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党代会
1987年7 月25—29日,中国共产党青州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市政府楼前会议室召开,与会代表407 人。此次会议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提出了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任务。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中共青州市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提出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党要管党”原则,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前实现第二个翻番。选举产生中共青州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32 人,候补委员5人;选举产生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5人。29日,中共青州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会选举常务委员会,隋华堂当选市委书记,王治华、李刚、陈孔光当选市委副书记,宋宝金、李光华、邢其典、李德广、吕长胜、赵爱梅、吴同一当选常委。李光华当选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第七次党代会
1990年3月24-27 日,中国共产党青州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市政府楼前会议室召开,与会代表400人。此次会议是在改革继续深入、生产稳步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的形势下召开的,提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治理整顿中开拓前进,争取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任务。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中共青州市委第六届委员会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把青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报告。报告提出全市经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继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把稳定局势和发展经济统一起来,在稳定和改革中求得新的发展,奠定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具体目标是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稳定增长,工农业总产值年递增百分之11.4,财政收入年递增百分之12;推进技术进步,提高效益水平;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控制物价上涨幅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逐步提高城乡人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会议选举产生中共青州市第七届委员会,委员31人,候补委员4人;选举产生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5人。27日,中其州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选举常务委员会,隋华堂当选市委书记,王治华、李刚、陈孔光当选市委副书记,宋宝金、邢其典、李德广、吕长胜、吴同一、张庆吉、李怀忠当选常委。邢其典当选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第八次党代会
1995年3月 10—13 日,中国共产党青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市政府楼前会议室召开。与会代表 410 人。此次会议是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全面加速的形势下召开的,提出了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线,加大改革力度,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全市经济再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听取并审议通过中共青州市第七届委员会关于《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振兴青州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提出以后五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奋斗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1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百分之2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百分之10,社会各项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选举产生中共青州市第八届委员会,委员31人,候补委员4人;选举产生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5人。13 日,中共青州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选举常务委员会,韩宝光当选市委书记,李怀忠、吕长胜、魏邦助当选市委副书记,吴同一、徐振溪、牛景和、李贵澜、田立胜、刘鸣岐、张江汀当选常委。吴同一当选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第九次党代会
1998年2月12—15 日,中国共产党青州由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市政府楼前会议室召开。与会代表410 人。此次会议是在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的形势下召开的,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务实创新,团结奋进,把全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基本形成“新兴工贸城市”框架,努力使青州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处于全市领先地位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听取并审议通过中共青州市第八届委员会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报告。报告提出以后一个时期全市主要任务是:以中共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突出青州发展特色,推动科教兴市。会议选举产生中共青州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31 人,候补委员4 人;选举产生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5 人。15日,中共青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选举常务委员会,辛生宏当选市委书记,陈仁杰、田立胜、李春水当选市委副书记,刘希玉、孙万奎、牛景和、刘鸣岐、隋同文、苑德平、孙忠礼当选常委。刘 希玉当选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第十次党代会
2003 年1月11—14 日,中国共产党青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在云门剧院召开,与会代表 416 人。此次会议是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明显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形势下召开的,提出了创新、开放、实干,加快建设山水园林型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中共青州市第九届委员会关于《实践“三个代表”坚持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提出以后五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精神,大力实施工业立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富民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新型工业化、农业标准化、商贸旅游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好坚实基础。会议选举产生中共青州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31人,候补委员4人;选举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I5人。14日,中共青州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选举常务委员会,刘克强当选市委书记,李春水、刘希玉、张洪全、孙忠礼当选市委副书记,郑华利、孙希光、鞠振华、董连胜、赵绪春、田素英当选常委。孙忠礼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第十一次党代会
2007 年1 月 25—27日,中国共产党青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云门剧院召开,与会代表 400 人。此次会议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县域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城乡统筹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形势下召开的,提出了大力实施“六项措施”、全力打造“两城三片六大基地”,加快建设“三名一强”现代化新兴城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中共青州市第十届委员会关于《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团结奋进为振兴青州建设现代化强市而努力奋斗》的报。报告提出以后五年全市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全力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名市、生态名市和经济强市”为目标,加快形成“两城三片六大基地”(西部依山的老城、东部傍水的城市新区:北部发达的工业片区、南部优美的旅游片区、东北部新型的物流片区: 机械制造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冶炼建材基地、现代物流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和花卉苗木基地)的城市发展整体布局,继续突出工业振兴、城市建设与管理转型、服务业提升、新农村建设四大工作重点,做强做大机械加工、石油化工、冶炼建材“三大主导产业”,及现代物流、旅游休闲、花卉苗木三大优势产业,狠抓招商引资、市场运作、环境优化、改革创新、作风转变、诚信建设“六项措施”,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会议选举产生中共青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45 人,候补委员8 人:选举产生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29 人。27 日,中共青州市委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选举常务委员会,王立胜当选市委书记,孙忠礼、魏志强当选市委副书记,董连胜、肖好文、韩幸福、田素英、王波、杨学昌、崔照忠、杨晓辉当选常委。杨晓辉当选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第十二次党代会
2011 年 12月22—24日,中国共产党青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银座佳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与会代表 400 人。此次会议是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县域发展开创新局面,经济转型升级、扩大改革开放、城乡统筹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民生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的形势下召开的,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奋斗目标。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中共青州市委第十一届委员会关于《凝心聚为团结奋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提出以后五年全市工作总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11153”工作部署,即围绕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一个目标,突出工业发展一个重点,打响东方花都、文化青州一个品牌,做好城镇建设与管理、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五篇文章,强化科学投入、软环境建设、党的建设三项措施,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依托,奋力建设经济文化强市。会议选举产生中共青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45 人,候补委员 8 人:选举产生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9人。 24日,中共青州市委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选举常务委员会,孙忠礼当选市委书记,韩幸福、杨云生当选市委副书记,李学仁、葛英煜、胡文星、任宪强、庄鹏、王树国、刘永福、高凌云当选常委。任宪强当选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第十三次党代会
中共青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于2016年1月13日至14日在银座佳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与会代表400名。此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县域综合实力得到新的提升,产业升级稳步推进、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城乡发展日趋协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从严治党务实有力的形势下召开的,提出了“树立正气、敢于担当,全面发展、再创辉煌”和“深入实施‘一二四三’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五强四宜’城市”的奋斗目标。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韩幸福代表中国共产党青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再创新辉煌、实现青州梦,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会议选举产生中共青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48 人,候补委员 9 人:选举产生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9人。在十三届市委一次全会上,韩幸福当选为市委书记,鞠立强、葛英煜当选市委副书记,韩幸福、鞠立强、葛英煜、刘永福、郭建伟、陈同洲、宋正树、王万信、孟祥韬、魏林卿、王海华当选常委。郭建伟当选中共青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结束语:
青州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始终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在不懈奋斗中显示独特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让我们铭记历史,承继伟业;团结奋斗,再创辉煌!
只有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才能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通过学习《青州党组织发展和县(市)委沿革历程及青州市历次党代会概况》,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从苦难辉煌的奋斗岁月中传承红色基因,从气吞山河的发展历程中强化使命担当,从先辈典型的高尚境界中坚守信念信仰,从管党治党的重要经验中淬炼本领能力,进一步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立足岗位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助推青州追赶超越。结合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青州党组织发展和县(市)委沿革历程》、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与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实践实干有机融合,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明晰职责使命,强化担当意识,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身边的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解决群众身边存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一步增进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青州人在抗日战场上》(530千字),樊光湘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中共青州地方史》(第一卷1925-1949)(308千字)樊光湘编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3)《发展中的青州革命老区》(530千字),樊光湘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8月第1版。 (4)《青州红色记忆》(600千字),樊光湘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 (5)《青州市青少年党史教育》(350千字),樊光湘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8月第1版。 (6)《青州抗战专辑》(306千字),樊光湘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 (7)《云门抗日烽火》(155千字),樊光湘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12月第1版。 (8)《青州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765千字),樊光湘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 (9)《中共青州党史资料专题探讨与研究》(约650千字),樊光湘编著,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10)《中共青州地方史》(第二卷 上下册 约850千字),樊光湘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 (11)《青州改革开放实录》(1978—2016 上下册 约1100千字)樊光湘主编,线装书局出版社2018年4月第1版。 (12)《中国共产党青州历史大事记》(1921—2016 上下册 约1600千字)樊光湘主编,线装书局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