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国际校区是浙江大学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的重要试点和途径。目前,除了两个中外联合学院落户于国际校区外,还有一批来自全国首个“中国学”专业的硕士留学生。在过去的一学年的时间里,留学生们先后学习了中国经济、中国哲学、中国书法等课程。如今,他们已完成学业,而在学校度过大多数时间的他们决定要更深入中国,去了解中国基层的生活,并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由此,6月20日至6月26日,浙江大学国际校区赴贵州社会实践小分队加入了两位特殊的朋友——来自瑞士的Zdenek Balas和来自拉脱维亚的Maksimilian Naumciks。他们与小分队一同完成了求是寻根之旅和支教的部分行程,感受红军英勇战斗以及浙大艰难西迁时坚忍和求是的精神,并通过志愿服务和社会调研的方式关注和改善西部教育。
6月20日,同学们从位于浙江海宁的浙江大学国际校区出发,经过二十余小时的颠簸来到贵州省遵义市。遵义,位于祖国西南,是中国革命历史和浙大西迁历史中的重要交汇点。遵义会议纪念馆和可桢桥向浙江大学的外籍学生与中国学生娓娓地述说着往事烟云。1935年1月,中共中央于遵义召开会议,会上决定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纪念馆中,中国学生带着留学生们重温了红军的故事,长征路上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红军英勇战斗的故事给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红军遗留下来的枪械、衣物、碗盆前,留学生们亦驻足许久,亲身感受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而红军时期妇女们给军人精心编织的布鞋、衣物等也让他们对中国人民艰苦生活中保持的团结一致深受感动。
小分队成员带领留学生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左起 Zdenek,Maksimilian,张润)叶文凯 摄
留学生Maksimilian(左2)与中国学生一起参观可桢桥 通讯员 徐超 摄
次日,小分队进入湄潭县探访浙江大学西迁的办学故事。文庙,贵州三大名庙之一,记录着浙大西迁历史,诉说着文军不屈的故事。走过浙大广场,进入浙大文庙,便可看到当时竺可桢老校长的办公用地,而当时留学生的学习教舍就在不远处。两位留学生兴致冲冲地在留学生教舍前合影,听着当时两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跟随浙大一同西迁的故事,他们很是向往。
出门在外,留学生们无不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与民族,而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学生,则是代表中国的使节。社会实践团的团员们都期待着向外国友人们讲述我们浙大以及中国在过去百年历史中的沉积,也有信心通过带领留学生们参观遵义这座历史文化古城,向外国宣传我们的历史、文化以及价值观,也渴望让世界知道中国百年的发展成就以及对自身历史文化的自豪感。为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巩固了我们的认识,更把中国带给了世界,使我们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发扬下去。这也是中国青年应尽的责任。
留学生于文庙(左起 Maksimilian,Zdenek)通讯员 吴振邦 摄
小分队的行程还在继续,而两位留学生的“中国故事”也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深化到对基层的亲身体察和实践。在本次实践的第三站——湄潭县新南镇,小分队深入基层展开支教工作。作为小分队的成员,Zdenek和Maksimilian也参与了支教课堂的筹备和展开。小分队支教地点位于湄潭县新南镇羊叉坳村的流水二小,共有六个年级两百余名学生。两位留学生走进了三年级的英语课,体验并教授了一回中国课堂。课中,Maksimilian和Zdenek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教着孩子们: “What’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from? 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 ”这是这群山里的孩子们第一次见到来自外国的老师,他们积极而精神饱满地与Maksimilian和Zdenek交流互动。
课后,Maksmilian总结道,与西方的教学方式相比,学生数量很大,学生们无法被完全照顾到。在两位留学生的英语课堂上,他们亲身与每位同学练习了之前学习的句式,这样的耐心和细致也让小分队成员们很受感动。留学生与孩子们的交流,帮助留学生们了解和帮助中国教育的同时,也给了孩子们国际化的视野,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做了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