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黄东涛>>正文
接通“国学热”与“毛泽东热”
2023-01-11 11:19:13
作者:黄东涛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华大地上悄然涌动起两股热潮:一股是“国学热”,一股是“毛泽东热”。人们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于“国学”或“毛泽东”,似乎是一股全民“热潮”。其实,这种说法不过是一种错觉。无论是“国学”,还是“毛泽东”,并没有真正热起来。如果一定要这么说,当前的所谓“热”不过是一场“虚热”或者是“预热”。何以言之?看看那些高谈阔论国学的人们,有几个在践行国学呢?看看那些言必称毛泽东的人,有几个在践行毛泽东之道呢?我们再环顾一下四周,从大街小巷到学术殿堂,从网络末梢到广播卫视,从平民百姓到大师大腕,我们的主流,我们的流行,我们所推崇的,又在哪里能闻到道地的“国学味”或者“毛泽东味”呢?如果真热,就一定有味。如果没味,那么这个“热”就值得怀疑。所谓“国学热”或者“毛泽东热”,不过是一些“爱好者”在圈子内的一种自我安慰罢了。真实的情况,不是“热”,而是“冷”;不是“实热”,而是“虚热”,顶多算是“预热”。中华民族要复兴,文化必须复兴;而文化的复兴,必须伴随着国学的复兴和毛泽东思想的复兴。这是中华民族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天的现象,无论好坏都是一种“征兆”,预示着真正热潮的行将降临。

    当前“国学热”与“毛泽东热”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不可能有真正的热潮;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必然起到负面作用,以至彻底熄灭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搞国学研究的人不懂毛泽东,回避毛泽东,妄评毛泽东,甚至大骂毛泽东;搞毛泽东研究的人不懂国学,回避国学,妄评国学,甚至大骂国学。这是大问题,是有点中国特色的大问题!纵览世界各国各民族,像咱们这样思想分裂的民族恐怕不多。把“国学”与“毛泽东”分割开来、对立起来,恐怕是二十一世纪天大的笑话。难怪王绍璠先生曾断言:“中国人要灭掉日本人很容易:只要继续闹笑话,总有一天会把日本人笑死。”

    研究国学,能绕得开毛泽东吗?国学,顾名思义,一国之学。中国的国学,应该指中国原创的学问,准确地说,是指中国文化传统。这个传统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已经上下五千年了。中华民族之所以绵延不绝,就是因为从上古时代到中古,以至近代、现代、当代,孕育了数不清的圣贤,这些圣贤创造了精神与文化,这些精神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和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与文明。从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孔子、墨子、荀子、孟子、庄子、韩非子……马祖、百丈、临济……朱熹、王阳明……鲁迅……,这些创造历史文化的圣贤们,他们身上有什么是“一以贯之”的共性呢?“圣之时者”。圣贤与时代是紧密相连的,圣贤与时代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圣贤与时代的人民是紧密相连的。在他们身上,我们能感受到“参天地化育”、“惟精惟一”、“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内圣外王”、“中和之道”、“明心见性”、“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知行合一”……,而所有这些美好情操,在毛泽东身上同样是一览无余。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堪称二十世纪的中国圣人。有些人诋毁毛泽东,说他借文革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根都给断了。这恰恰是对毛泽东的误解,也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历代圣贤共同肩负着几乎同样的使命:传承精华,扬弃糟粕。圣贤带领人民谱写着历史。一部中华民族文明史,就是一部中华圣贤的承担史。没有毛泽东大无畏的批判精神、造反精神与承担精神,中华民族就不可能从乾隆中叶以来的文化颓势中逆转起来,就不可能从2500年来自孔子创始被历代帝王所御用的儒家道统中解放出来,更不可能放下包袱敞开心扉去迎接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来救亡图存、复兴中华。毛泽东批判的不是中国文化精华,而是那些不符合时代的、僵化的、落后的中国文化糟粕,譬如官文化、小农意识、封建迷信等等。这个恰恰是今天搞国学的学者缺少的。我们应该以批判的精神继承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使之符合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

    研究毛泽东,能够不懂国学吗?多少年来,学术界的主流都先验地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句话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把它僵化为真理,以至把马列主义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来源。由此造成一种误导,似乎只要研究好马列主义就自然懂得了毛泽东思想,甚至以为,只要学习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可以不用学了,试图以马列主义包含毛泽东思想。事实上,毛泽东思想的确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但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不是被包含的关系。让我们翻开历史回顾一下:毛泽东的第一个二十八年,博览群书,遍访明师,上下求索,其思想与行为基本上是受国学尤其是湖湘文化的熏陶形成。尽管毛泽东投入了七年时间研究西学,但主要的不是马克思主义。只是在二十八岁觉悟之后,他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第二个二十八年,众所周知,毛泽东顶着巨大的来自共产国际的压力、来自马列主义大专家的压力,才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队伍,从死亡的绝路带到了生存发展之地。如其说是马列主义成就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不如说是毛泽东借助马列主义成就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第三个二十八年,也就是解放后的毛泽东,一方面要借助苏联老大哥的帮助发展“一穷二白”的中国;一方面,又不得不顶着来自老大哥巨大的政治和军事压力。中苏关系破裂后,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艰苦奋斗,不断地从“苏联模式”中走出来,取得了国防与经济建设的辉煌成绩。由此不难推论,毛泽东思想的来源主要有三:其一,中国文化传统,也就是“国学”的滋养;其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丰富实践经验;其三,才是马列主义。毫无疑问,国学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最主要来源。毛泽东思想在在处处闪现的都是中国文化的智慧光芒。从毛泽东著作中,我们可以读出阴阳五行,读出易经的变与不变,读出中医的辨证施治,读出儒家的礼乐教化,读出道家的清静无为,读出佛家的慈悲喜舍。不懂马列著作,也可以读懂毛泽东思想;不懂国学,却不能真正读懂毛泽东思想。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学习毛泽东的大我心
·下一篇:以红色心法4.0应对西方工业4.0
·毛泽东的扶阳思想
·向党学习,向党而生(深度好文)
·毛泽东思想与《易经》思想
·毛泽东的“愚”——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四十周年
·以红色心法4.0应对西方工业4.0
·学习毛泽东的大我心
·中红头条:黄东涛:向党学习,向党而生(深度好文)(上)
·黄东涛:向党学习,向党而生(深度好文)(中)
·黄东涛:向党学习,向党而生(深度好文)(下)
·红色头条-黄东涛:毛泽东思想与《易经》思想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毛泽东的扶阳思想
向党学习,向党而生(深度好文)
毛泽东思想与《易经》思想
毛泽东的“愚”——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四十周年
以红色心法4.0应对西方工业4.0
接通“国学热”与“毛泽东热”
魏巍: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著名作家魏巍题词
我崇敬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英雄毛泽东
忆东北抗日联军将领周保中同志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想念伟人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