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既济》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延安自古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从先秦到现代,这个地方传承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东北大学赴延安社会实践团成员走进延安,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抗日战争的视角解说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
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实践团首站到达杨家岭革命旧址。杨家岭位于延安城西北五华里处,四面环山,在战争时期是比较安全的选择。因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都在此居住过,在这里工作过的机关部门有中央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实践地负责人热情的向同学们介绍毛主席等领导人在此居住的情况:毛主席自己种菜,住湿热的窑洞,吃咯牙的粗粮。但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毛主席等革命伟人仍从事了巨大的理论研究工作,广泛接见中外人事,充分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延安文艺座谈会先后在此召开。党以自身的行为向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们阐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深刻内涵。
毛主席种过的菜地
延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一件件充满时间气息的物品发人省心。破旧不堪的衣物、掉了色的茶杯、坑坑洼洼的写字桌……条件虽然艰苦,但也未阻碍革命先辈的学习进步。一沓沓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的手稿,虽已墨迹斑斑,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但折射出了他们的对马列主义的研究、他们对中国发展路线的制定、以及他们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的小小的煤油灯。当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办公桌上,都放着一盏这样的灯。在灯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研读马列的书,谋划克敌制胜的方略,描绘新中国的蓝图。在灯下,毛主席写下了卷卷雄文。收入《毛泽东选集》的158篇文章中,有112篇是毛主席在延安和陕北的窑洞里写的。革命先辈心中永不熄灭的灯,点燃了为人民服务的熊熊烈火。
真实再现革命领导人在煤油灯下的工作情形
延安精神——硝烟弥漫下的舐犊之爱
走进圣地大剧院,历史的画面被定格在1973年中国革命抗战初期那个特定的时空,民族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与日寇浴血奋战。无数抗日志士奔赴前线,英勇捐躯;大量党的领导和骨干因为要领导边区建设、指挥军队作战而无暇顾及子女的抚养与教育。这些孩子是革命的后代、祖国的蓓蕾、民族的未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为解除战士们的后顾之忧,培养民族未来的主人,于1938年7月,由进步人士、社会团体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发起成立了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宋庆龄、何香凝、邓颖超等13人为名誉理事,杨芝芳兼任院长,负责接收培养边区干部(如毛主席的孩子李讷、李硕勋的孩子李鹏、刘伯承的孩子刘太行等)、军人的子女和革命烈士遗孤。《延安保育院》深刻的教育意义让每个实践者纷纷落泪。
节目尾声,孩子们为母亲齐唱赞歌
东大学子用亲身经历践行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革命伟人的风骨永存,革命圣地的精神永驻。
实践团队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