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2018年清明节即将到来,日前,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纷纷发出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倡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及青少年缅怀先烈先贤,文明祭扫,过绿色清明,树立文明、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
一、如何认识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一首《清明》主要写了清明时节春雨中所见的情景,色彩清淡,道出了心境凄冷的氛围。那么清明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历史上人们又是如何对待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呢?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我们青州清明节的习俗是什么呢?历史上青州城乡群众在清明节沿袭吃冷食、扫墓、柳枝插门习俗,《青州市志·风俗志》中记有:“三月清明,从冬至日,数至一百零五日整,即其节也。前两日谓之寒食。”人们不动烟火,多吃冷食,家家门前插柳枝,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清明前夕,人们就开始准备祭祀用品,清明前一天或当天一大早就要上坟扫墓添土、摆供烧纸,祭奠已故亲人。解放前后,青州建起了青州市烈士陵园,每到清明节,社会各界纷纷到烈士陵园,献上鲜花,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精神,使大家受到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不过现在青州一直都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节对于青少年的现实意义,首先了解和继承清明节的优秀传统文化;其次,我们要把祭祀先人看作是一种尊重生命的仪式。最后,我们在清明节缅怀和祭奠英烈的同时,更需要思考我们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更要以实际行动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使命。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学习革命先烈不畏艰难、艰苦朴素的作风;教育学生缅怀革命先烈,发奋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发扬革命传统,树立远大理想。
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并延续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传统文化到来之际,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关于传统文化的视频,还可以组织主题班会,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开设传统文化的课程,让学生多了解些传统文化的知识,这样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才会有实际意义。
二、宣传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令人十分期待
一年一度清明祭祖,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乡风民俗。人们在怀念祖先、前辈的同时,更不能忘记曾经为国家民族奋斗牺牲的英烈。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必须深刻懂得,英烈是我们信仰体系中的人格化象征和代表,是当代中国人的集体认同和精神图腾,是我们继续前进的雄浑底蕴和磅礴力量的源泉。无论什么时候,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英雄烈士,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为此,政府和民间,建起了不少烈士陵园、纪念场所、战场遗址,作为历经磨难浴血重生的民族见证、作为革命先烈的安息之地,接受后人的祭奠缅怀。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在个别地区出现了清明节私墓香火缭绕、烈士陵园却冷冷清清的镜头。当然不能简单地以此即断言和平时期淡忘了“民族英雄”,指责人们是“精致利己”主义——只记得自家亲人忘却了革命先烈,但至少,这忽略了一个在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中浓厚“崇尚英雄、捍卫英雄”的强烈氛围、厚植家国情怀的良好时机。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亲自倡导推动设立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建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隆重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系列活动,引领中国巨轮劈波斩浪,极大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
千百年来,清明祭祀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传承。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在春天里慎终追远、祭奠先人,纪念英雄、感恩烈士,承载着华夏儿女的人生理想和家国情怀。要知道,家国情怀永远是中国梦的脐血,伟大的英烈们原本只是普通百姓,也曾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兄妹,但为了祖国,为了和平,他们意志坚定、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清明时节,当我们在怀念远去亲人的同时,也要祭奠英雄烈士,让我们把思念化作长久的记忆,铭刻在世代传承的民族精神和奔腾不息的斗志豪情中。
三、要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及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红色基因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是我们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的底气所在。红色基因不仅体现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也体现在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精神中;不仅凝结在“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的光荣传统中,更凝结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中。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继续“赶考”的任务仍未结束,只有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方能使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牢记来路方能坚定前路。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全市“1+7”红色培训教育基地(青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段村烈士祠、青州烈士陵园革命历史展馆、陈毅纪念馆、华东保育院、赤涧村原益都县支前粮店、胡林古村原益都县委旧址、长秋村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红色培训教育基地)等青州红色资源,按照就近就便、形式多样原则,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瞻仰革命先烈、祭扫烈士墓、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重温中华传统美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实际行动传承革命先烈们的理想信念火种和红色传统。
全市各有关部门、各基地要利用“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加强对清明节文化内涵和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的宣传力度。各级各单位倡导绿色祭祀理念,广泛开展文明祭祀活动。通过鲜花祭扫、植树祭奠、网上祭奠、家庭追思会等新型祭奠方式,引导人们在祭祀活动中移风易俗、树立健康文明的祭祀新风。要广泛动员志愿服务者深入社区、烈士陵园、公墓等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随意在街头、社区、公墓、林地等处焚烧祭祀用品和燃放鞭炮。
全市各中小学要在清明节前后,以“九个一”为载体,广泛开展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倡导文明新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