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经影视评论获奖作品选登之九:追溯历史,日本对中国策动侵略战争的战车从未停止
日本军队侵略战争前的誓师场景
近数十年来,日本政权轮番更迭,首相走马灯似的频繁交换。无论是自民党下台,民主党操政,还是自民党复辟,每一届新政府上台的标志,都是以是否敢于挑衅中国,是否敢于修改二战后的宪法,是否敢于拉起一个新的大东亚共荣圈,而赢得国会的主导权。从自民党的小泉,民主党的野田佳彦,到复辟上台的自民党的安倍晋三,都是靠拼右顷的手段上台的。手段是策略的展现,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是战后70多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侵略亚洲的政策,一直处于幕后,现在已经逐渐走向公开。近几十年来的一幕幕,与80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东北、进而全面发动对华战争时期的政治气候、舆论环境、策略手段都有许多相似之处。追溯历史,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战车从未停止。
2007年我编著的《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一书,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丑恶历史有详尽的揭露。今天重新把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一系列政治阴谋和卑劣手段拿出来晒晒,以提醒国人:日本只要叫嚣中国对其产生威胁,那么这就说明日本对中国发动新一轮侵略战争的战车就从未停止。
图强扩张的日本国民心态
从有文字记载的日本史中可以看出,日本国内为发展和统一的战争及向朝鲜半岛的侵略扩张的战争不断,加之海盗、台风、地震等天灾人祸频繁,千百年来日本民族就长期存在着一种恐惧、怀疑和担心被排斥的社会心理,久而久之养成了恐惧忧患的民族意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到了近代,日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交往的日益增多,日本人的忧患意识和领土扩张之心日益膨胀。一方面是工业化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一方面是自然资源的严重不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
日本民众在东京庆祝日军攻占南京
日本的岛屿陆地面积虽然不小,但可耕地面积非常少,不到10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与可耕地面积逐渐缩小的矛盾日益突出。明治维新初年的1868年日本人口就达3400万之众,大多集中在可耕地面积较多的都道府县所在地的城市及周边地区。日本的矿物资源种类繁多,但储量非常少,黄金不到200吨,白银只有2500吨,铜36000吨,铅623000吨,锌3245000吨。而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石油和煤炭的储量则更加少得可怜。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对大自然的依赖及邻近国家的依附是比较强的,就此带来的被动、屈从和回天无力而形成的恐惧、担心、忧患和危机意识较世界任何一个民族更为强烈。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类民族在靠天靠人恩惠和赏赐之下形成的民族心态,实质上他们的屈从意识是为表,反抗意识是为里。而这样的民族一旦具备到有一定实力的时候,其攫取和报复意识的表现将是十分的凶狠和残暴的。随着近代工业的不断形成和日益发展,面对这一系列的矛盾,怎么办?成为日本统治集团和社会有识之士共同思考的问题。最终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思想成为主导,日本天皇及其领率下的军国主义统治集团企图以掠夺土地来转移人口、以掠夺资源来增强国力成为日本的基本国策,而后所有对中国、朝鲜和亚洲各国人民发动不间断的侵略战争成了日本国近代史上全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总和。
日本民族也有一千多年的文明史,而近现代史才一百多年。一千多年的地域文化熏陶出来的民族心态,长期形成的为生存而恐惧和忧患意识,不断的靠武力扩张来丰富、充实和壮大自己,成为日本民族千百年来的生存取向。近代日本军国主义把侵略扩张作为基本国策加以全面展开和实施,始自于明治维新以后的1868年。它对中国、朝鲜及亚洲各国人民的荼毒和杀害,应该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逃不脱、避不开的人类灾难。从1868年起到1945年止的77年中,日本对中国、朝鲜及亚洲各国人民发动的所有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先谋而后动发起的。而每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发起,常常都是经过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精心准备形成的。这种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特有的耐力和韧性,是世界上所有抱着和平主义幻想的人们难以想象不可理解的。所以在探索日本军国主义威胁的时候,永远不要忘记日本军国主义的威胁,既不是某个日本政治家或某个法西斯军阀的一时兴起和临时的冲动,更不是战争狂人一时的血性勃发,而是日本民族习性、文化、社会、自然环境孕育出来的必然结果,以及日本民族千百年来历史的积淀和特有的历史文化养育出来的大和民族精神传统。
日本妇女在东京上野动物园种植水稻支援前线作战
到了近代,西方列强的出现和工业革命的完成,日本民族深感威胁,因而,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天皇,载负着日本民族的需要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欲望,对日本传统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制定、贯彻和实施,做出了主动的肯定和积极的扶持,明治天皇也企图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实现历代天皇虽然企盼但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可以说日本近代天皇制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产生是同步的。明治维新以后产生的日本天皇制完全适应了近代日本军国主义代表人物企图用侵略扩张的手段,达到称霸亚洲和世界的政治理想。
侵略扩张,日本传统的治国方略
日本民族基于地域的狭小,因而把对外扩张视为改变日本命运的最简捷明快的手段。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日本古代的神话中,传说日本最早的天皇神武天皇曾发布“掩八纮而为宇”的“诏敕”,敕令的意思是将五洲四海置其统治之下。同时还流传神功皇后在公元200年左右征讨朝鲜半岛南部新罗国大获全胜的故事。古代神武天皇、神功皇后对外侵略扩张的故事,今天仍是日本民族引以为骄傲的传统文化。其后日本历代统治者竭力弘扬神功皇后对外征战的功勋,把对外侵略扩张视为日本民族的荣耀。
在这一根深蒂固的侵略扩张传统的唆使下,日本倭寇频繁出没于中国和朝鲜的沿海地区,但作为国策正式提出的应该是16世纪末期,1585年出任“关白”(摄政) 的丰臣秀吉,总摄日本国政。他在执政之时,首次提出征讨朝鲜,进占中国、印度,进而称霸亚洲。丰臣秀吉的扩张主义和侵略阴谋,把日本历代统治者的侵略扩张图谋,从思想上、组织上和规模上形成了体系。其后,日本所有统治集团及封建主义政治家、思想家和文人墨客都把丰臣秀吉的侵略计划和扩张思想加以美化,并依此教育国民,奉为日本开疆拓土的英雄和治理国家的楷模,因而在日本的历史和文化里侵略和扩张始终成为主旋律。尽管在丰臣秀吉主导下的日本1592年发动的第一次侵朝战争和1597年再次出兵侵朝,在中朝联军的打击下而归于失败的时候,大和民族并没有收敛其伸张的侵略魔爪。
日本相扑运动员参加战前训练
日本是个国小志大、强悍不弱于人的民族。它的侵略扩张野心经千年而不绝,代代相传,除了岛国环境和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以外,还在于它有一个千年来延绵不绝的始终信服于扩张战略的国家机器。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历朝历代都有一批专注于阐释日本侵略政策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们永远是日本侵略扩张运动的先驱、吹鼓手和帮凶。一个错误的、野蛮的,甚至于罪恶的国策,常常是统治者的冲动或兴起而为,那它肯定是仓促的和短命的。但这种罪恶的政策一旦有了思想理论作为支持,其基础之深厚、策略之完善、准备之充分、民众动员之广泛,就绝非朝夕之功了。历史上日本对中国、朝鲜及亚洲任何一个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其准备时间大多是在10年以上,甚至有几十年的,为一侵略计划的实施经过几代人的准备才予以实施,这种民族精神也是罕见的。而所有这些准备都是因为其背后都有一批思想家在做侵略理论支撑的,这就是薪火相传的理论的能量之所在。每一个时期涌现出的这些以鼓吹扩张致强、掠夺致富的侵略战争理论家们都像牛粪堆上的苍蝇一样蝇蝇相聚在统治集团周围,为它们吹风打气、呐喊助威。当然在盗贼的舞台上也会产生出杰出的强盗理论家的。18世纪八九十年代涌现出的代表人物林子平、本多利明、佐藤信渊、藤田幽谷、会泽正志斋、吉田松阴、岛津齐彬等人应为日本传统侵略理论的成功者,因为正是它们的理论的成功实践,而遭致后来数千万中国及亚洲人民被屠杀,数亿人因战争而流离失所和家破人亡。战后大多数甲级罪犯和其他罪犯都受到了审判,而唯有这些侵略战争理论家们不但没受到审判,它们的书籍仍然在日本国土刊行散发。
“大陆政策”,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蓝图
在日本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全面宣示日本侵略中国、亚洲进而全世界的战略计划,这就是日本明治年间,从1868年到1890年用了20多年时间,由天皇制统治集团精心炮制的“大陆政策”。明治天皇1868年即位时发表御笔信,信中宣称要“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根据天皇的旨意,日本内阁和日本参谋本部共同研究确定了这一基本国策,即所谓的“大陆政策”。这个政策确定了日本侵略计划的五个步骤:第一期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中国的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第四期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期征服世界。这一罪恶的“大陆政策”的制定,集中了日本政客、军阀、各类专家的全部智慧,历时20年才得以完整出台。这一政策像一盏信号灯高悬于大和民族的上空,驱使了数千万日本民众作灯蛾扑火之举;这一政策又像一根木契深深的扎在亚洲及世界各国人民心中,致使数亿和平的人们历经煎熬和苦难。
日本组织“新娘学校”中的新娘支持新婚丈夫参加侵略战争
日本以武力征服世界的欲望,从远古日本武士这种欲望的萌生,封建幕藩时期日本武士这种欲望的成形与实践,到近代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武士这种欲望的理论探讨变为皇国政策,是一个渐进、日臻完善的过程。日本“大陆政策”的提出,既表达了日本以武立国的理念,又展现了日本为实现千百年来侵略扩张理想的实际步骤。具有悠久历史的日本“武国”理念,到了明治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和光大。他们崇尚军国主义,以杀伐征战为荣。明治维新后掌权的军国主义者,他们既是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主力,又是日本尚武精神扩张主义的忠实继承者。他们向国民、军队和学生灌输的《军人敕谕》、《教育敕语》深深地浸透着侵略扩张主义精神,成为日本鼓吹军国主义和推行军国主义最重要的伦理规范。这些军国主义侵略扩张人士,活跃在日本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成为主导力量。其代表人物有“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以及垄断日本军国主义政权近半个世纪的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松方正义等。这些侵略扩张政策的弘扬者和社会中坚成为推动日本走向军国主义道路的骨干力量,也成为杀害荼毒亚洲人民的刽子手。
19世纪后期,世界比较发达的封建主义国家,都逐步开始向资本主义过渡。在此过渡期内世界各国既有企图对外侵略、掠夺资源,走扩张殖民地之路的;也有推行国内变革、自新图强,走武装革命之路的;还有实行温和路线、渐进变革,走缓步稳妥之路的。而日本开始发展资本主义,由于岛国环境资源短缺,一开始就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对于一个长期有着对外扩张倾向,右翼不断大肆进行征服杀伐宣传的情况下,很快就成了举国一致皆可认同的大政方略。因而“大陆政策”的出台既反映了日本国的传统理念,也反映了举国推崇武士的尚武精神。所以日本天皇统治集团一旦把国人带向这一不归之路时,日本民族在侵略战争中比世界任何一个民族对其他民族的侵略来得更持久、更疯狂、更冠冕堂皇和理直气壮。日本推行“大陆政策”,走侵略扩张之路,确实对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的实现、产业革命的完成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这完全是靠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来实现的。所以说日本的“大陆政策”作为一个毫不掩饰的侵略政策能在日本得以彻底实施是与日本以武立国的国家理念紧密相联系的。
日本妇女参加训练,支援侵略战争
日本确定“大陆政策”也属历史必然,当时国际强权政治势力抬头,弱肉强食现象盛行,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切对崇尚武力的军国主义执政当局既有震撼也带来了极大的刺激,同时也为他们决心“以军备实力谋取霸权”走向国际社会增添了信心和勇气。
“大陆政策”出台不久,日本军国主义当局就开始以军事侵略为手段,逐步地对朝鲜、中国和整个东亚大陆进行殖民扩张。日本要侵略朝鲜,必须首先要废除朝鲜对清的藩属关系,于是在1875年9月,日军入侵朝鲜江华岛,并在第二年的2月,迫使朝鲜签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1872年10月单方面将中国的“属邦”琉球列为日本藩属,改称琉球藩,1879年正式吞并了琉球,改称冲绳县。日本还利用1871年琉球渔民漂流至台湾被当地土著杀死之事为借口,于1874年1月决定了入侵台湾的方针。对中国领土台湾的占有是历朝历代日本统治者固有的梦想。1873年日本朝野曾在全国掀起一股侵台战争的舆论宣传,内阁首相西乡隆盛就公然叫嚣夺取台湾,归为我有,永镇皇国之南门。四年后1877年12月制定的《参谋本部条例》明确要求:“设立参谋本部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为我国对邻近大陆的俄国、清国、朝鲜进行扩张,做好准备”。这种公然的侵略政策,历史都应该为之汗颜。
此后明治政府把对中国的侵略政策进一步具体化和明朗化,1877年参谋本部制定的《讨伐清国之战略》,对所属部队下达了明确的作战指令,要求日军在1892年以前完成侵华作战准备,在有机可乘时应发起攻击。同时具体提出:要吞并盖平以南的旅顺半岛、山东登州府、舟山群岛、澎湖列岛、台湾以及长江两岸10里左右的地区。并强调:由于旅顺半岛是控制清国北部、压制朝鲜的要害地区,应先期予以占领。凡此种种不难看出,日本对华侵略战争一切都在精心策划和预谋之中,而其后所发生的无论是“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都是日本军国主义在帷幄之中制造出来的战争序幕。
日本的“大陆政策”是由日本参谋本部和日本内阁共同主持下的一个大规模的国家政策战略研究活动,从1868年酝酿制定经过20多年的预谋和精心设计日臻成熟,到了1890年12月,在日本帝国首届议会开幕时,才由内阁首相山县有朋通过施政演说的方式公开抛出。
日本僧侣参加训练,支援侵略战争
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到了具体实施是要有一个精心准备的过程,这就是必须要在日本国内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完全完成军国主义化,才可以进入规模化的实施阶段。在20世纪之前日本实现了对琉球、台湾和朝鲜的占领,并在其后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实施之后才可以称为日本军国主义化的彻底完成,此时也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舆论准备和法律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发动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则是早晚的事情,日本军国主义等待的是时期和制造合适的借口而已。
如果把1868年日本“大陆政策”的酝酿制定,1937年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军国主义的投降,日本军国主义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亚洲、在中国制造了多少事端?搞了多少阴谋?投入了多少兵力?换了多少高级军事指挥官?下野了多少内阁?这不得不使人侧目日本民族团结一致、契而不舍、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侵略野心。更让人侧目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及其右翼,明明是他们荷枪实弹的在别国领土上耀武扬威,他偏偏借在发动大规模战争之前制造的一个小事端,说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在那场战争中明明是他们把数千万吨炸药倾泻在中国的领土上,他偏偏可以制造出受害国对他的威胁来欺骗世界。纵观几千年的世界文明史,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纳粹德国和意大利公然叫嚣对别国的侵略和领土的占有视为已任外,把这种赤裸裸的血腥的侵略装扮成一种十分的无奈与无助,日本军国主义及其右翼可谓登峰造极。对这场战争的认识、检讨及对战争罪行的忏悔,日本军国主义及其右翼顽固不化的立场可能是永难改变的。
日本传统右翼的“大亚细亚主义”
政治家们认为,一打政治纲领不如一个实际行动。但对于一个政府或一个政党来说,一个政治纲领的确立远比十个实际行动来得更重要、更具影响力。曾风靡于日本,产生于19世纪晚期的“大亚细亚主义”也称大亚洲主义,就是这样的一个被日本右翼奉为至宝的政治纲领,被日本军国主义加以利用对中国和亚洲人民造成的苦难,曾长达半个多世纪,它所造成的巨大危害和深远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日本儿童参加训练,支援侵略战争
“大亚细亚主义”其本意原为团结亚洲各国、共同抵御西方列强。后来因为日本在中国和亚洲的侵略政策和理论的需要,“大亚细亚主义”逐步演变为日本军国主义鼓吹建立“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的政治口号,并成为大多数日本传统右翼的政治纲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