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主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句子道尽了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在近代炮火下的曲折历程。2017年7月16日,东北大学理学院赴南京社会实践团,走进这座城,细细聆听她的红色故事。
第一日雨花台下·忠骨不朽
在这块埋葬着无数先烈的土地上,我们参观了雨花台烈士陵园,看到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名镌刻在门额上方,檐下正中还雕着象征烈士英灵永存的“日月同辉”图案,只觉得喉间一阵哽咽,英烈虽逝,但他们为真理和正义事业献身的气概却光耀千秋、永世长存。“青山有幸埋忠骨”,雨花台的盛名和光荣,永远与革命先烈的不朽精神永存。
第二日革命先驱·万古长青
灼灼烈日,我们翻山越岭,只为在紫金山间一探中山书院的风貌,这座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建筑。随后到达中山陵,这位被毛主席誉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先生长眠的陵寝。通往祭堂的石阶392级,代表着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祭堂三道拱门门额上分别刻有孙先生手迹“民族”,“民权”、“民生”字样。祭堂正中,安放着一尊大理石雕孙中山先生坐像。“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临终仍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终其一生秉持着“要把乾坤扭转来”的孙中山先生在前,能不奋勉乎,吾曹?
第三日白骨为证·废墟为碑
1937年12月13日,哪怕距今已经80年,却依然令人刻骨铭心的日子。进门之前是一个狭长的广场,广场上的一系列铜质塑像和解说文字逐步带我们走进了那段痛苦屈辱的岁月:丧夫失子,仰天悲叹的母亲;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孩子;体无完肤,痛苦万状的老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开始了,手无寸铁的平民啊,逃难,是求生的唯一”……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诗人动容。走进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隔着玻璃可以清晰地看见里面的累累白骨,密密麻麻地堆放在一起,看得见上面刺刀留下的痕迹,看得见子弹穿过的孔洞。一垄黄土吸尽了鲜血,化去了骨肉衣衫,只留下惨白的骸骨证明洗刷不去的冤屈。我们要永远牢记历史,不为延续仇恨,只为警醒。
第四日英雄之城·胜利之都
渡江胜利、南京解放是重大历史转折性事件,它宣告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结束,新中国的诞生,同时赋予了南京英雄之城、胜利之都的历史文化内涵。馆内珍藏着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记载了中国革命史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寻求真理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业绩。看着馆中展出的江北人民为子弟兵运粮草救伤员使用的木制三轮手推车,解放军渡江使用过的各类枪炮等等实物,似乎看到了当年的革命先驱们为解放中国而流血牺牲的身影,感受到了人民军队和老百姓组成的渡江大军那无坚不催、锐不可当之势。
第五日革命沿革·历史见证
一到总统府首先看到是镶嵌三个包金大字“总统府”的大门。走进大堂,正中悬挂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横匾,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仪式就在这里举行的。过麒麟门、中堂来到总统府办公大楼子超楼,蒋介石办公室在二楼东南侧,如今陈列着当时的各种史料。国民政府于1934年在此修建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院办公厅。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山先生的总统办公室和起居室就在园内。参观结束,回望这座见证600年国运兴衰的建筑,不禁感慨万千,命运多舛的中华民国,承载了太多的内忧外患,百万雄师,摧枯拉朽,蒋家王朝土崩瓦解,解放军战士在总统府大门上欢呼雀跃。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诉说着,南京总统府的历史沿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