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活化利用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近年来,全国各地尤其是革命老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相继推出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重庆·1949》等全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实景演出,创新和丰富了红色故事的叙事手段和演绎场景,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全身心体验的形式,让红色文化“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让游客在极具震撼的沉浸体验和全面立体的感官冲击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和思想升华。加大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力度,打造红色旅游知名品牌,策划推出系列红色游学精品线路。广西推出“邓小平足迹之旅”“湘江战役之旅”“桂东南革命之旅”等10条红色游学精品线路,其中3条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红色旅游景区52家、5处16个景区(点)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不断提升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影响力,让红色文化浸润人心。
推进红色文化国际传播。红色文化包括丰富的革命历史、英雄故事和卓越精神,是我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珍贵资产。红色文化国际传播不仅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与纽带。在当今“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将红色文化中蕴含的超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文化元素传播出去,不仅能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还能有助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推进红色文化国际传播,归根到底就是在国际上讲好红色文化故事。要创新红色文化国际传播路径,充分借助国际传播中心、国际友好城市搭建的交流桥梁、红色文化海外行活动等各类平台优势,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探讨和理解红色文化内涵提供良好平台和有力支撑。积极探索建立既体现中国立场观点和价值观念,又能为外国受众理解和接受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让外国朋友“听得懂”、“愿意听”,激发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亲和力、凝聚力及感染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外语和深刻理解红色文化的传播人才队伍,通过精准的翻译和阐释来准确传达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为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打开一扇生动的窗口。
(作者: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