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即1947年,对于沿由1932年6月至1946年1月的东北抗日联军经历过程,组建的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49军146师后兼柳州(含来宾及河池部分)军分区的当年1947年4月至1948年4月,成立松江军区独立第四师时,组成哈北军分区机关大部和6团、军区7团、哈南军分区10团的称呼。由铁肩担重任、正在爬坡进入阵地全力的抢夺任务去争取更大的胜利的广西柳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促进会(简称柳州经社促进会)的积极人士,从2005年4月至2019年3月始终的“开展红色历史抢救的课题”升级至以本文作者之一的该部队146师侦察班班长朱存宝的红色故事的课题,做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于2019年3月,向大家宣传我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3兵团49军146师后兼柳州军分区(含来宾及河池部分)中的一些红色故事“1947:英勇献身而战的四野146师”的主题,告知我们的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还是那样又继续的永久的重献他们的革命的红色故事,缅怀他们,去纪念他们;以此迎接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贺2009年3月20日创建的柳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促进会10周年。
再显我军三下江南
国民党为实现其独霸我国东北的野心,于1946年11月,再次向我军发动进攻,但国民党兵力不足乃改为全面进攻为“先南后北”“南攻北守”重点进攻的作战方针,企图占领南满然后驱兵北上,继而夺取全东北。
为配合南满,我军保卫临江中心区,趁松花江结冰之际,北满我军于1947年1月至3月,胜利地进行了三下松花江以南作战:一下江南,我北满主力军第1、2、6纵队和1、2、3三个独立师(松江7团先后6纵指挥后归独2师建制)等参战部队向中长路两侧长春、吉林之北广大地区分散的守备之敌,展开了强大的攻势之战。1月5日,7团从江北五棵树东北长发屯出发,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踏着没膝的积雪进到吉林德惠附近万春号一带,由146师邢邨带1连去德惠以南破坏铁路,炸毀四马架铁路架,共产党员、19岁的1班长祝敬堂同志牺牲。接着,奉命在焦家岭西担任打援,为了战斗的胜利,部队伪装隐敝、爬冰卧雪、忍饥挨饿,足足埋伏了六个小时,配备6纵18师歼灭了新1军150团大部,其他纵队的主力也对其格木、张麻子沟等地之敌予以了歼灭性,迫敌不得不暂时放弃对南满的大举进攻,抽调三个师增援北满,以图巩固和维持其北满局势。
北满,我军又于1947年2月21日至3月1日,进行了二下江南作战:德惠位于吉林省长春以北,松花江以南的中长路上,即敌军在北满前进的阵地,敌军以精锐的新1军50师据守。环城筑有碉堡,城內筑有永久性工事,火力较强。我6纵16师和独2师含7团担任主攻。独2师的突破方向为德惠西南角,7团积极请战1营和3营并肩率先攻入城内向纵深发展,战斗十分激烈,展开巷战遂屋争夺。敌军集中炮火向我猛烈炮击,我实行发击,副团长于博、1营营长滕顺卿、3营营长张来发负伤、1营副营长和三个连长牺牲,有的连队打到最后只剩下三十多人,伤亡惨重;这些部队再显了军威,打得英勇顽强;其中,独2师受到了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嘉奖。过后,还有一些战斗,但到了我军己胜利完成向江北转移的任务后,作战也达到了削弱敌人有生力量和吸引敌人从南端调兵北上的目的,完成了二下江南的作战任务。
在1947年3月2日,我军撤回江北时,分兵力前进至江北王家站、五棵树等地。3月8日,我军对突入江北之敌进行反击,敌军仓惶过江南逃。我军乘机发起三下江南,猛杀回马枪,敌见我来势勇猛,十分吃惊,仓惶向德惠、长春、农安撤退。我独2师含7团担任打援,保证了主力在德惠、农安之间的郭家屯,经一昼夜的激战,歼敌87、88两个师的重大胜利。而后独2师和7团开往郭家屯东北四道沟一带掩护我主力转移 。
此时,松花江即将解冻,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令7团以及我军其他部队,用铁路大翻身的办法,彻底破坏了中长路长春至徳惠铁路,鉴于战役目的己达到,3月16日,北满我军回师江北,结朿了三下江南作战。
他们的战绩赫赫有名
436团是我四野146师的一支英雄的团队,在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战斗作风中,是一支地方武装发展壮大起来的野战军,436团有一股硬骨头的战斗作风。
其中,1947年2月,攻打吉林德惠时表现得特别突出,敌军由內城、外城和商埠组成的环形防御体系,以內城为核心,城防工事坚牢、兵力强悍、火力凶猛,我146师436团指战员人人战斗情绪高涨,个个死打硬拼,奋不顾身、前仆后继向敌军发起一次又一次冲击,经过一天一夜的厮杀,防御之敌被我指战员打得完全昏了头,招架不住我436团的奋勇拼杀后争相逃命。在攻打中436团杀开了一道缺口并攻克12条街,敌军伤亡惨重,该团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在这次战斗中,全体指战员表现出的不怕牺牲、毫不动摇、坚韧不拨的英雄气概,使敌军闻风丧胆,因此,我军在东北誉名军内外。
436团在团长姚克、政委王侨等几任老首长的直接领导下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斗数百次,约有两千多位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鲜血洒遍半个中国,到处都安葬有436团烈士的忠骨。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剿匪斗争中,涌现出许多先进战斗集体和英雄人物,以1连指导员王凤生的名字命名的“凤生连”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1营营长徐全福、2营教导员连奇、3营副营长张涛山、2连指导员钟玉发、7连连长谢和元、9连指导员孙培志等十多位营、连指挥员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他们为国为民献出了年青而宝贵的生命,在历次战斗中先后有千余人次立功受奖,焦启元荣获“毛泽东英雄奖章”,白景世获“全国战斗英雄”称号,王从典获剿匪“战斗英雄”等称号。
多版本赞颂拥军爱军
四野后代、本文作者之一的朱安军,早在2004年至今经过15年之久的走访和到访了党史、地志、文献、图书等部门及当年的红色经历人回忆:1947年10月14日,146师向吉林省长春以北移动,准备到米沙子一带破路和攻打吉林九台之敌,11团1营1连行进到三门李家村遭地主武装阻击,经激战痛歼了这伙顽敌,我1连指导员王凤生(现对此文前提到的王凤生的红色事迹的补充)等伤亡数十人。
为不影响我大部队奔袭吉林九台歼敌任务,从146师政治部和宣传队抽调十多人,配合警卫营两个排和医护人员担负掩埋牺牲的烈士遗体、护送伤员任务,受领任务时天己近黄昏,我部队巳急速行军远去,附近的敌人随时可能出动,情况紧急又是偏僻山村买不到棺木,战友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将烈士们的遗体埋葬,最后大家列队脱下军帽向烈士们致哀后挥泪告别。
当夜,战友们护送伤员沿着向吉林九台方向追赶部队,担任运送伤员的担架队员是吉林省磐石县烟筒山一带的农民兄弟,一路上不辞劳苦地给伤员喂水、喂饭,协助医务人员给伤员擦洗伤口、给伤员很大的安慰,有的伤员被感动的流下眼泪,也使部队指战员们深受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