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但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舆论中却总存在一些对中国共产党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理解和态度,他们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
其最恶劣者刻意抹杀曲解历史,妄图从根源上否定我党执政的合法性、合理性,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险恶之程度,不可不察。又有一类论调,在一些问题上态度暧昧、闪躲回避,这类“明哲保身”者,有意无意间在客观上对前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负面影响亦十分严重。除了前两者以外,也同时需要警惕僵化的看待党史。其观点虽然与第一类恶劣者针锋相对,却总罔顾国情发展的实际状态,用教条主义的、口号性的言论来要求一切,这显然有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我以为,针对这三类可能会阻碍当今伟大时代发展的社会论调,坚持富含感情、实事求是地进行党史研究,将是抵制错误思想侵蚀的最锋利宝剑。
为什么要以党史研究作为抵制上述错误思想的利剑?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反观前文中提到到的那三类论调,他们或是在态度上就从未将发展党和国家的事业作为目标,通过在党史史实上动手脚,妄加解读以达到目的。或不能正视一些党史问题。或对党史问题的理解程度过于僵化。虽然三者具体行为各异,但其落脚点,都集中在党史问题上。
党史研究承接着过去,联结着未来。党史,在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决策重要的历史经验之同时,也以最直观的宏观视角昭示着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伟大成就。可以说,面对社会舆论中对中国共产党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理解和态度,党史研究成果是最有力的回应武器,党史研究者在捍卫真理的斗争中也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敢于让问题自此始,于此终!
既知应当用好党史研究的利剑,更须知当如何用好。我认为在这里可以讲一讲一位平朴却闪烁着优秀党史工作者光芒的老人家。毛秉华老人是江西省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原馆长,他将自己生命中近五十个春秋奉献与党史事业。老人在84岁时于《求是》刊物撰文《我的党史情》中自述:自己一生“凭着一种执着、一份情感,坚持不懈宣讲党史”,又在这种情感的激励下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虽然“历史是不能改变的”,但老人坚信并致力于“人们对历史的认识的升华”。我惊叹并感到,老人的箴言在被我这样立志于学习党史的年轻人所树为榜样的同时,更道出了如何用好利剑的要诀。
首先,党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立场观,以深厚的感情同对党和国家的责任意识为依托,扎实地从试研究工作,确凿一个个不容篡改的历史事实。这是用好利剑的根本保证。其次,还要在坚定地史实前提下,结合时代状况与需要,对党史进行合理深刻地阐释,绝不给居心叵测者以回旋余地。这是利剑的根本力量来源。在此同时,辅以勇敢批判错误思潮的精神,扼杀其对党史内涵的侵蚀于摇篮之中。并加以通俗解释,使党史研究在新时代新环境下深入人心,保障舆论安全并使之焕发新的力量。在此面前,那些错误理解和态度将不堪一击,乃至不战自溃!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党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盏指南针,是摸着石头过河时的一支手杖。用好党史研究的利剑,将必然坚定党内外各界不断提升“四个自信”,在驳斥不当舆论的同时,必将进一步为这一“伟大胜利的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