了闽西苏区最早一家由苏维埃政府直接领导的印刷出版发行机构——闽西列宁书局。共青团中央局机关报《青年实话》等刊物就是在长汀闽西列宁书局印刷的。闽西列宁书局印刷的马克思、列宁等人头像质量很高,在苏区广泛流行。
闽西苏维埃政府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创造出成千上万所学校朗朗读书声的奇迹。闽西苏维埃政权从1930年3月开始,6岁至14岁的男女儿童进入苏维埃政府设立的高、初级劳动小学读书,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31年闽西苏区在597个乡,85万人口中,基本上实现了区区有高级小学,乡乡有初级小学,使7至15岁的工农子弟几乎全部进入学校学习。同时,还普遍开展了群众性的以扫除文盲为中心的识字运动。在问字所、识字班、读报团、看图识字、夜校、工农补习所等各种形式的扫盲活动中,设立在路旁、田头的识字牌,无疑是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种识字牌上写着字和画,每天换一次,凡过往行人均须会读会写,不会者由儿童团负责教会才可通过。至1934年1月,上杭县通贤区的7248人,减少文盲达65%,能看《斗争》杂志的占4%,能看《红色中华》报的占5%,才溪区全区8782人,能识50至100字的占30%,能写简单的信件和看《斗争》、《红色中华》的有15%。[《才溪消灭文盲运动成绩》,《青年实谱》第3卷第8号,1934年1月。]如此显著的教育成效,无怪乎埃德加·斯诺在其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惊叹地写道:“在有些县里,红军在三四年中扫除文盲所取得的成绩,比中国农村任何其他地方几个世纪中所取得的成绩还要大。”[《红星照耀中国》,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59页。]
闽西苏维埃政府重视建立和发展苏区的卫生事业。1929年3月,红四军攻占长汀城后,长汀福音医院院长傅连暲带领全院医务人员为红四军医治了几十名伤病员,并为全体指战员接种牛痘,制止了天花流行。福音医院原是英国人创办的教会医院,有医生护士70多人,病房10多间,是当时中央苏区最早为红军服务的医院,也是中央苏区设施最齐全的医院。毛泽东、陈庚、伍修权等人都曾在福音医院治疗、休养。1933年,福音医院迁往瑞金,改名中央红色医院。傅连暲担任院长。傅连暲将他历年积购的价值2000余大洋的药品和巨额家产无偿捐献给医院。《红色中华》以“红匾送给捐巨产的傅院长”为题,报道了这一动人事迹,称赞傅连暲为“苏区第一模范”。为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傅连暲主持开办了“中央看护学校”、“红色医务学校”招收学员近百名,培养的学员后来成为中央苏区的主要卫生人员。
苏维埃政府通过废除旧文化、建设苏维埃新文化的工作,闽西苏区的歌谣、戏剧、文艺制作、新闻出版、体育卫生等文化事业都取得重大成就。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苏区人民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为苏区创造了一个反对封建旧文化、旧道德,树立新文化、新风尚的文明氛围,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五、闽西苏区培育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为民执政理念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草命,夜走山路访贫农”。这首脍灸人口的山歌,是当年苏区干部优良作风的真实写照。苏维埃政权各个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如为了解决农业生产问题,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将土地普遍分给农民。通过组织春耕生产运动、复耕运动、秋收秋耕运动和冬耕运动,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消灭荒田,以各种形式解决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毛泽东、朱德等红军统帅不忘利用战争间隙,带领红军指战员帮助驻地群众春耕插秧,发展农业生产。苏维埃政府还组织各种生产合作社,如犁牛合作社、耕田队、劳动互助组等,解决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不足、耕牛不足的困难。闽西苏区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群众缺粮,干部想办法采买、调剂。农民群众在生产上有困难,政府组织互助合作社,设法解决劳动力、耕牛、种子、肥料不足的问题。组织群众,冲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解决物资供给问题。群众带小孩难,苏维埃政府办起了托儿所。农民群众子女上学难,政府因陋就简,办起了各种学校、夜校、识字班,开展扫盲运动。群众看病难,政府办起了诊所,开展卫生防疫运动。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总结党的建设经验时曾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未,就得和群众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在苏维埃政权建设中,毛泽东对那种只一味注意战争,如“扩红”,而不重视组织生产、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工作作风进行了强烈的批评。如汀州市政府机关的有些工作人员,只管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对汀州群众严重缺米、缺盐、缺柴,生活困难等切身利益问题,不讲也不管。为此毛泽东召开干部会议,批评汀州市政府的官僚主义作风,教育干部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闽西苏区形成的调查研究、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正是由于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引领,红色区域内群众的革命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对于苏区政权的政策、号召,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热烈响应,对于苏区政权下达的任务,即使再困难,闽西苏区的人民群众也积极完成、主动分忧。如:闽西各级苏维埃政府在反“围剿”战争中,开展扩大红军的工作。每当扩大红军的任务下达后,各级苏维埃政府都当作最重要的工作来抓。闽西苏区的广大工农群众从沸腾的斗争生活中深刻地认识到,没有革命的胜利,就没有自己的翻身解放。他们认识到扩大红军,参军参战是苏区人民的本份,是广大青壮年应尽的义务,争先恐后参加红军,形成了一个扩大红军的热潮。在扩大红军运动中,到处出现了父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当红军或父子同当红军的动人事迹。如红四军入闽时,长汀县城就有300多人主动报名参加红四军。河田、红坊两区80%的青壮年参加了红军。据《红色中华》及有关资料统计,闽西苏区仅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扩大红军共达3万余人。红军长征出发的八万六千人中,有三万闽西子弟兵。闽西苏区成为中央主力红军的一大来源地。在整个苏区时期,闽西先后有10多万工农子弟加入红军,在壮大红四军的同时,先后创建了红九军、红十二军、红二十军、红二十一军、新十二军、红十九军等六个军。闽西成为红军的故乡,将帅的摇篮。
闽西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主要区域,是它的重要基石,在这里共产党人积极开展大规模红红火火的政权建设实践,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执政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作出了重大贡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