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是依据新时代党的领导地位和历史使命提出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目标要求。这一要求凸显了我们党所具有的执政智慧和实践创新,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党学说,揭示了新时代执政党长期执政规律,对党更有效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7年的光辉历程,执政也已经69年。无论作为革命党还是执政党,我们党都曾历经各种艰难和曲折,战胜诸多风险和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新世纪新阶段新时代,我们党要始终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必须以史为鉴,认真研究执政规律,激活和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一、深刻认识执政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历史是一面镜子。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对于我们党正确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的“史”,既包括我国的历史,又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也就是力求从更大的时空范围,用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去研究总结中外政权、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智慧,用以指导执政实践。
先讲一个春秋时期“鱼烂而亡”的典故,它出自《公羊传》:“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梁国是怎样亡的?是自取灭亡。像鱼一样,从内部烂起来而亡的。如果自己不烂,只是其他国家攻打,可能还不会有亡国的结果。“鱼烂而亡”这个典故启示我们,一个政权的灭亡并不一定是因为外敌入侵,更有可能是因为内部糜烂。对于我们党来说,无论什么时候都应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安不忘危,认清党面临的执政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中国历史上一直有着注重历史学习、总结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历朝历代统治者为保持政权的长治久安,都热心于探讨和总结前朝兴亡盛衰、治乱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重视历史知识学习,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在执政的道路上注意“以史为鉴”。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应该总结,从乌龟壳(指甲骨文)到共产党,这一段历史应该总结”。邓小平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他告诫全党,“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垮起来可是一夜之间啊”“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江泽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胡锦涛说:“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在党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变时期,这是对党的一个严峻考验。毛泽东曾形象地称之为“进京赶考”,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在胜利面前不要滋生骄傲自满情绪,不要重蹈李自成失败的覆辙。古今中外经验的总结,尤其是党近100年来经验教训的总结,对党不断提高并强化自身执政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江泽民曾指出:“怎么保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这是全党同志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要首先和经常考虑的非常重大的问题。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全面研究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并结合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历程来进行总结和反思”。总之,建国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把能否做到“以史为鉴”提到关乎党执政生命的战略高度来加以考虑。
如果说“鱼烂而亡”是个过于久远的历史典故,那么,对于我们党来说,有三面真实的历史镜子需要随时照一照,不断提醒自己认清执政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第一面镜子就是毛泽东同志讲“进京赶考”时提到的李自成农民军。370多年前的甲申年间,历经艰难困苦才建立的大顺农民政权,仅仅40多天就灰飞烟灭。为什么李自成农民军亡得这么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尽管李自成本人还不那么花天酒地,但他的大多数将领却已开始贪图享乐,再也无心打仗。这是中国古代“鱼烂而亡”的典型例子。第二面镜子就是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威望一度如日中天。但是,他的那些去上海等大城市的“接收大员”们,大搞“三阳(洋)开泰”(捧西洋、爱东洋、要现洋)、“五子登科”(位子、金子、房子、车子、女子),竞相抢掠、劫收横财,充分暴露其腐败面目,人心丧尽,结果短短几年时间国民党政权迅即崩溃。这是近代中国“鱼烂而亡”的典型例子。第三面镜子就是苏联东欧易帜剧变:“亡党亡国”——亡执政之党、亡社会主义之国。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艰苦奋斗几十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被希特勒打垮,并且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立下大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发展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谁能想到,这个超级大国在没有硝烟的和平环境中竟然土崩瓦解了。这就是1991年,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一件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苏联,这个有着2240多万平方公里的横跨欧亚两洲庞大疆域的大国、强国,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变故的情况下,顷刻之间解体覆亡。苏联共产党在拥有35万多名党员的时候,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执掌了全国政权;在拥有554万多名党员的时候,领导人民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为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立下了不朽功勋;而在拥有近2000万名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执政地位,亡党亡国。建设了半个世纪社会主义的东欧各国也相继改换门庭,姓“资”不姓“社”了。这些国家剧变的情况虽各不相同,但执政党没有认清执政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没有根据执政环境变化及时加强自身建设,无疑是重要原因。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这是一个更需要深思的“鱼烂而亡”的典型例子。
上述这些历史教训,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必须直面借鉴。
二、以史为鉴,直面借鉴历史经验教训
借鉴历史经验,目光才更加开阔;怀想历史故事,生命才更加充实、丰满;激发历史情愫,精神世界才得以延伸……研究过去,不忘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
以史为鉴,应当注意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在中外历史上,政权的兴衰、朝代的更迭可谓多矣,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经验教训。在世界近现代政治舞台上,曾经出现过数不清的政党。许多政党在成立之初,无不希望有一番大的政治作为,然而经过大浪淘沙,其中的大多数犹如昙花一现,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即使是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也没能避免垮台的命运。这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教训值得记取。“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就我们党来说,随着执政日久,党员干部增加了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危险性,增加了滋生腐败、故步自封的危险性。党能不能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这迫切需要全党同志以史为鉴,切实增强党的意识、执政意识和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与时俱进,追求真理、修正错误,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生机活力,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率。
以史为鉴,关键是把握党执政的正确方向。人心所向,政乃兴;人心所背,政乃亡。这是一个历史规律。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历史上一个个王朝的覆灭,世界历史上一个个不可一世的大帝国的崩溃,当今世界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的下台,都与人心向背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人心向背,归结到执政问题上,就是要解决好执政掌权“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也就是要把握好执政的方向。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执政者执掌政权,往往只是为少数人谋利益,不可能真正把人民当作主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他们失去了民心,自然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但是,党要长期执政,还必须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以史为鉴,要求我们党始终把握执政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怎样直面借鉴历史经验教训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新时代我们怎样直面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那就是不断教育全党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执政考验永远在路上。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过:“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对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治省、治市、治县乃至治镇、治村,都应当有这种精神,不懈怠、不马虎,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对于普通党员来说,就要不忘初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这样,必须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始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监督党和政府。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经受住执政考验,永远砥砺奋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要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必须坚定不移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一是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红色基因为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补充精神“钙片”。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到不断发展壮大,有她内在的红色基因,不断地为她的发展和壮大提供精神营养,这就是在长期奋斗中淬炼的先进本质、思想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红色基因为当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核心“正能量”。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如牺牲精神、奋斗精神、革命精神、奉献精神等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食粮和精神追求,更是当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红色基因为时代发展彰显主旋律。在伟大的变革时代,那些伴随于历史长河的红色基因,是我们情感的依附、精神的归宿,当年革命先辈之所以能在危亡和艰难困苦中绝处逢生,靠的就是红色基因所蕴含的坚定信仰和献身精神。面对当前的时局和形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吸收红色基因的营养和能量,充分发挥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的独特作用,激发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核心正能量,为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意义重大。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扬,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最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红色基因是信仰的种子、精神的谱系、制胜的密码,是优秀共产党人的“DNA”。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使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传承红色基因必须坚持两个要点:“不丢老传统”和“担负新使命”。既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又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核心就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激活和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创新之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