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连针对深化改革中利益关系调整对官兵的影响,把引导大家正确对待得失、安心服役当作新时期艰苦奋斗的重要内容。连队经常组织官兵进行“为谁当兵”的讨论,开展“我为艰苦奋斗老红军传统谱新篇”的活动。全连官兵对当兵尽义务都有很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自觉以连队为家,干好工作。现在连队有十多名战士入伍前是个体户和职工,一般月收入二三百元,高的六七百元,还有的在家乡办厂。他们都能安心在连队服役。
连队参加南浦大桥建设时,已确定退伍的20名老战士坚持不下工地,连续突击230多天,直到临上车返乡前3小时才撤下来,受到原上海市市长朱镕基和工地领导的赞扬。
八连把帮助官兵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一环。连队开办了“文化夜校”,由一位大学毕业的干部当教员;同时鼓励战士自学,已有15人参加了函授学习;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开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座”,请人教授英语会话300句,以及举办新闻写作讲座等。连队还组织战士参加共建单位举办的理论研讨、知识竞赛、读书讲演、体育比赛等活动,使战士在学习和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去年,在全市“元宵诗会”上,连队集体创作的诗歌《上海速度》,获得了唯一的一等奖。
艰苦奋斗不是要大家当“苦行僧”。他们引导官兵用自己的双手,发展农副业生产,改善生活。干部战士经常到郊区菜地搞生产,去年1至11月连队产蔬菜14280公斤,养猪出栏79头,存栏41头,获得团养猪种菜流动红旗。连队现有家底4万多元。去年,他们从生产收益中拿出1万多元补贴伙食。连队俱乐部添置了卡拉OK、录像机、电贝司、电吉他等高档文体器材,购置了4000多册图书。战士们尝到了艰苦奋斗的物质成果。物质文化生活丰富了,全连官兵工作劲头更足了。
为人民 学人民
南京路上好八连为人民树立了艰苦奋斗的榜样,八连十分重视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中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
每次参加重点工程建设的劳动,八连都抓住机会虚心学习。在南浦大桥工地上,官兵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座谈,学习他们顽强拚搏、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在黄浦江引水工程劳动中,请地方工程队介绍转战南北的奋斗史,学习他们“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在抗洪救灾第一线,访问泄洪区的人民群众,学习他们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高贵品质;在南京路改造工地,目睹了工人群众许多感人事迹。连队发动大家开展赞人民、学人民活动。八连官兵为民做好事,也不忘学习人民群众的好思想、好品质。
南京东路云中里委孤寡老人盛行,是个老教师,海外许多亲戚邀请她出国,但她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一直没有出去。她几次患重病,都坚强地挺了过来。连队把她家列为服务点,定期上门为她买米买煤、拆洗被褥、整理房间,同时请她讲人生道理。她再三感谢八连的照顾,战士们说:我们帮你做事,你教了我们做人。
八连是个军地闻名的先进集体,慕名来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八连官兵主动拜取经者为师,请他们介绍先进事迹,传播经验。在太浦河工地劳动时,请前来取经的著名劳模杨怀远介绍他的“小扁担精神”。现在,杨怀远题过字的小扁担陈列在连史室里,成了艰苦奋斗教育的好教材。这几年,“硬骨头六连”、“鼓浪屿好八连”、“红一连”、“沙头角模范中队”等都有代表来八连参观,八连官兵把接待过程当作学习的机会,结成对子,交流连队建设的经验。
前年,八连命名纪念日,从小在八连官兵关心下成长起来的残疾青年胡红根,凌晨4点就起床,摇了两个多小时轮椅,带着贺信和鲜花赶到连队祝贺,还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为八连点了一首歌。74岁的老太太蒋杏翠,把八连战士当成自己的亲骨肉。战士生病住院,她拎着水果赶去看望;去年端午节,她包了200个粽子送给连队;前年老兵退伍时,她带着15斤糖果为八连战士送行,在火车站等了3个多小时。
|