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赵萌老师寄来的《唤起全民族的抗战·“一二九”运动人物记》。小心翼翼剪开塑封,不由长吁一声:“终于成功了”!
冬日融融,晴窗展卷,心中充满了喜悦、感佩和庆幸。
第一印象是这本书的巨大体量和端庄容貌。煌煌三卷,170万字,如同面对一座绵延的山脉,连峰争出,叠岭互藏;如同面对一支浩荡的军旅,旌旗逶迤,铁骑突出。这样的格局和手笔,在近年来的出版物中是非常少见的。
无可取代的“细节史料”价值
一二九运动在中华民族生存史上的地位自不待言,一二九运动的学术研究早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信息越多,争议越少”。无论抱着什么样的史观,赞同什么样的史论,都离不开史料的支撑。
如今存世的一二九档案和回忆已经相当丰厚,但和运动的壮阔与纷繁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而最明显的不足是,这些资料大多注重于宏大的叙事,缺乏具体的细节,注重高度概括的事件,缺乏有血有肉的人物。
《人物记》的最大特色恰恰在于提供了珍贵的“细节史料”,填补了现今的一项空白。书中278位人物的撰稿人都是一二九运动参加者的后人,从特殊的父训家教、偶语私谈、日濡月染中,自然会了解诸多一二九运动的繁枝细节,轶事琐闻。每篇文章既有自己的声部,又有共同的旋律,既有人性的温度,又有信史的严谨。让人看到森林也看到了树木,看到洪流也看到了浪花。这是别无来源和别无替代的。于是《人物记》这本书便为一二九运动的史料库注入了巨大的增量。
史料之“水涨”,必然带来研究之“船高”。从今以后,《人物记》将不胫而走,进入史学界的必备书目。当我获悉国家图书馆、北大、清华、北师大图书馆,都已经受赠《人物记》,并且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更祝福这部巨著能在大雅之堂的书架上得其所,尽其用,立得稳,站得牢。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动着《人物记》卷帙浩繁的篇章,我又会陷入辽远的遐思和浮想。《人物记》里的170万汉字,原本各自睡卧在词典里,随机散布在语言中,如今却按照如此特定的规则和秩序,到这部书中集结排列。形成一座新筑宏构。这种奇迹是怎样发生的?
大自然的基本法则说,要把无序转变为有序,把简单演化为复杂,唯一的办法是,拿能量来!
而完成这本书需要付出的巨大能量,就是从几百位退休老人羸弱的身体中提取和输出的。
5年间,我和赵萌老师通过许多次电话,每当问到“你在忙什么,近来还好吧?”便会听到“我们那个一二九啊……”总之三句话不离“一二九”,从最初发出动议后的奔走相告,辗转串联,到召集人的分片负责,动员撰稿;有人在家翻箱倒柜,找出父母尘封多年的日记相册,有人到图书馆和资料室寻觅昔日报刊,甚至查阅“敌伪档案”,翻读父母“文革检讨”。还有如何恭请专家把关,如何提交上级审查……其中的夙兴夜寐和柳暗花明,我都可以作证。
“新书几时成,日夜白发生”。我看过赵萌老师发来他们编委会的照片,个个踌躇满志又一脸沧桑。让人肃然起敬又有几份辛酸。他们大多已过古稀,没有经费支持,没有分文酬劳,但对工作从不少懈少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深深感谢一二九的儿女们。用一二九精神编撰出了这部山容海汇的心血之作。
时代呼唤“出版家”
《人物记》问世,已经赢得许多喝彩和赞叹,但我决不想掩饰沉重的隐忧。这样一个严肃的选题,这样一个“大部头”著作,市场前景将会如何?相信北京人民出版社吕克农总编辑在深思熟虑和“英明决断”后,一定更会心中有数。
看惯了图书市场上那些炝锅爆炒和热销大卖。惊悚的书名,光怪的封面,名流的站台,水军的鼓噪,应该全都无可厚非。至于“出版商”为稻粱谋,“出版官”做升迁计,也在情理之中。但我们还需要“出版家”,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想当年尚有张元济、王云五、邹韬奋,今天难道不更应该产生时代的出版家?
一二九运动发祥在北平,也许北京人民出版社就格外义不容辞。花费5年时间,投入巨大成本,为国家打造了这样一部具有历史重量的压卷之作,充分展现了出版家的时代眼光、价值判断和办社理念。真可谓功德无量,善莫大焉。
不过,“出版家”也要有基本条件,“唱高调”毕竟不能代替过日子。当今图书市场的畸轻畸重是一目了然的。家长“望子成龙”,老人“养生保健”,谁都知道去瞄准最肯掏腰包的读者群。出版选题领域早就有“老少边穷”地区。难怪一些风烛残年的老前辈想写点回忆录、做点口述历史,也要感叹“中国之大,找不到一家识货的出版社”。《人物记》今天闪亮登场了,还有多少同类作品没有如此幸运?还有多少即将灭绝的宝贵史料亟待抢救?
这需要改造我们的文化土壤和社会机制。
走近大众接地气
《人物记》已经“终成正果”了。它在学术界的地位应该不可动摇。但又该如何在社会公众和广大青年中产生反响和赢得共鸣?
首发式过了,座谈会开了,但不能成为礼仪性程式,而应成为推动图书深入人心的契机。
《人物记》中的先辈在一二九运动时,应该恰好和今天的青年“同龄”,中华血脉,爱国激情,他们彼此的心应该是相通的。
一二九运动的一项重要精神遗产是,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
希望青年都踊跃购买我们的“三卷本”,显然并不合适,那么,在互联网席卷天下的今天,该如何通过手机和多媒体平台让公众阅读呢?
我虽然退休多年,但电视台的职业习惯使我想到一场知识竞赛的情景: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这句话出自哪里?电车上向公众高呼口号的年轻人是谁?八一宣言最早在哪里发表?《毕业歌》和《义勇军进行曲》是哪两部电影的主题歌?……这些问题也许比明星的家庭琐事更引人入胜。
还有,《人物记》的征稿时间截止到2017年6月底,此后便“过期不候”了。如果继续进行网上的开放式征稿呢?“山鸣而钟应,磁引而铁随”,又该会带来多少新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