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的“孤胆英雄”韩练成
韩练成(1908-1984),宁夏固原县人。1925年参加西北军。曾任国民联军排长、连长,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营长、团长。参加过北伐战争。后任国民党军第七十二师参谋长,独立第十一旅旅长,第一七〇师副师长、师长,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国防部研究院研究员,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第四十六军副军长兼师长、军长,海南岛防卫司令官。积极参加抗日战争。1948年脱离国民党军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兰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军区副参谋长。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部长、甘肃省副省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一人能顶几个师”熊向晖
熊向晖(1919-2005),原名熊汇荃,安徽凤阳人。1936年9月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2月至1947年8月受党的派遣,一直从事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转战党的统一战线和外交战线。1962年任中国驻英国代办处常任代办。1971年和1972年,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助理,参加过中美重大外交活动。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任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代表。1972年任中国驻墨西哥首任大使。1978年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1982年后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党组书记、副董事长。熊向晖的传奇人生可称为中华一绝。周恩来亲自点将,熊向晖当了胡宗南的秘书,充当共产党的“卧底”。从此,胡宗南的作战命令毛泽东总是先于蒋介石看到。蒋介石、胡宗南进攻延安屡屡受挫。毛泽东曾称赞熊向晖一人顶几个师。


双雄反戈何基沣、张克侠
何基沣(1898-1980),河北省藁城县北席村人。1923年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毕业。1923年入伍西北军,1933年率部血战喜峰口,1937年参加卢沟桥抗战。任一七九师师长、七十七军军长。1938年2月,秘密赴延安会晤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次年1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水利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等。
张克侠(1900-1984),河北省献县人。1923年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加入冯玉祥部。1937年,任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副参谋长,参加了卢沟桥抗战。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1948年11月8日,与何基津一同率五十九军、七十七军共23000余官兵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林业部副部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等。

潜伏22年秘送情报22年的“党国卫士”廖运周
廖运周(1903-1996),安徽寿县人。1925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二十五师七十五团团部参谋、连长。1928年加入国民党三十三军学兵团从事兵运工作,在国民党八十五军先后任三三〇旅旅长、--〇师副师长、师长。1938年在国民党八十五军一一〇师建立中共地下党委,1946年任党委书记。1948年11月27日,率-一〇师于黄维兵团中起义成功,成功地挫败黄维的突围计划。其部改编为解放军第十四军四十二师,廖运周任师长。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于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毕业,任沈阳炮兵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转业后任吉林省体委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被邓小平称之为“神秘之剑”的廖运周在敌营潜伏22年,不仅巧妙地向党组织提供大量绝密情报,多次营救八路军干部,最后在淮海战役中率部起义,显示了廖运周独具胆识和超凡能力。
有人告密说廖运周与共产党有瓜葛,汤恩伯和胡宗南却十分相信他的清白,蒋介石还特别批示:“廖运周是忠诚的党国卫士,他忍耐、刻苦、敬业、勇敢,是党国的‘骆驼’。”蒋介石的高参专门来传达绝密文件,却中了廖运周的“长寿汤”计,绝密文件不知不觉中泄露给了共产党,气得蒋介石直骂“娘希匹”。

“古今中外最成功的军事大间谍”郭汝瑰
郭汝瑰(1907-1997),四川省铜梁县人。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入伍生训练部(后转入政治部)学习。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武汉保卫战后,升任国民党第二十集团军参谋长。1947年,任国防部第三厅(作战厅)厅长,后随顾祝同到徐州担任陆军部司令部参谋长,掌握了国民党军队行动的最高核心机密,为我党提供了大量的重要情报。1949年12月11日,率国民党第七十二军在宜宾起义。此后,历任川南行署委员兼交通厅厅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等职。1997年10月23日,因车祸与世长辞,享年90岁。中央军委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赞颂他的--生是“惊险曲折、丰富深刻的一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郭汝瑰在担任国民党作战厅厅长时,频频向中共提供国民党最高军事战略情报有时起草命令将蒋军先头部队赶入虎口,蒋介石岂能不败。有人称他为“古今中外最顶尖的红色间谍”。
郭汝瑰率国民党第七十二军成功起义,蒋介石气得捶胸顿足:“我用错了人……原来他竟是我身边的共谍!”

打入汪伪上层,收集情报,策反起义施亚夫
施亚夫(1914-),江苏南通人。1928年如皋起义失败后,从事地下工作。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1931年8月,接受党组织的安排,参加了第十九路军。后担任中共南通中心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副书记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抗战支队、特务总队、新五军参加抗日战争。1941年受党的派遣,打入汪伪部队,任伪七师中将师长,伪三十四师参谋长、副师长,在叶飞等人的指挥下,成功策划反正起义。后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先后任苏中军区民抗司令、华野七纵十三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九分区副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公安部队副总队长、江苏省城建局副局长等职。被叶飞将军称为红色据点的施亚夫,凭着对党的赤胆忠心,在敌营里千方百计收集情报和营救我党干部,为新四军智送武器、化解危机。南通日军最高司令官小林信男得到绝密情报:“新四军在南坎召开高千会议即将返程。”他即派重兵追杀新四军高千,却不料扑了空。奉命袭击驻军掘港的新四军第三旅,施亚夫故意率部绕道石港与驻防日军发生摩擦,听到枪声的陶勇迅速率新四军三旅安全转移。

整团假投敌,在敌腹内翻江倒海汤景延
汤景延(1904-1948),江苏如皋人。早年就读于南通商业学校。1924年在上海读书后参加五卅运动。1926年在南通如皋海门地区组织武装,任通海人民自卫团团长、敌工部长等职。1930年参加如西暴动被捕。抗战初期,曾参加打着抗日旗号的国民党杂牌军,任中校炮兵营长。新四军挺进苏北,经梅嘉生启发教育后,率部起义,参加了新四军,并由陈伟达介绍,于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为配合苏中反“清乡”斗争,奉命率团打入敌伪内部,任少将旅长。后任江南人民解放军自卫纵队副司令。1948年2月为扩大农村游击基地,率部到达上海奉贤时遭敌追堵。2月18日被捕,同年5月14日在江湾就义。在间谍战史上一般都是单人打入敌人内部,至多也只几个人。而汤景延率一个团打入日军内部。他靠着非凡的才能和胆识,赢得了敌人的信任,频频向新四军首长提供极具价值的情报,并歼灭了大量敌人。

使中共中央机关躲过一劫的情报大王钱壮飞
钱壮飞(1896-1935),浙江湖州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冬打入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任调查科科长徐恩曾的机要秘书,出行身着中将军服。1931年4月,在原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的危急关头破译密电,设法将情报送达党中央使中共中央机关避免了重大损失。随后,钱壮飞进入苏区,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分局局长。1933年4月,调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二局局长。5月,改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令部第二局副局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S35年4月牺牲于贵州息烽一带,时年39岁。掌握重大机密的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后叛变,国民党武汉绥靖公署主任何成浚向中统局发来三份特殊电报,欲将中共领导人一网打尽。危急关头,钱壮飞成功破译出绝密电报,即将陷入绝境的中共中央机关终于转危为安。
全国解放后,周恩来曾在许多会议上赞扬钱壮飞。1962年2月,外交部副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克农上将逝世,周恩来在治丧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追忆说:“李克农、钱壮飞、胡底是我党情报工作战线上的三杰。钱壮飞是情报大王。钱壮飞如果还活着,也应该是上将或大将了。”

蒋介石的少将高参,竟是我军卧底,红色高参段伯宇
段伯宇(1904-1998),河北蠡县孟尝村人,字豁如。1930年在国民党军第三十二军当军医,1938年6月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8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国民党战地党政委员会视察员,1944年入陆军大学学习。1945年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侍从室上校参谋,不久后又任总统府军务局少将科长,从事军事情报工作,灵活开展地下工作。1949年组织一部分部队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行政处长,中国科学院亚非研究所党委书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等职。1987年离休。1998年9月2日在北京逝世。段伯宇遵照周恩来的嘱托,打入国民党军侍从室担任少将高参。他用自己特殊身份作掩护,争取国民党中的进步力量,通过穿针引线,出谋划策,组织了一条沿江千余里的中共秘密策反战线,策应解放军渡江,组织渡江前大起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