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战苏南
上海 一九四0年底 日伪出没之地
邓六金因病赴上海治疗 一天抱着孩子上医院 却遭遇汉奸盯上 勇敢的六金 与汉奸绕着圈子 机智地甩掉尾巴
地下联络站已暴露 六金一家迅速南下转移至盐城根据地
苏北。盐城。 六金爱人曾山 与刘少奇、陈毅、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邓子恢 奉党全集重新组建新四军 陈毅浓重的四川话 在山林中回荡: 反共顽固派一月十四日消灭了军部, 但是,一月二十五日,我们的军部又成立了 …… 抗日的曙光 在中国南方重现
鬼子扫荡部队像猎狗 四处乱窜 烧光、杀光、抢光 鬼子搞“奔袭”“清乡” 大扫荡弄得乡村鸡犬不宁 新四军以树林掩护 布下绿色屏障与日寇巧妙周旋
反扫荡与打埋伏 就成了六金等新四军家属的家常饭 打埋伏的日子里 六金与孩子住在群众家里 共同对付凶险的日寇与敌伪
根据地在敌人的围困下 群众生活十分困苦 打埋伏的日子 远离了自己的部队 远离了自己的亲人 除了生活困难 敌情的压迫 常使一些家属担心受怕 六金就讲起红军长征的故事 激励家属们树立信心 战胜眼前困难
六金亲眼目睹 群众 常常牺牲自己的亲人 只为了掩护 新四军将土家属和后代的 安全转移 或过封锁线
军民的鱼水情 再次见证了苏区的博大无私
为了行军打仗 为了部队安全
六金主动要求工作 把孩子阿留 就寄养在群众家里
爱人是组织部长 不方便直接安排工作 她主动来到淮南根据地 找到第2师政委、淮南区委书记谭震林 要求到一线去抗日 不论职务高低
于是 她在淮南担任了某乡党委书记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工作 支持前线子弟兵打仗 一首新四军军歌 总吟唱在她的心里: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血染着我们的姓名 孤军奋斗罗霄山上 继承了先烈的殊勋 ······ 扬子江头淮河之滨 任我们纵横的驰骋 深入敌后百战百胜 汹涌着杀敌的呼声 ······ 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 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十六、转碾大连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 不可一世的太阳旗 降下它狂热的头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感时花溅泪 河山为我狂
和平的曙光悄悄来临
然而 国民党反动派却又撕破 和平的安宁 向人民 举起了内战屠刀
内战全面爆发 华中野战军进军山东 六金随妇女部李坚真大姐 进入山东莱阳 从事土解放区的土改工作
随后 国民党发动山东重点进攻战役 华东局将山东党政干部领导家属转移 到半岛对岸的 大连 那里由苏联红军接管
这又是一次特殊的迁移队伍 这又是一次艰难的转移
一九四七年七月 六金的队伍从莱阳经文登到石岛 国民党的军舰已严密封锁了海面 每天都乘船闯海 都因弹雨封锁返回 整整一个月 队伍住在石岛的小船上
迂回到威海 然后再从威海闯海到大连
在去威海的路上 为照顾邓六金行动不便 邓六金留在当地老乡家埋伏下来
李坚真带队伍及六金的老二老三 先到威海
邓六金不想拖累大家 也同意这种办法 队伍离开石岛后第二天 要强的邓六金 想念孩子 相信队伍 想起长征中的那次差一点的掉队 决心赶上队伍
她谢绝了老乡的挽留 忍受着剧痛赶部队
血 无情地顺着腿往下流 她咬咬牙,忍住疼痛,继续前行
过多的失血 六金昏倒在地······
几个老乡路过发现她时 邓六金深知军民鱼水深 大胆亮明了身份: 我是解放军
好乡亲 砍了树枝扎成担架 一路护送,把她抬到威海码头 赶上了队伍
亲人啊 用什么语言 可以抒写的 那份军民鱼水真情呢
在威海 国民党的军舰早已组成了枪林弹雨 严密封锁了海面 切断了山东与大连的海路
六金带着两个孩子和怀上七个月的胎儿 与战友们 在海上伺机突出封锁 几次突出 无法突围
渔船 在海上剧烈颠簸 无情的风浪 让七个月的孩子早产了
孩子的降生 让六金心碎 因为那怕一声的啼哭 便会招来敌人 系全体军属的生命安危于一线 她固执而痛苦地喊叫: “不能连累大伙,扔下海---”
她知道 红军长征中 为生一个孩子 红一军团长用了一个团战士的生命来换取 一个战友为了行军安全 不让孩子啼哭 把刚生下的孩子不慎捂死
自己在反扫荡进过封锁线时 也因为孩的哭声 差一点 招来敌人疯狂的子弹
对不起啊 让苦命的孩子 不是母亲心太狠 只因为革命需要 舍了自己 才能留住更多的生命
见李坚真大姐接过孩子 转出舱门 六金痛苦得 晕死了过去
随后几天 船成功突围抵达岸边 李坚真大姐竟然抱着刚出生的孩子 走上岸来
邓六金又惊又喜 原来 孩子一出生 便仿佛知道一船人的生死存亡 不哭不闹 李坚贞大姐 精心照顾孩子 巧妙地把孩子保护了下来 大家纷纷给孩子取名:海生 后来,这位孩子 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共和国将军的命运 如此神奇
十七、组建保育院
一九四八年 国共生死决择的一年 国共最后决战 淮海战役打响
为解决部队孩子问题 中共华东局决定在济南城 组建华东保育院
六金挺身筹建保育院时 往事一幕幕呈现:
丁儿(曾庆红)出生后四个月 正是皖南事变前夜 丈夫曾山撤出皖南 到苏北解放区工作 六金也不得不离开皖南 将丁儿送到江西吉安由婆婆抚养 一次日寇在吉安扫荡 进村还烧毁了曾家房子 才六岁丁儿 异常的机灵 没有哭,没有喊 独自逃出家门 在一棵大树洞里躲了两天两夜 躲过了魔爪
次子阿瘤也经历苦难 "皖南事变"后 为了方便工作 邓六金把阿瘤送到老乡家 孩子经常发烧,而且一发烧就抽风 把抚养他的老乡吓坏了 老乡害怕 不论邓六金怎么请求 坚决不肯再帮她带孩子
是啊 革命不就是为了后代幸福地生活吗 革命者在前方生死奋战 甚至牺牲 他们的孩子们 应该有一个安稳的家了
邓六金与李静一 风风火火筹建 共和国“马背上的革命摇篮”
一切从零开始 四五十位文化教员 简单的桌椅 课桌 六十多名华东局和华中野战军的孩子们 从此组成了一个新家 (从1948年6月开办到1949年6月向上海搬迁之前 华东保育院在山东共接收了1岁至10岁的孩子137人。 陈毅、粟裕、张鼎丞、罗炳辉、曾山和 三野、华东局、山东省、军区许多领导的孩子都在其中)
这是一个流动的家 邓六金便像是挑着摇篮的挑夫 精心照料着孩子 从济南 到青州大官营 这些革命的后代 许多孩子 的父母已壮烈牺牲 带好孩子 就是对党 对牺牲烈士最好的交代 邓六金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 精心照料润 保育院创办之初 大批粮食支援了前线 后方的粮食比较紧缺 配给保育院的只有白薯粉 孩子们营养不良 面黄肌瘦 能吃了白薯粉 便是你追我赶
邓六金心急如焚 她常常日夜奔跑到华东局、华东军区、地方政府 四处求援 给保育院争取来了白面、大米、猪肉 还争取来了五头奶牛和四只奶羊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 孩子们脸红润起来 个儿长高了
有一天 一岁多的小女孩陈淮淮 (父亲是老革命陈同生,参加过广州起义等 长期从事统战工作,解放后曾经担任 上海市统战部部长, 被作家巴金称为“三十年代的活字典”。) 不慎被村民麻疹传染 整个华东局 找不出一支青霉素 一定要保护好老革命的后代 邓六金只有一个念头 不惜一切代价 抢救孩子
当夜 邓六金带着医务员丛树贞 骑着大马 一夜急行军近三百里 赶到济南 向一家教会医院求教 购得两盒青霉素 又连夜赶回
小淮淮得救了 保育院盛开了笑声 (保育院在大官营期间 共发生过3次流行性传染病 生病儿童87人,全部康复)
一九四九年五月.上海 中国第一大城市解放 曾山任上海市副市长 华东局和华东军区移驻上海 邓六金奉命带着她的“革命摇篮” 从青州 从火车 三天三夜 安全到达南京 换了轮船 渡过了长江再坐火车去上海 二千多里路的艰难转折 把八十多个孩子 平安送达上海 连同坛坛罐罐 在车站等候多时的父母 拥抱着孩子 眼泪与激动 模糊了火车与行人
此后 华东保育院改名为上海保育院
多少年后 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了 (邓六金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的华东保育院,抚育、培育了近千名革命后代) 他们 大多成为了国家栋梁
无论是年轻意气风发 而是到了白发苍苍 无论身居何种职位 都亲切地称呼邓六金为 妈妈 革命的老妈妈
十八、情系老区
一九五三年 邓六金到达北京 先后在中央财委 政务院管理局工作 担任过全国妇联执行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
文革中 她与爱人曾山历尽洗劫沧桑 但始终保持 共产党 坚贞与清白
当时光迈进八、九十年代 八十高龄的邓六金 爬山涉水 深入还到安徽、江苏、闽西大山深处
一路追寻 一路思考
为老区发展鼓与呼 为老区发展呐与喊 回北京后 向党中央写了考察报告 如实 反映老区人民的心声 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 亲自在信中批示
党中央及时向皖南派出医疗人员 向闽西增拨了教育经费
北京——老区 汀江——中南海 两地之间 只有一个字:爱 大爱无疆
邓六金在回忆录中写道: “离休后, 我依然把自己的生命和孩子们连在一起, 心里总在想着, 自己还能为孩子们做一些什么? 我担任了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的理事, 一有机会,我就为孩子们‘化缘’, 动员各方面支持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 支持儿童教育事业。 几年下来, 可能也为基金会筹集了几十万元资金……”
一九九七年,她联络海外侨胞捐资三十万元港币 在故乡旧县乡里建起了"金城希望小学", 还争取到四百万元资金 改造旧县乡至白沙镇二十三公里的公路 当年的红色地下交通线 旧貌换新装 一条条宽广的水泥路 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康庄大道
十九、永远的长征女战士
二00三年七月十六日 一颗伟大的心脏 一位长征女战士的心脏 一位慈祥博爱的心脏 停止了跳动
她最后的笑容 似闽西的杜鹃花 雕刻在大理石上 在大地永远绽放
在生命最后一刻 她还嘱咐家人用自己的平生积蓄 为家乡 建一座图书馆 一座给孩子们永远的 知识宝库和精神殿堂
二00五年四月 邓六金的孩子们 亲自来到上杭 为上杭实验小学图书馆建设确定方案
一年后 老妈妈关心援建的 上杭实验小学鑫鑫图书馆 书声琅琅 书香飘拂
千年古城如此温馨 如此从容
一段历史荣荣耀一座城 一个人 也可荣誉一座城
这是革命妈妈的城 中国的红色摇篮
在这片红色的街道上 处处是红色的记忆
从临江楼 到太忠庙 从早康会议到古田会议 从文昌阁至苏家坡至才溪乡······ 星星之火 像菊花一样处处盛放
红色足迹 遍及汀江两岸 上杭 每一块土地 都有红军的足迹 每一间房屋 都有红军的故事
杭川大地上 每一间窗户 每一条小巷 每一条河流 每一座山冈 都在讲述 一位红军长征女战士的故事 ······
二十、故土新姿
旧县,新坊 秋天的色彩总让人向往
今天重访昔日的烽火山乡 只因为我的灵魂深处 还有一丝的猎奇 还有一些惶惑
巍峨扁山岽 群峰叠翠下新村俨然 小巧玲珑的鑫鑫公园边 小桥流水、红砖碧瓦、别墅人家 新农村建设 显山露水
缓缓的山坡上金色的果实 咂在坡地 滚到 屋檐
一层层丰盈的稻子 在阳光下闪烁 排列成一行行 这幸福的阶梯 搭在农家的 围屋上
屋顶 金灿灿一片 农家头项着 祥云
旧县河清澈如玉 弯弯的河段 一张张鲜活鱼儿的温床
豆腐和河鱼 已成为旧县乡村旅游的 招牌与广告
当年的革命种子 今天的枝头硕果 这一切来得 顺利成章
在旧县乡政府 上杭县最年轻的乡镇党委书记张如春说: “矿业兴乡、农业富乡、三产浩乡” 三个招数 让旧县不旧 当然 新坊更新
西北面的名胜紫金山 旧时杭川十景“金山旭日” 万重光芒 穿透闽山闽水 遍及 四十个国家与地区
被中国黄金协会评为 “中国第一大金矿”。 产金量世界第十 全球五百强
也许是巧合 也许是预言 啊 当年的六金 排名第六,取名本与金无关 今天的旧县 黄金满山
但我在旧县的河滩上 感受到的 比黄金更金贵的是信心 新一代旧县人创新求变的信心 在旧县河两岸边 鼓荡 然后 从汀江 涌上南海 跃入太平洋 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翅 起航······
2011年12月12日第一稿 2012的2月第二稿
(邱德昌,男,1968年生,上杭中都人,现供职于龙岩市新罗区旅游局。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龙岩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龙岩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出版有诗文作品集《过去的好时光》《渡口》《山水知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